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 ,分析了张爱玲的《传奇》与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内容上的异同。共同点 :两者都注重对平凡日常人生的叙写。不同处 :张爱玲的《传奇》中的日常生活是丝绸般的 ;而池莉“人生三部曲”中的平凡人生却是棉布般的  相似文献   

2.
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张爱玲的《传奇》与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内容上的异同。共同点:两都注重对平凡日常人生的叙写。不同处:张爱玲的《传奇》中的日常生活是绸般的;而池莉“人生三部曲”中一平凡人生却是棉布般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池莉在其作品中构造了一种注重当下体验的人生模式,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世俗人生的一些无法回避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人生的意味,了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池莉“人生三部曲”从两性关系出发,讲述关于女性的爱情命运及男性对爱情的心理变化及选择.三部曲中两性关系的摩擦与世俗生活下的爱情态度,投射出池莉在其所处时代与地域之中,另类的爱情观与妥协的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池莉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观察人生的视角、流利酣畅而又不乏幽默的语言,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营造了一片崭新的天空。在“武汉”这片天空之下,池莉执着地表现着生活,表现着饮食男女的喜怒哀乐,也表现着自己对于人生、人性的探求。  相似文献   

6.
“新写实小说”的两员力将女作家池莉和方方 ,虽同为汉味女作家 ,但由于不同的注视角度 ,她们的创作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就文本特色而言 :池莉是一种平民化的书写典范 ,方方则始终以一种超越的姿态显示着其独特的文人品位 ;就内在意蕴而言 ,池莉塑造了一种生活的仿真 ,方方则在精心地构造一种文化逼真 ;在人生模式上 ,池莉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活的人生之悟 ,方方却显示了在严酷背景下 ,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潮流裹挟下人们精神上的深深迷惘。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构成材料。作为“新写实”文学的重要作家池莉,自1987《烦恼人生》成名以来,其作品创作持续高产,且深受读者喜爱和评论家关注,影视媒体对其作品也格外青睐,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无一例外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这一现象的形成,除了池莉小说文本内容的独特魅力外,与其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也密不可分。本文重点通过对池莉小说中复叠这一修辞艺术的分析,探讨其小说语言与众不同之处及池莉在这方面的匠心独用。  相似文献   

8.
池莉从初登文坛到1987年以《烦恼人生》驰名,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这之间经历了从最初模仿和迎合文学传统到渴望拥有独特创作个性的焦虑和挣扎的艰难历程,从中可以深入认识池莉小说风格转型的心理成因和艺术创作的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人生三部曲”中池莉以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冷峻的叙述角度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仿真描摹。 她笔下的主人公在婚姻这一“人生课堂”中成长起来,在“烦恼人生”中寻求解脱。其审美结构是一种多层 次的,在于把读者引入文本的深层空间,启发读者思考生存的困境、体验人生价值,从而实现现实主义文学 “为人生”的创作宗旨。  相似文献   

10.
池莉的小说以表现九十年代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再现生活的本真面貌和人的原生状态而著称。小说的主体是对小市民的书写,即使笔下的知识分子,也只是作为市井俗人的对立面,成为浮游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一群无所适从的局外人。池莉是站在市民价值立场上看待一切、评价一切的。池莉小说并非只是对民众生活的“表层呈现”,而是把人文关怀融入作品中的日常生活,融在对小市民的“爱”和对知识分子的“刺”中了。池莉的人文关怀是对个体生命物质存在的关怀,潜藏在作品中的是对现实人生的强烈关照和对生命意志的真诚赞颂。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有的学者认为,池莉的创作在于解构,而我认为她的作品更多的在于一种建构。以这个系列作品为中心,池莉在这期间的创作,建构了一种不同于古典爱情的爱情模式。这种爱情模式的特点,是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爱情经历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爱情的意味,了悟爱情的真谛。从而达到其重新建构爱情的目的。这种建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显然是与现代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的,是以解构过去的爱情婚恋观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其小说?烦恼人生?书写了与宏大叙事不一样的生活真实,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原生态的美学特征。 ?烦恼人生? 的世俗书写,凝聚着池莉独特的生命体验:不断突破生存困境、不断追求美好生活。 对自然自在人生状态的探寻,对诗意人生的呼唤,使池莉的作品有着更为广泛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经20年的蜕变和发展,池莉已在中国文坛确立了自己的重要位置.从早期的《烦恼人生》到新作《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她笔法更娴熟,文风更洗练,但是池莉的创作立场没有改变,始终关注俗世男女的生活境况与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 8 0年代中期以来 ,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于她使用“崭新的眼睛”撕裂了长期以来由众多的文学作品所虚构出的美好人生和理想生活的神话 ,仿真出了她眼中真实的生活。从池莉崭新眼睛关注下的女性形象中 ,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爱情、婚姻等问题的真实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5.
现当代名女作家张爱玲和池莉不约而同通过凡人俗事、日常生活来审美,表现了普通人的种种生存困境,发掘出悲凉的人生底蕴,体现的是最普泛的“几乎无事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贵族是相对平民而言的。女作家池莉说:“自从封建社会消亡之后,中国便不再有贵族。贵族是必需具备两方面条件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光是精神的或物质的,都不是真正的贵族”。因此无贵族可言的池莉便深深地扎进平民堆儿里,写出了他们的《烦恼人生》以及《你是一条河》那样令人惊叹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但是,谁又能说已经沦为平民的曹雪芹不再具有贵族气质呢?于是便有了张欣笔下的另一种人生。池莉由于她的“下层现实主义”、“琐屑现实主义”或“日常现实主义”的精确到位,获得芸芸众生强烈的认同感而被人们称为“过日子小说”。但比起…  相似文献   

17.
1 98 7年 ,池莉发表了《烦恼人生》,标志着新写实小说流派的发端 ;以后 ,池莉陆续发表有关当代人生探索的系列作品 ,提出了物质和精神贫困两大重要人生课题 ,描述了当代都市的烦恼人生及其不断演进的状态、过程 ,颂赞了人们不屈不挠进行生存抗争的精神 ,也展示和批评了当代人身上的不足与缺陷 ,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 ;暗示只有彻底摆脱物质和精神的贫困 ,人们才有可能赢得真正的幸福。该文尝试剖析池莉小说创作的思想脉络及倾向 ,概述其写实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方方的小说是开放的,而池莉的小说则是反开放或封闭的。方方的小说意蕴无穷,引人深思;池莉的小说则不给读者思考空间。方方吸收借鉴了荒诞派的戏谑人生,达到间接讽谕人生的目的。方方的小说多为悲剧,池莉的小说则属悲剧或悲喜剧。  相似文献   

19.
池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虽然多写凡庸市民在极度困乏的物质生活中的烦恼人生,但其人物并没有为困苦所淹没,且大都充满了生活的热情和信心。他们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态度就是善于“苦中作乐”、“化苦为乐”。他们化解苦难、烦恼的具体方式有“中和”烦恼、“忍”受烦恼、“悬置”烦恼,使人物在烦恼人生中享有片刻的轻松。  相似文献   

20.
1987年,池莉发表了《烦恼人生》,标志着新写新小说流派的发端;以后,池莉陆续发表有关当代人生探索的系列作品,提出了物质和精神贫困两大重要人生课题,描述了当代都市的烦恼人生及其不断演进的状态,过程,颂赞了人们不屈不挠进行生存抗争的精神,也展示和批评了当代人身上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暗示只有彻底摆脱物质和精神的贫困,人们才有可能赢得真的幸福,该尝试剖析池莉小说创伤的思想脉络及倾向,概述其写实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