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咏 《中国文化》2014,(1):257-259
作为中国人物绘画体系之一大宗,罗汉题材之绘画有其绵长悠久之历史。作为曾被广大中国民众信仰之对象,罗汉造像与佛和菩萨一样,在佛教艺术中有着大量表现,而将罗汉摹写入图,则始於六朝,东晋戴逵尝画有《五百罗汉图》,是为吾国迄今所见最早之罗汉题材绘画。由唐宋至明清,  相似文献   

2.
吴存存 《中国文化》2013,(2):128-136
了解晚明社会和文学倾向,黄方胤的《陌花轩杂剧》应该说是一部无法忽略的作品。虽然在清代这部杂剧集由於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但对於晚明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来说,我们不能不庆幸我们现在还能读到这么完整的一部直接以当代都市的普通人生活为题材的叙写金钱与肉欲之交缠纠葛的剧作集子。中国的剧作,一向多倾向於从历史题材中撷取故事和灵感,但晚明中国,尤其是江南的高度繁荣和逐渐扩张的都市文化使这一带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充分地感受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内在诗意和在文学上再现这种当代社会生活的冲动。与晚明的风靡一时的世情小说的流行相一致的是,剧作家们也更多地把他们作品的时间背景设置为当代生活。而《陌花轩杂剧》尤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部在艺术风格上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小说集《拍案惊奇》或《欢喜冤家》的系列短剧集子,在内容上专注於"尘寰情态",尤其是情爱与物质欲望的交缠和挣扎。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剧作集中的  相似文献   

3.
張伯偉 《中国文化》2012,(2):238-238
余生七龄,即遭丙午之祸。四凶肆虐於上,狡童横行於野。图籍之厄,酷於秦火;师儒之运,沦为元九。是时也,文化不毛之地,尽诵毛语;千载文明之邦,惨罹明夷。年十六,负耒耜於黄海之滨。耕作之隙,惟以读书为念,其奈无书可读。每观潮涨落,  相似文献   

4.
趙園 《中国文化》2012,(2):158-171
本篇所考察的,是见之於士大夫记述的明清之际的婚姻状况。开於这一时期庶民的婚姻状况,小说较之士人文集,更便於取样。而士人的婚姻状况,仍不能不以士人的记述为主要依据。由今天的眼光看,两性关系,士夫未必较庶民“开放”;  相似文献   

5.
我们很难说马一浮弘扬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完全是出於维护传统的“发思古之幽情”。认定马一浮为简单的复古主义者,或赞美其不坠儒宗,实际上都失之粗糙,忽略了对其思想产生和形成情境的考察。事实上,马一浮把自己关联於传统,既包括情感因素,也是出於其理智上的抉择。其思想之所以出现、成熟於五四以後,不仅是中西文化冲突达到相当高潮的产物,而且还是对现代化进程总体反思和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禮之起也,源於祀,源於俗,源於人之欲,抑源於物之易?論者莫衷一是者久矣。許愼謂"禮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說文》)取諸形符之"示",是深得造字之本。禮必體履以見,康成云:"禮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禮,踐而行之曰履。"(《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疏引)其見之於體履者,若荀卿云:"禮者,以財物爲用,以貴賤爲文,以多少爲異,以隆殺爲要。文理繁,情用省,是禮之隆也。文理  相似文献   

7.
禮的來源乃是多元而非一元,在這種多元來源當中,包括三個主要方面:第一,"化巫入禮",這是從巫到祭祀之路,禮最初來自巫,但是要經由祭祀的中介,祭祀是有特定規儀的,所以化成爲禮;第二,"禮源於俗",這是從俗到儀式之路,禮恰是集體性的民俗使然,民俗是有特定規矩的,所以化成爲禮;第三,"禮樂相濟",這是從樂到情感之路,由於承繼了禮樂合一的遠古傳統,由此,禮與情也是合一的,禮本身就葆有情。本文試圖把"禮源於巫"與"禮源於祭"的兩種觀點合而爲一,化作禮之"巫祭之源";與此同時,又試圖把"禮源於俗"與"禮源於情"的兩種觀點合而爲一,化作禮之"情俗之根"。中國禮樂文明之所以具有"情理合一"的大智慧,恰恰是源於這樣的歷史實情:禮來自於巫術的理性化,經由了祭祀的中介,但其中亦留了情;禮來自於民俗的規儀化,經遇了樂的環節,但其中亦有了情,這才塑造了中國人至今具有的那種"情理結構"。  相似文献   

8.
余生七齡,即遭丙午之禍.四凶肆虐於上,狡童橫行於野.圖籍之厄,酷於秦火;師儒之運,淪爲元九.是時也,文化不毛之地,盡誦毛語;干載文明之邦,慘罹明夷.年十六,負耒耜於黃海之濱.  相似文献   

