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学史,知道了歌谣是最早的学样式。那种通俗易懂、粗浅质朴、易传易唱的“顺口溜”到五千年后仍然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且拥有着广阔的民间市场,这大概是我们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祖先们所始料未及的。几年前读贾平凹的《废都》,小说中那些社会歌谣(亦称“政治歌谣”)诸如《十等公民》《革命小酒天天醉》之类不时地跃入眼际,每每挠着你那颗愤世嫉俗的心,让你由衷地赞叹这民间学的无上魅力和极强的穿透力。可惜那些原创均已佚名,否则,一部“俗学史”上又会留下多少英名!  相似文献   

2.
读文学史,知道了歌谣是最早的文学样式。那种通俗易懂、粗浅质朴、易传易唱的“顺口溜”到五千年后仍然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且拥有着广阔的民间市场,这大概是我们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祖先们所始料未及的。几年前读贾平凹的《废都》,小说中那些社会歌谣(亦称“政治歌谣”)诸如《十等公民》《革命小酒天天醉》之类不时地跃入眼际,每每挠着你那颗愤世嫉俗的心,让你由衷地赞叹这民间文学的无上魅力和极强的穿透力。可惜那些原创者均已佚名,否则,一部“俗文学史”上又会留下多少英名!或许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吧,而今这类民间歌谣的作者们已渐有…  相似文献   

3.
读文学史,知道了歌谣乃最早的文学样式。那种通俗易懂、粗浅质朴、易传易唱的“顺口溜”到五千年后仍然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且拥有着广阔的民间市场,这大概是我们那些目不识丁(也无“丁”可识)的老祖先们所始料未及的。几年前读贾平凹的《废都》,小说中那些社会  相似文献   

4.
通过读《上帝不会掷骰子》,我发现,那些有名的故事背后有时藏着不为人知的原由。书中,我最喜欢的内容是“空城计”。它瞒过了多少人?如果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对“空城计”这个故事应该有印象。  相似文献   

5.
上期本文从三个方面就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 ,感悟生活产生的作用谈了作者的看法。现在我们从第四个方面接着谈。四是开拓想象空间。作家朱铁志说 :“文革”中他到处借书读 ,当时流行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之歌》、《向阳院的故事》等作品他都读了 ,还读了一批中外古典文学名著 ,这使他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极大开拓。如读《水浒传》时 ,他“整天梦想着杀上哪个山头成为绿林好汉” ,那些日子 ,他“望着遥远的山峦 ,落日的余晖 ,总是若有所思”。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空间的拓宽 ,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 ,所以他的写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6.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因为人们的喜爱,伴随着名著《三国演义》,出现了太多与之相关的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歇后语,不都是那些“替古人担忧”的《三国》迷创编的吗?前人能编,我的学生(正在读《三国》)就不能编吗?  相似文献   

7.
晚上,我同往常一样给妈妈读课文。这次我读的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妈妈听完,神秘地对我说:“我小时候也有许多‘宝贝’,而且这些‘宝贝’还会‘瘦身’呢!”“是吗?”看着我疑惑的样子,妈妈拉着我的手,讲述起她那些“宝贝”的“瘦身”历程。  相似文献   

8.
徐吉志 《中国德育》2012,(14):78-79
我经常阅读一些教育类书籍,每当读着那些满是学术概念堆砌或规章制度汇编的教育管理专著,总是觉得少了些许“人”的气息,如嚼无味之蜡。但最近我读了高峰校长的《幸福在心》一书,顿觉一阵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世界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堆积、沉淀了大量的经典,无论是《论语》、《老子》、《诗经》、《楚辞》,还是《荷马史诗》、《理想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从为人到处事,从修身养性到治国平天下,兼容并包。所谓“读万卷书”、“开卷有益”,那些经过历史洗礼的经典,除了能够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外,还能更深层次地提高他们的素质。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读经典和学生自己认真读经典是培养并提高其素质的重要一环。我校是一所有着75年历史的学校,是一所有着浓厚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学校,在…  相似文献   

