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作品解读的最大弊病是止于文字表层,不痛不痒,隔靴搔痒,深入不到文字的底层,导致作品解读的肤浅和低迷。久而久之,阅读教学成了不死不活的植物人。笔者所言的肤浅低迷现状,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作问题来分析;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是生命跳动的语言,是图景灵秀的语言,是人性灵动的语言,是充盈智慧的语言。所以,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语词、每一个句子、每一段文字,都需要阅读者用心灵去经历、用真情去解读、用智慧去品味、用生命去体验,无论是初入学的小学生,还是学有所成的大学生,概莫能外。唯有如此,方可使它本质张显、生命还原、灵性生成.继而转化为学生的生命精彩与精神底色。  相似文献   

3.
方园 《文学教育(上)》2009,(23):136-137
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自文字出现之始,它始终作为一种记录、沟通、交流的符号为人所利用。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按照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本文着重在平面设计领域中探寻文字的图形化表现,以及如何以更强的视觉表现力进行非信息功能的传递。当文字摆脱了华丽的装饰,将其功能性的外延扩大的时候,文字的图形化表现渐渐展露出独特的视觉魅力。  相似文献   

4.
冒石宏 《小学生》2009,(7):12-13
有照为证 七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已是大雨倾盆。触摸着屋檐下连成线落下的雨珠,连续十多天由高温积压下来的烦闷一扫而光。翻开同学们的《夏日的记忆》,我在文字中寻找着、感受着孩子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释“好”     
夏娟 《学语文》2010,(1):46-47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这是说,前人通过文字可以垂范后人,后人诵过文字可知先人前事。这正说明了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汉字既是历史的“活化石”.又是流动的文化史。其最早的称呼叫“文”.和“文化”、“文明”共享一个“文”字,足见其关系的密切。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序》中说:“文字乃社会文化之一要征。于社会之生产状况与组织关系略有所得.欲进而追求其文化之大凡,尤舍此而莫由。”他的这番话,并非夸大之辞。“文”是独体的、不町分解的,多为象形字。  相似文献   

7.
本借鉴训诂学、汉字化学的思路,以汉字证化的角度,尝试解读“学习”“教育”这两则教育术语中四个汉字在构形中所携带的化信息,探知先民的教育观念,思考教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永成 《语文知识》2003,(12):20-20
先看一段文字:“那个时期,天天要批阅学生的语文作业,修改病句,纠正错别字,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喜欢‘咬文嚼字’的习惯。”(《咬文嚼字》2003年第4期28页)这段文字中的成语“长此以往”用得不妥,宜改为“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9.
多元解读的“界”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多元解读” 文学解读从其本质属性上来讲,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寻求心灵交流的活动,是读者与文本双向活动的一种解读反应过程。文学解读的这种本质属性,确定了读者在解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说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单方面的对象性解释,而是读者与文本的沟通,是读者经验与文本结构的探究与再创造,它表明解读是一种主体能动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表意性使得文字与社会文化有紧密联系。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商朝的社会面貌。通过比较甲骨文里“子”“女”诸字,可以了解商朝尽管有部分女性地位尊贵,但男女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冯秀兰 《少年读者》2008,(10):20-20
星期天,奥澳去文字公园里玩耍。 刚到大门口,就看见一个老者,笑嘻嘻地对过往的人流招呼着:“瞧一瞧,看一看,三兄弟开战了……”你别说,他大呼小叫,竟招来了不少游客驻足观望。  相似文献   

12.
谢东 《现代语文》2006,(5):71-72
一 “整体把握”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在标准中多次出现。综观几处具体的表述,可以发现,它的涵义并不一致,而是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一种是指整体直觉的文章把握方式,也就是不通过逻辑的层层推导,而是涵泳沉潜于作品之中,凭借直觉,对文本整体作灵感式的体悟。一般认为,相对于印欧语系而言,汉语言是一种模糊的,有着极大自由和随意性的艺术语言,它长于暗示、隐喻,善于表达朦胧隐蔽的感觉、体验和情感;汉语的修辞崇尚“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追求以有限的文字包孕具有生长因素的深广意蕴;汉语意义的确定,需要在整个题旨情境的映衬下,靠语感和领悟来把握。因而,中国传统的文章解读,重整体感受和直觉体悟,这是汉语言的特点和中国人思维特征所决定的特有的解读方式,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能力”,就是运用这种方式来解读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表明语文新课程发生了由过去强制灌输“一元解读”到现在倡导在师、生以及文本对话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导致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或误解。  相似文献   

14.
周应传 《双语学习》2007,(10M):211-211
中国的文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中属于意义最为丰富的字体之一,就因为中国语言文字的意境丰富,才造就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不朽文章,就是中国文字的神奇组合。汉字因此成了世界上最难懂、最神奇、含义最丰富的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本刊于2001年第4期和2002年第12期发表了包先生的《“三个面向”的新解读》和《“三个面向”的再解读》两文,分别探讨了“三个面向”中的“面向未来”和“面向世界”问题,引起读者关注。现再刊发此文,作为这一组文章的结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解读”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试图就学作品“多元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从“使用与满足”视角解读“美剧迷”的心理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锦宜 《考试周刊》2009,(24):39-41
本文对近几年来美国商业影视剧在我国国内传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互联网传播模式为主体所形成的美剧迷群体的整体特征,以及其迅速成长的原因,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期望价值模式与悬念期待的角度出发解读美剧迷群体的媒介选择动机。  相似文献   

18.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一文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一场对话。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列出两行文字:有关正义的列一行,非正义的列一行。他先同学生“虚伪”应该归在哪一行?学生回答归非正义的一行。  相似文献   

19.
陈秉公在2005年1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一文。作者认为,在德育中摒弃以民为本、实施以人为本理念,必将推动我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发生深刻的变化,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我解读】 韩愈曾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马说》便是其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之一。全文短小精悍,寥寥三段,通过对“千里马”与“伯乐”、“食马者”和“执策者”关系的分析,写透了当时社会为什么出不了“千里马”。又为什么没有“伯乐”的原因。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解读了《马说》的第一个理解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