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重视"街头政治" 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别国内部矛盾,策动和控制的"街头政治"具有明显的效应它是介入一国内政的通道,是选举干预的重要手段,是廉价更迭政权的利器."街头政治"已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值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如何推行“街头政治”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街头政治”,对美国来说,就是鼓动和支持一国的反对派发动民众,走上街头,向当局施压,直至和平夺权。最近十多年来,美国使用文武两手,即通过军事入侵和“街头政治”,颠覆了一个又一个妨碍其霸业的国家政权,扶植了一批亲美政府。在这方面,美国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所谓"街头政治",对美国来说,就是鼓动和支持一国的反对派发动民众,走上街头,向当局施压,直至和平夺权.最近十多年来,美国使用文武两手,即通过军事入侵和"街头政治",颠覆了一个又一个妨碍其霸业的国家政权,扶植了一批亲美政府.在这方面,美国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路分析[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具体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课标要求则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相似文献   

5.
20年来,美国在别国策划的"街头政治"屡屡得手,已经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拓展其势力范围和在别国建立亲美政权的有效工具.美国推行"街头政治"有其特点和策略,而"街头政治"的得手也有一定的内外条件.  相似文献   

6.
乌克兰危机解释:肇始于国家发展道路之争,在外部力量深度介入下急剧发酵,从街头示威演变为政权更迭和国家分裂。点评:乌克兰不仅是国内不同政治力量的角力场,更是大国势力对抗的前沿阵地。割据与反割据,制裁与反制裁,最终搅乱了有"地缘政治支轴"之称的乌克兰。走势:围堵绝非灵丹妙药,制裁也是双刃利剑。以政治手段,管控分歧,兼顾关切,方能平稳局势。否则,危机  相似文献   

7.
南诏大理国是隶属于唐宋王朝的地方民族政权,其政治思想当然应该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和法的理论、政治哲学问题、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伦理道德问题、道教佛教与政权的关系、儒学和政治生活的关联等,是南诏大理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8.
十六国时期,政权骤兴骤亡,但朝代迅速更迭历史表象背后,却涌动着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和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重视,是这一趋势的突出反映。  相似文献   

9.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第三章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与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1.从政治上看。(1)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东汉末年,军事集团割据混战,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兵南下,企图统一全国,但兵败赤壁,三国鼎立局面初现雏  相似文献   

10.
秦末农民起义军曾于故赵地域先后建立过称号赵国和常山国的地方割据政权 ,其政治中心均在故赵地区的信都、襄国 (先称信都 ,后改称襄国。今邢台市 )。在秦末汉初的前后几年战乱之中 ,信都、襄国就曾四次作为农民起义军所建赵国政权和常山国政权的政治中心。现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梳理归纳。一、武臣立都邯郸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 2 0 9年 ) ,陈涉发动了大规模的秦末农民起义 ,不久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涉称王之后 ,原魏国的名士旧官吏张耳、陈余也投奔陈涉 ,加入到农民起义军行列。陈余向陈涉建议说 :“臣尝游赵 ,知其豪杰及地形 ,顾请奇兵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