9.
谷卿 《中国文化》2021,(1):239-247
文學創作日益自覺,文學批評對比興的關注亦漸增多,前人不斷强調,對"物"產生充分的想象,才能真正體現"情",而運用和强調比興的傳統與對物的體認和思考,是共同存在於詩學審美的一貫歷程中的.隨着詞文體的興起,咏物詞很自然地漸漸成爲一類题材,北宋文人對物的關注更接近一種開放式的發掘、搜求、探索,南宋文人的體物之情則帶有剖析理質...  相似文献   

10.
《湯處於湯丘》是清華簡中五篇與伊尹相關文獻中的一篇。這五篇是一個整體,都和伊尹幫助商湯滅夏有關,反映出戰國早中期知識界關於伊尹思想的系統認識。《湯處於湯丘》借助"食烹之和"來闡述"和民"思想,認爲只有"和利萬民"才能强大商邦、順從天意、征伐夏桀。其"和"的觀念和表達方式與《國語》《左傳》《吕氏春秋》等文獻所載烹調之道及其治國理念屬於同一系列。通過與儒道兩家"和"思想的比較,可以發現《湯處於湯丘》更傾向於道家一些。  相似文献   

11.
刘广定 《中国文化》2014,(1):128-133
傅斯年先生,字孟真。民国纪元前十六年(1896)3月26日生於山东省聊城县。民国二年人北京大学预科,八年毕业於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是当时提倡新文化的先锋,也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流行着把学问三分为义理、辞章、考据的观念。后来曾国藩出於时代的需要,加上偏于应用的“经济”(即所谓经世之学),於是又出现学问四分的观念。①后者虽未能完全覆盖前说,却也同样流行。  相似文献   

13.
刘梦溪 《中国文化》2013,(2):149-163
王国维与陈寅恪一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和王国维《颐和园词》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王陈关系最近,盖因气类相投也。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许我忘年为气类,北海今知有刘备"句,即实写此意。而《挽词》中"风义生平师友间",则是两人关系的理则概括。四大导师的年龄,梁启超生於1873年,王国维生於1877,陈寅恪生於1890年,赵元任生於1892年。梁最长,比王大四岁,比陈大十七岁。王比陈大十三岁。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时,梁五十二岁,王四十八岁,陈三十五岁,赵三十三岁。吴宓生於1894年,当时是三十一岁,任  相似文献   

14.
沙红兵 《中国文化》2013,(2):164-176
陈三立生於1853年,卒於1937年。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0世纪一二十年代这一"早期现代"时期,①在心智与人格最为成熟的盛年,他不仅"经历"甲午、戊戌、庚子、废除科举、辛亥、新文化运动等文明与政治的危机,他本人就是危机。赞画陈宝箴在湖南推行新政,父子双双被黜,从峰巅到谷底,自此陈三立"一自放於文学间",②诚如他为侪辈诗人梁鼎芬所写诗序所云:"当是时,天下之变盖已纷然杂出矣。学术之升降,政法之隆污,君子小人之消长,人心风俗之否泰,夷狄寇盗之旁伺而窃发。梁子日积其所感所营,未能忘於心,幽尤徘徊,无可陈说告语者。而优闲之岁月,虚寥澹漠之入境,狎亘古於旦暮,觌万象於一榻,上下求索,交萦互引,所以发情思荡魂梦,益与为无穷。梁子之不能已於诗,倘以是与?倘以是与?"③写的是梁鼎芬及其节庵诗,也写的是陈三立自己及其散原精舍诗——在优闲之岁月、虚寥澹漠之入境与天下之变纷然杂出之间,一  相似文献   

15.
徐文明 《中国文化》2013,(2):98-116
云门文偃与众多禅师一样,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参禅过程,但究竟何时开始参禅游方,值得探究。《云门山志》谓文偃参睦州之年为二十六岁①,即龙纪元年(889),属於推测,缺少实据。据《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三《大师遗表》:臣迹本寒微,生从草莽,爰自髫齓,切慕空门。洁诚誓屏於他缘,锐志唯探於内典。其或忘餐待问,立雪求知,困风霜於十七年间,涉南北於数千里外。始见心猿罢跳,意马休驰,身隈韶石之云,头变楚山之雪。②这是最原始和最可靠的资料,一则述出身寒微,实为谦虚,但当时或者其家已然败落,不复旧时之盛,二则言幼年慕道,早入空门,三则述习毗尼、研内典之时,四则道其游方参禅经历和时间,明确说是十  相似文献   

16.
把釋道題材用於金銀首飾紋樣,是明代才興盛起來的,——雖然遼代已稍用於妝點金冠,但究竟不曾蔚為風氣.  相似文献   

17.
正昆、弋曾流行於北方的史事,常爲人們忽略。在人們概念化的印象中好像昆劇只是演出於紅氍毹上服務於社會上層貴族、富商的戲劇,或文人雅士的喜好,至多演唱於市井勾欄。其實不然。北昆演員白雲生先生曾記述鄕間農民在田間荷鋤吟唱"月明雲淡露華濃"。上世紀80年代末,北京昆曲硏習社76歲高齡的周銓庵老師在因病住院時仍爲年輕人拍曲,同一病房來自河北農村的病人說:這唱的是昆曲,他們家鄕也曾有。北昆演員陶小庭  相似文献   

