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掰手腕     
回忆第一次掰手腕的情景.我不禁微笑起来。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不到4岁的小男孩。一天,我和妈妈在楼下玩。看到两个大哥哥在玩掰手腕。看着他们面红耳赤、咬牙瞪眼的样子,我觉得有趣极了,就问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呀?”妈妈蹲下来,回答我:“他们在玩掰手腕.比谁的力气大。”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风景     
那天是他的生日,妈妈说:“儿子,你提个要求吧。妈妈一定会满足你。” 他想了好长一会儿说:“妈妈.我想去看一场电影.我想要您跟我去看一场电影。”  相似文献   

3.
1.妈妈带着她的六个孩子住在 森林里。 2.一天.妈妈要出去买些吃 的。 3.“不要开门,我亲爱的孩子们, 森林里住着一只大坏狼。”(妈 妈说)“他的声音非常难听,长 着带毛的爪子。” 4.“好的,妈妈。”(孩子们说)然 后妈妈便离开了。 5.不久大坏狼来敲门了。“亲爱 的孩子们,让我进来。我是你们 的妈妈。”(狼说) 阅读难度☆☆ It’s good tO have fi'iends everywhere.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三小学五(2)班 康乃■ 1.妈妈带着她的六个孩子住在 森林里。 2.一天.妈妈要出去买些吃 的。 3.“不要开门,我亲爱的孩子们, 森林里住着…  相似文献   

4.
闲来无事,躺在床上,回忆儿时的种种乐事。 最难忘的是我光着脚在地上跑。那时妈妈总爱说我:“这么大了还光着脚,不害羞呀!”我呢.也会一个劲儿地傻笑.还一边说:“地上好舒服的,你不知道!”然后硬拉着妈妈说:“妈妈,你也把鞋脱了吧!快脱呀!”  相似文献   

5.
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称之为“春秋笔法”。因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以一字为褒贬”,含有“微言之义”,所以有了“春秋笔法”之说。鲁迅回忆幼年时代的保姆长妈妈,确实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可谓春秋笔法。感受鲁迅的情感,揣摩鲁迅的写作,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题目不写“阿长”或“长妈妈”,而是“阿长与《山海经》”,是要突出《山海经》一事,自己幼年读到的《山海经》是阿长给“我”买来的。说起来也无非小事一桩,无非是帮“我”买到了几本小书。这类事,常人早忘了,鲁迅却一辈子不忘,鲁迅不忘人家的好处,是一种善性,一…  相似文献   

6.
童年往事     
要搬家了,我惊讶地发现小屋里有一只陈旧的枣红色小木盆。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一直留着它?”妈妈抚摸我的头笑着说:“它可是你童年时代不可缺少的好伙伴,怎么舍得丢掉?”妈妈的一番话勾起了我对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7.
<正>鲁迅先生在回忆性文章《阿长与<山海经>》中重点刻画了“长妈妈”,展现出人物的美好品格及对她的怀念与赞美。除了“长妈妈”,鲁迅先生在文中还塑造了另外一位人物形象——远房叔祖。对于这一人物,他虽然描述较少,却有着独特的用意和目的:看似闲淡之笔,却具奇崛之意。  相似文献   

8.
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但是我很讨厌妈妈,这说起来就话长了。 每天,早晨6:50.我就会听到妈妈的“呐喊”:“阳阳快起床,上学要迟到喽!”这时的我,脑子里正迷迷糊糊,嘴上说:“知道啦!”心里却想:  相似文献   

9.
一个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道:“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于是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我要布鞋好了。”妈妈  相似文献   

10.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记实散文,是先生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他年幼时的保姆阿长的,是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直接抒写出先生对长妈妈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拙笔试撷取文中几处辞格略作浅析如下。文章伊始,就说到长妈妈的好几个称谓,如长妈妈、女工、保姆、阿长妈、阿妈、阿长等。并且这些称谓还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保姆”属阔气一点的,“长妈妈”属客气些的,“阿长”带有憎恨的成分(不包括祖母这样称呼她),“女工”属通俗些的。这些看似平常,其实是先生妙用异称格从不同角度对长妈妈给予的不同称谓。但无论哪一个称谓都丝…  相似文献   