10.
付珍岩 《山东教育》2011,(10):33-34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读那些感情充沛的课文和片段。一定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四个教学段对于阅读教学的目标表达中。有一个目标始终不变而且贯穿始终,那就是“用普通话正确、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年报》上载有这么一则材料:河北经贸大学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要求在校学生必须阅读包括《三国演义》、《史记》等在内的文史哲名著。谁知这项措施却引发了“读名著能帮我们找到饭碗吗”等的非议。一些同学说:与其花大量的时间读那些“空的、虚的”东西,还不如做点实在事,学好英语,玩精计算机。笔者看后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6,(1)
《白石道人诗话》中强调文章要“波澜开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 一波已作”。那些平铺直叙,一眼望到底的文章,只能败坏阅读者的兴致。“文似看山不喜平”,很多人都爱读“武侠”,其中有人物因素,但我认为更多的是“情节曲折”造成的悬念在膨胀着我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13.
心存敬畏     
黄明 《山东教育》2005,(1):20-20
最初喜欢上余秋雨,是在《新华文摘》上读到他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后来又读了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大呼过瘾;而后又读了他的《文明的碎片》,逐感到一个新的散文时代来临了。自此我对余秋雨一直心存敬畏,以致对自己涂抹的那些“散文”惶然不忍再读。后来我渐渐理解了,我对余秋雨的敬畏,其实是他用敬畏的心情所描述的那些更令我敬畏的中国文化——那山、那水,  相似文献   

14.
读了《雨天的粮食》,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是谈梁启超如何读李商隐那些难懂的无题诗的。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有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这就是说,阅读文学作品,有时是不能以读“懂”读“不懂”来衡量的,不能把它当成一个谜去猜,去找答案,而应该超越逻辑思维的层面,做整体的把握,方能领略其美,得到精神的享受。这篇《雨天的粮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最大的“谜”,就…  相似文献   

15.
梁昌辉 《师道》2010,(1):52-54
电视里正热播着《历史的天空》,虽经作家徐贵祥的改造,但他霍邱的籍贯和那些相同、相近的地名使我执着地相信,电视里演的正是我的家乡六安的故事。六安,应该读lu’an。因为元朝设过六安州,所以至今还有不少老年人把到六安去说成“到六安州去”,在《历史的天空》小说和电视剧里是把它谐音为“洛安州”的。  相似文献   

16.
听说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而“网上阅读”却又红火起来。老实说,那些数据我也没有怎么弄明白——它们似乎是无法弄明白的。只知道大概意思是:读纸质书籍的人少了,而到网上看东西的人多起来。如果我上面的理解没错的话,那么我认为,这种下降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听我父母说,当年他们像我这么大时,全国人民人手一册“红宝书”(它当然是纸质书籍),要是按照如今的“统计口径”,恐怕“阅读率”要远远高于今天吧?至于我老爸本人,那时却正在“雪夜关门读禁书”,偷偷摸摸读那些“封资修”的玩意儿,从《西厢记》到《红与黑》,从《第三帝国的兴亡…  相似文献   

17.
张洪涛 《教学随笔》2007,(10):18-19
最近参加赛课,教授的是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一的一篇文章《大地重现》。这篇课文属于“寻找精神家园”专题,由四篇文章组成,分别是《大地重现》、《窃读记》、《我的精神家园》、《站着读与跪着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威尼斯的小艇》《穷人》《少年闰土》三篇课文为例,从立足表达模仿着写,着眼留白想象着写,对话人物交流着写三个角度引导以读促进写,以写升华读,实现读写结合,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通过读写集合体现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读书     
我喜欢读书。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讲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游记》等故事。稍大一点,她又教我一些唐诗宋词,什么“老夫聊发少年狂”,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什么“尘埃不见咸阳桥”等等,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也正是在那时,我立誓长大一定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岁月悄悄地流逝,我也渐渐地长大。长大的我喜欢读书,读邓皓的浪漫,读鲁迅的泼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读托尔斯泰的朴实。而且,我更喜欢读名家名著,什么《红楼梦》、《茶花女》啦,什么《红与黑》、《牛虻》啦,我着实读了不少,我从他们那里寻求着来自心…  相似文献   

20.
有凤来仪     
毛泽东说过没有读完五遍《红楼梦》不算看过《红楼梦》。听说那些“红学”专家们一生都在阅读这本奇书。所以现在下笔总有些战战兢兢了,对《红楼梦》我真的没有认真钻研过什么,仅凭自己的喜怒写评论,我怕会被“红迷”骂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