18.
湖湘之學自胡安國以來,可繼承之傳統有二:一爲經史之學,一爲性理之學。經史之學方面,可注意之焦點有二:一在重祝經史之學之當代性;另一,則是於歷史成敗之探討中,着重分析决定歷史發展走向之歷史人物及其影響。至於性理之學方面,則可分述爲二:就哲學系統之建構言,安國之以"不起不滅"爲心之體,"方起方滅"爲心之用,"心"爲無所不有,謂"物物致察而能一貫"有三境,以及合"操存"與"省察"爲一;凡此諸項觀點,確實具有於程颢、程頤之外,另闢一徑之空間。其後胡宏於"生成"義,説"性"之遍在,而仍於"終極"義,釋"性"爲"有限"之論法;乃至主張一切"存有"之内部,皆内涵一特殊之具有形上意義之"存有因素",此一特珠而遍在之因素,與"氣"之形構條件結合,形塑爲"性"、"心"展現於氣化整體之成因,從而有"性無善惡"、"心無死生"之表述,皆是一種企圖於宇宙構成論與存有學方面,向前推進之努力。其發展,并非無成功之可能。而在義理學方面,由胡安國"心"之體、用説,落實爲合"操存"與"省察"爲一;此一路向,發展至胡宏,有"智"、"仁"合一之論,乃至"聖人執天之機,惇叙五典,庸秩五禮"之説,亦是一大推進。所難者,在於其所建立之"心""理"合一之論,由"識仁"始,即須有一"能觀"之位置;此點對於一般儒者而言,不易理解,亦不易掌握。以張栻之爲胡宏高弟而不免爲朱子所動摇,僅殘餘一種"體用論"之諍議;即是顯示此項困難。張栻之後,湖湘弟子有從陳傅良、戴溪游者,而如胡大時,且猶疑於朱子、陸九淵之間;以是於性理之義,其學無得而再傳,亦是實情。故就朱子而言,得吕祖謙、張栻之助,乃其成學之歷程中,屬於積極之因素;然張栻因朱子而受注意,湖湘理學之傳,却亦因朱子、張栻之講論而逐漸模糊化。理學之成系,以歷史發展之結果論,實亦仍止有程朱、陸王之形成對峙,真正具有"導引"之力。故就"理學"之嚴格義言,湖湘之學乃發源於胡安國,拓展於胡宏;其功不專在胡宏。而張栻之不足以繼承其脉,乃湖湘之學雖仍重視性理,却無法形成明確之"學派特質",僅能憑借"議題關注點"之特殊走向,發展成爲地域性學風之原因。唯若就"儒學"之寬泛義而言,則湖湘之經、史,乃至其重視"性理"之觀點,歷元迄明,其風習不少衰,不僅支脉分衍各有傳承,其於南宋所形塑之若干特色,即於其後兼受陽明學之衝擊而複雜化,亦仍有所延續。特須另有大儒,出於其間,將之涵融而出新,乃能見出力量。明末王夫之之崛起於衡陽,於理學另創新局,彼受世變之激勵,由經而史,以之深透於性理,彼之所論,不僅具有一種變朱子之"静態形而上學"爲"動態論"之勢能,彼基於"歷史哲學"之觀點而提出之獨創之"理勢論",乃至於"事變"中見"人物",於"群體"與"個體"之關係中,辨析"事理"與"事理中之義理"之眼光,皆非已有之理學、心學之舊軌,所可概括。此點顯示:南宋以後,湖湘於儒學之積蘊,乃至彼所受多方文化因素之影響,實有其屬於一地之獨特性,值得重視。  相似文献   

19.
在《易经》的哲学研究的诸问题中,占筮的意义如何理解和评价,历来是最麻烦,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由於《易经》曾被用於卜卦,它往往被看成是卜卦之书或占筮之书。事实上,这是一个比较简单化的说法。因为即使是在最初,《易经》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显然也不限於占卜一途。当然,应该看到,《易经》的形成过程主要与占筮这一功用有关;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易经》还有为了  相似文献   

20.
正禮之儀在數,陳俎豆、列方位,喪祭朝聘事也;禮之意在義,理人倫、燮陰陽,經天緯地事也。周公制禮,祝史行事,義存數中,隱而不彰。太史公曰"禮記自孔氏",其誰曰下然乎?予嘗思之,曩者七十子後學問禮於夫子也,趨而聞,退而記,於簡乎?於牘乎?於帛乎?若子張書諸紳乎?抑簡牘帛紳各隨其便歟?邈矣,今莫能指也。然以發掘所見,固已為人轉錄於簡牘而播傳於戰國間矣。始皇焚書,隱迹於山巗屋壁;漢惠廢律,充積之石渠天祿。高堂傳禮,獨在儀節;徐生善頌,徒能盤辟;迨及后蒼之著《曲臺》,德、聖之纂《戴記》,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