11.
丁儿 《母婴世界》2013,(5):110-111
“妈妈,为什么5.1劳动节要放这么长的假呢?”“劳动真的很辛苦吗?我觉得做家务很好玩喔!”这是邻居5岁的女儿向妈妈发表的一番“伟论”,换取的奖赏是一堆脏碗筷。  相似文献   

12.
早晨我醒来后.习惯性地叫“妈妈”.然而.我惊讶地发现我的声音从正常的“妈妈”变成了“叽叽喳喳”.我往身上一看.啊!  相似文献   

13.
友谊如满月     
小时候,我不懂友谊,只知道成天的玩。一次,我问妈妈:“妈妈,友谊是什么?”那时的我带有一种稚气的味道。妈妈笑了,说道:“友谊是弄不懂的宇宙,是一份永久的回忆。”我还是不懂,于是去问爸爸:“爸爸,友谊是什么?”爸爸沉思了一会儿,抚摸着我的头,说:“友谊是说不完的故事。”那时的我还是不懂,于是又跑去问老师,老师说:“友谊就是朋友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一天早上,林键彬妈妈走过来跟我说:“老师,昨天晚上孩子说老师您欺负他。”“欺负?”我一愣,连忙回忆昨天键彬在园的情况,想了好久,好像也没有与“欺负”这字眼扯得上关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医院里,一位母亲拥着昏死的儿子,喃喃地呼唤着他的名字,轻轻地像回忆似的低语着往事……就好像一旦终止了这种呼唤,儿子就会一去不返一样……听见了,听见了,我听见了母亲在呼唤……“在这里,我在这里,妈妈……”眼皮好沉,为什么张不开?妈妈,我想看看你的脸,不要急,我还没有死呢!妈妈,你听见了吗?不,没有,一定没有,她的声音越来越哀痛,该死的,让我清醒吧!妈妈她不能失去我,老天……终于,我张开了眼,但看到的却是一个身后长有黑色羽翼的面部冷酷的……“人”。他向我摊开手,一团蓝色火焰从掌心升起:“看,这就是你的生…  相似文献   

16.
小兔想长高     
1.小兔问妈妈:“我现在太矮了,什么时候会长高呀?”妈妈说:“嗯,让我想想。”  相似文献   

17.
吃过早饭,妈妈拿起剪刀,戴上草帽。我问:“妈妈,你去哪里呀?”妈妈说:“去给棉花整枝。”“我也跟你学。”“好吧!”于是我跟着妈妈来到了棉田里。一下田,妈妈就告诉我:“棉花整枝,主要是剪去雄枝。”她指着手下的一棵棉花说:“这横着长的是雌枝,竖着长的是雄枝。”说着,她拿起剪子“咔嚓”一声把雄枝剪去。我照着妈妈说的去找,果然也  相似文献   

18.
读的内容: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记实性的回忆散文。文章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回忆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軎.表汰了自己对玟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回忆少年生活的一篇记实散文 ,选编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的第二单元。这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的详略与中心的关系。因此 ,教这篇课文 ,我本着这个要求去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比较长 ,它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 ,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因此 ,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边读边归纳出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些事。同学们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件事 :(1)无名无姓的女工 ;(2 )日常的粗俗 ;(3)烦琐的规矩 ;(4)讲“长毛”的故事 ;(5 )谋害隐鼠 ;(6 )主动给“我”买来《山海经》…  相似文献   

20.
小鬼当家     
“辉辉。今天妈妈要出差一天,今天你自己照顾自己吧。”妈妈说完就提起包.转身走了。 我高兴极了,在家里又蹦又跳,吃完早餐就去看我新买的一只小松鼠。它长着一双晶莹剔透的小眼睛.圆溜溜的.穿着一身褐色和黑色相搭配的光滑毛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