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本研究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以大理双廊白族村为个案,在分析双廊白族村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通过尝试构建以社区为利益主体的旅游经济发展机制,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和以资源可持续性为导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等措施,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互动机制,以期对大理双廊白族村和同类民族旅游社区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理白族地区历来崇拜本主,白族对本主信仰可追溯到白族先民的原始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远古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一种解释,也是白族人早期生活的历史真实及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巫术是实现白族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心理价值的基本手段,是白族本主教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构成白族社会文化生活和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明代大理地区儒学发展推动了白族的华夏化进程,反映了边地的华夷一体。大理白族的华夏化主要通过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两个方面得以实现。自我向化华夏化是白族的主动接受、认同儒家文化的结果,反映了白族内部的自觉。他者形塑华夏化主要在他者刻化下的华夏化,体现了白族外部上的影响。大理儒学发展及白族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华夏化,反映了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大理白族建筑具有显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建筑中享有盛誉,本从化角度阐述了白族建筑特色怎样植根于本土化沃土,广泛吸收外来化并经创新而形成,总结出白族建筑遵从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充分和谐以及体现了白族人民典雅,素净,细腻,宁静的审美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白族创造出了缤纷灿烂、独特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刺绣以其绚丽多彩、美观实用、巧夺天工而获得世人的称赞。大理是云南白族分布最多的地方,也是白族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上关镇河尾村为例,从挖掘云南白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对大理白族刺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技艺手段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白族刺绣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田野调查,选用问卷法、访谈法及参与式观察法对大理喜洲白族社区家庭教育价值观进行考察。通过图表及访谈的数据分析,试图描述出白族文化与当前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对白族教育价值观的现状进行评价,以便了解社会变迁对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佛教对大理文化的影响是宗教与文化相互影响关系的一个典型。佛教自传入大理之日起就与白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相互结合,渗透到大理白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政教合一或政教密切联系的体制,从而对大理白族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佛教文化也就成为大理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王艳文 《考试周刊》2014,(9):107-108
姿态健美操技评/分拉丁健美操技评/分自编操技评/分别X S T P X S T P X S T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自然地理环境对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在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过程中大理独特的地势、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因素,直接影响大理白族传统体育具体项目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曹亚辉 《考试周刊》2011,(16):40-41
大理白族舞蹈属于边疆民族文化,近年来,边疆民族文化研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也推出了一批成果,但云南大理白族舞蹈文化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大理白族传统舞蹈文化深入研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大理白族传统舞蹈的传承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对我国其他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分析了汉唐音乐传入大理白族地区的基本情况,论述了白族音乐与汉唐音乐、佛教道教音乐、周边国家音乐化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1.
殷群 《课外阅读》2015,(4):247-249,263
云南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具有旅游体验、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以人为本、审美教育的旅游价值。通过分析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时应注意处理好白族婚俗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认真规划,分步实施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策,为发展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梁永佳《地域的等级》在前人基础上对白族文化进行重描和结构,有锐意创新和不俗构思,但受到调查地域、视域等限制,迷失于喜洲中心主义误区里,将喜洲文化等同于大理白族文化,遮蔽了多元异质的大理白族文化,有必要对此进行扬弃,这将深化对大理白族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学界对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成果为对象,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为今后对该地区白族音乐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大理民俗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旅游是大理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在阐述大理民俗旅游的内涵的基础上 ,进一步揭示了大理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白族文化的传承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发展大理民俗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概述了明清时期大理白族文化的变迁情况,随后探讨了这一时期白族文化发生变迁的原因.指出:明清时期,大理白族文化的变迁可以归结为两点主要原因:(1)就内部而言是经济基础的变化;(2)对外部而言是汉文化大规模传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大理市上关镇、周城和下关三地近两年内家里办过喜事的三十户人家作实地调查,试图反映大理白族婚俗的沿袭与变化程度。大理市洱海上游的上关镇和白族村——周城白族婚俗沿袭的比较多,而洱海下游的下关变化较大。大理市白族婚俗在婚姻制度、嫁娶类型和婚礼程式上有一定沿袭,在订婚、结婚、交彩礼和回门四个方面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苏醒  杨慧  梁虎 《昆明大学学报》2010,2(2):20-25,92
文章以旅游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为基础,并以大理白族古村诺邓为案例,展现了传统社会中历史记忆的性别差异性,以及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女性历史记忆的变迁情况。通过呈现这种变迁的事实,强调社区居民的历史记忆以及地方性知识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强调旅游开发对社会深层文化内涵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很好的把握这种影响,才能实现旅游产业与社区历史文化脉络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以大理双廊白族村为田野点,以乡村旅游社区新兴群体"驻客"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展现旅游情境中"驻客"与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游客交往互动过程中对社区经济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发挥其作为连接东道主与游客、社区与外界的桥梁作用,引导"驻客"参与旅游社区建设和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乡村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首先概述了明清时期大理白族化的变迁情况,随后探讨了这一时期白族化发生变迁的原因。指出:明清时期,大理白族化的变迁可以归结为两点主要原因:(1)就内部而言是经济基础的变化;(2)对外部而言是汉化大规模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