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秩序是法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文章主要探讨了法律秩序的概念、结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律秩序的建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
法理学中对法律行为效力的研究是很薄弱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我们法理学界对法律行为效力问题的漠视?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民法帝国主义的影响与我国法理学界的封闭性、研究的滞后性。在现有的法理学视野范围内为法律行为的效力研究找到可以依靠的理论基础——法律的效力。通过构造连接法律行为效力与法律的效力之间的桥梁,以期能对法律行为制度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理学》是法律专业、律师专业的必修、必考课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课程的概念多,相近概念极易混淆。毋庸讳言,对于学习理论知识而言,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是学好《法理学》课程乃至整个法律专业和律师专业课程的基础;而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又是学习和理解有关原理和知识的前提。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来学习、授课、辅导  相似文献   

4.
辩诉交易制度是渊源于美国并对其他国家的刑事法律制度和政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一项制度。作为人类优秀的法律文化成果,辩诉交易制度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走向法治化的中国是否应当在现有的社会背景和法律框架下移植这项制度,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主要从法的价值、法律意识和法律移植的角度对辩诉交易制度进行了不成熟的法理学分析,试图能获得比较圆满的解答。通过分析研究辩诉交易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制度背景下,不应当移植这一制度,并对这一论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法理学领域重要的命题之一.在西方当代法学界,有诸多法哲学家对二者间的联系进行过深入细致的阐述与解释,并得出了相当丰富并兼具启发性的论断.本文通过对当代自然法的发展及其学派理论的发展进行阐述,论证了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法律的制定需要道德的校准,道德的实现需要法律的支撑,在明晰二者关系的前提下,使得公遵循和服从这一关系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法理学课程为中央电大法律专业基础必修课。法理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理学课程力求全面、正确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法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法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学员系统地讲授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为学员学习法律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法理学应当既包括"关于法律的一般理论",也包括"根据法律的一般理论"。当下中国的法理学、尤其是法理学教材由于种种原因往往着重于前一部分,进而造成结构比例上的明显不协调;另外,当下中国法理学教材在方法论以及其他几个方面也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使当代中国法理学教材完成它的使命,就必须对法理学作一清楚地界定,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全面清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一则西方法理学经典案例的分析.从法律的渊源和发展历程两个角度,即中国法律文化讲求伦理道德和集体利益,而西方法律文化则更注重理性精神和个人权利的保护来说明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从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研究对象是法和全部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由于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因此要想真正学好法律知识,必须奠定法理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法理学课程为中央电大法律专业基础必修课。法理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理学课程力求全面、正确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法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法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学员系统地讲授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为学员学习法律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文字主教材为《法理学》,辅助教材为《法理学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为录音课,共9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