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教师讲得累。学生学不会的低效课堂教学,本文作者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三个注重”:1.注重课前的有效准备;2.注重课堂的有效组织:3.注重课后的有效练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时代背景,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的基础上,阐明了“三个文明”的关系,并重点探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三个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变化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韩振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5-7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虽然他们提出的年代、所处的背景、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但二之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促进习作有效教学.既要注重开展层次性的读写训练,又要注重选择生活化的习作内容,还要注重坚持广泛性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7.
胡敏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17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 ;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标准 ;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 ,进一步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理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基本道路和发展方向 ,具有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针对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个人主义抬头、弄虚作假蔓延等突出问题,古诗文正是一座桥梁,既可以让哲理通俗易懂,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真。 相似文献
9.
唐宜高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与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思想有着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两者一脉相承,内在联系,具有统一性。“三个代表”思想是对“三个有利于”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搞清楚两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和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全国教师掀起了教学反思的热潮。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创造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普遍觉得作文难写,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存在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要求学生写出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具体形象的作文很不容易。对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巧用读写结合,降低难度,做好修改的指导。一、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时不能把读和写截然分开,而应把"读"迁移到"写",对"读"进行更为深入的延伸和拓展。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按三个步骤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相似文献
12.
赵良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56-57
“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生产力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使生产力标准由较为抽象的理论形态变为比较具体的实际形态,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运用分析的方法挖掘“三个有利于”的丰富内涵,并对它的现实意义作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在思想内涵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的一致性不是思堆的巧合,而是我国当代社会实践深层问题的理论昭示。它充分表明,在当代中国,党的建设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也不能离开党的建设。党的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高度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从整体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于漪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8-24
文章对新语文课标准中“三个维度”的内涵、精神实质、相互之间的交融关系,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作了的阐述;强调“三个维度”既不是割裂的,又不是外加的,而是语文教学本身综合性特点的体现;重塑语文教学的模式,克服薄弱环节,使“三个维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从而实现“两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六个一”工程使江苏省灌南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了可实际操作的方法。工程实施以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宣传教育事关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成败,它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概论》课程中具有特殊地位。众多教师在讲授"三个离不开"思想时遇到效果不佳的困境。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史为鉴,透析新疆民族分布之特殊性,以较强的吸引力讲授"三个离不开"思想。 相似文献
17.
18.
金朝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9):7-9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的新论断,与“两个务必”一脉相承,是“两个务必”的传承与弘扬,是新时代的“赶考”精神。学习其深刻的内涵、理解其产生的客观依据、体会其深远的意义,可以更好地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全体共产党人新时代的努力方向和奋斗坐标。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发扬的精神。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个务必”扎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从价值意蕴看,“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新的宏图伟业的思想武器和奋斗密码;从实践路径看,必须从强化理想信念入手,抓素质提高和作风培养,抓履责尽能和制度规范,在积极践行“三个务必”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