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的探索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验到探索的愉悦。  相似文献   

2.
刘宝军 《考试周刊》2013,(45):65-66
只有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让学生在做中"悟"。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在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只有体现这一精神,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必需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联系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体会到数学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周毅 《四川教育》2001,(12):31-3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球场上的比分、银行利息的给付、彩票中奖概率的高低等等,无一不和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但是,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偏深、偏难,而且脱离学生生活,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枯燥、难懂、令人生畏,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关键还在于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一、深入生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现实生活小很多问题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深入生活,注意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一定会有更多…  相似文献   

5.
柳静  刘北荣 《山东教育》2003,(28):47-47
[教学内容]这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中的一个教学片断。师:(课伊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吃蛋糕。(用课件出示圆柱形蛋糕)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学生看到这熟悉的蛋糕,感到新鲜有趣,接着展开激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用一张白纸放在这个蛋糕上,白纸就把蛋糕上的底复制出来,再用剪刀把上底剪下来,然后,折叠就可以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师:分得真好!像这样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师:请…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旨在培养每个公民所必须的数学,同时又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从小培养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更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教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朱悦 《山东教育》2005,(19):93-9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明确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应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数学走近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一、捕捉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听得见、看得着、摸得到”,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学习起来自然轻松愉快。如一年级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学校买来10个水壶,分给1班4个,分给2班3个。还剩几个?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星期天,妈妈给小明10元钱,让他去公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数学。学生应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新课改的提出给我国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小学所有学科中,小学数学相对较难,而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准确性,面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不明显。因而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对有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变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数学这门科目,掌握数学的真正意义,才能促进小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小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2.
赵红 《教育导刊》2005,(2):39-40
数学教学应努力让数学走进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教师应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一、联系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数学学习要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有赖于学习主体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感受数学,体验数学。课例1师:“小朋友…  相似文献   

13.
14.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5.
创设情境。在围成圆圈而坐的6个同学的桌子中央,堆放乱七八糟的杂物(衣服、鞋子、书、瓶子、小熊玩具各若干)。让学生感到教室的杂乱需要整理.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很自然地导入本课的主题;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活动(实为分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人类在生活、生产中逐步认识、发现、总结、发展的 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是本学科最基础的入门知识,与生活有着 密切联系。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 学生生活引出数学知识,让生活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使学 生感觉到自然、亲切、易懂,发现原来平常生活中竟包含着这么 丰富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侯月鑫 《考试周刊》2014,(85):54-5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其实,数学本来就源于多彩的生活实践,是人们多彩生活经验总结的结晶和升华。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十分认真地学习和深刻地领会《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数学教材,讲究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数学教学的生活特性,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一、深入生活,组织教材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怎样促使学生学好数学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陈洁 《湖北教育》2003,(13):36-3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激发  相似文献   

20.
"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是数学教师经常被学生问到的一个问题,也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学生的大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不愿意进入数学课堂,即便进入,也是被动接受数学教育,无法感受到数学的威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