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293K~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乙烯甲基弯曲振动模式(δCH 3)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实验发现:1 455cm-1和1 377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分别归属于聚乙烯甲基不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as CH 3)和甲基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s CH 3)。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乙烯δCH 3,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乙烯分子中δCH 3红外吸收强度变化早晚顺序为:1 455cm-1(δas CH 3)早于1 377cm-1(δsCH 3)。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293~393 K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乙烯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来确定聚乙烯分子结构。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乙烯亚甲基变角振动模式(δCH2)。研究发现,聚乙烯分子中存在晶区,非晶区,晶区/非晶区过渡区。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乙烯分子中δCH2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顺序为:1 457 cm-1(δ(CH2)amorphous)1 468 cm-1(δ(CH2)interfacial region)1 462 cm-1(δ(CH2)crystalline)1 473 cm-1(δ(CH2)crystalline)。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293~393K温度范围内,分别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测定了硬脂酸亚甲基伸缩振动模式νCH2。研究发现:室温下,2 914cm-1和2 848cm-1附近红外吸收谱带分别归属于硬脂酸亚甲基的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和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2。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硬脂酸νasCH2和νsCH2的红外吸收频率向高频位置移动。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νCH2红外吸收强度变化趋势的影响,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生物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变温红外光红外技术在30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二苯甲酮羰基伸缩振动(νC=O)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实验发现:二苯甲酮相变的临界温度为325-326 K,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相变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变温红外技术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结构影响。在293~393 K范围内,分别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面内摇摆振动(ρCH2)。实验发现:硬脂酸固体ρCH2在730、720 cm-1频率处分裂成双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730 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逐渐消失;而348~353 K是硬脂酸ρCH2分裂双峰消失的临界温度。通过硬脂酸ρCH2裂分双峰间距离,进一步研究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硬脂酸ρCH2裂分双峰间距离由9 cm-1减少到7 cm-1,而对应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不断减弱。该项研究为变温红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红外光谱(IR)研究光盘表面材料分子结构.实验发现:光盘表面材料红外吸收模式包括:CH3不对称伸缩振动(ν_(asCH3)),CH_3对称伸缩振动(ν_(sCH3)),C=O伸缩振动(ν_(C=O)),C—O伸缩振动(ν_(C—O)),CH_3弯曲振动(δ_(CH3)),对位取代苯环伸缩振动(ν_(p-benzene))等,光盘表面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采用变温红外技术(TD-IR)进一步研究温度变化对光盘表面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光盘表面材料中ν_(p-benzene-2)对应的官能团对于温度变化比较敏感.采用二维光谱技术(2D-IR),进一步研究了光盘表面材料ν_(p-benzene-2).实验发现:δ_(p-benzene-2)对应的的吸收频率包括1 506 cm~(-1)(δ_(p-benzene-2-A))和1 493 cm~(-1)(δ_(p-benzene-2-B)).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光盘表面材料δ_(p-benzene-2)对应的吸收峰变化顺序为1 506 cm~(-1)(δ_(p-benzene-2-A))早于1 493 cm~(-1)(δ_(p-benzene-2-B)).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并结合二阶导数谱技术,对保山市不同种类的野生白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大,而在高分辨率的二阶导数谱中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用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可分析和鉴别不同种类的野生白芨,同时也为野生白芨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结构研究. 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as CH3、νas CH2、νamide-Ⅰ、νamide-Ⅱ、δas CH3和 δs CH3. 采用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温度变化对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结构的影响. 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强度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 νamide-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νamide-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热变性研究. 实验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主要官能团(νamide-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 νamide-Ⅱ-聚乙烯吡咯烷酮)吸收峰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白酒红外光谱"指纹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五粮液、极品五粮液、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四种白酒冷冻干燥物的红外指纹特征。一维谱图分析表明,五粮液在1727cm^-1附近有明显的酯羰基峰,含有较多的乳酸和酯类物质;泸州老窖在1599cm^-1附近有较强的(-氨基酸的-COO-不对称伸缩振动和-NH3^+不对称弯曲振动峰,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五粮液在1601cm^-1附近的吸收峰明显强于贵州茅台的1592cm^-1附近的峰。在二维相关红外谱中,极品五粮液和五粮液在1470cm^-1附近都有1个较强的自相关峰,五粮液还有一个次强的自相关峰,说明五粮液干燥物中还含有一些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该方法可以快速、方便的区分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白酒干燥混合物组群结构的差异特征,对客观地评价白酒的品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对来自云南、广西、山东和安徽的蔓荆子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根据红外吸收光谱的不同,蔓荆子可以分成为两种类型,其中山东和安徽蔓荆子属于一种类型,云南、广西蔓荆子属于另一种类型。山东、安徽产蔓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在2925 cm^-1,2850 cm^-1和3008 cm^-1处具有明显的C-H伸缩振动峰,而云南、广西蔓荆子则没有明显的2850 cm^-1和3008 cm^-1处C-H伸缩振动峰,不同蔓荆子在1741 cm^-1处和1648 cm^-1处的峰高也明显不同。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对于不同产地蔓荆子的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年来红外光谱法的一些新的应用。包括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二维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溶液的酸度及指示剂对测定二氧化硅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溶液酸度及恰当运用指示剂的方法.可提高容量法测硅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The capacity to engage and communicate in a social world is one of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species. While the network of regions that compose the social brain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research in adults, there are limited techniques available for monitoring young infants. This study use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o investigate functional activation in the social brain network of 36 five-month-old infants. We measured the 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visually presented stimuli in the temporal lobe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oxyhemoglobin was localized to 2 posterior temporal sites bilaterally, indicating that these areas are involved in the social brain network in young infants.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红外(IR)光谱研究了蜘蛛丝和桑蚕丝的结构.进一步开展了蜘蛛丝和桑蚕丝的变温红外(TD-IR)光谱研究.实验发现:桑蚕丝的热稳定性较差.以νamide-Ⅰ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蜘蛛丝和桑蚕丝二维红外(2D-IR)光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蜘蛛丝和桑蚕丝的热变机理.开拓了三级红外光谱技术在天然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三个镧系膦酸基乙酸配合物,[Ln(O3PCH2CO2)(H2O)2](Ln=Tb,1;Ho,2)and[Ho(O3PCH2CO2)(H2O)2]1/2(3).比较了这三个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对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峰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6.
SiCN薄膜通过反应溅射法制备,并通过红外吸收谱(I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薄膜中的N含量受衬底温度、N2流量、溅射功率影响。低的衬底温度会有利于N的进入,衬底温度过高,N含量将显著下降。在恰当的N2流量下才能在薄膜中获得最高的N含量。提高溅射功率可以使得薄膜中N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二氧化硅的粉碎、活化、使之能在橡胶行业替代钛白粉;对添加二氧化硅粉末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粉在橡胶行业可以替代30%的钛白粉。  相似文献   

18.
利用近红外光谱与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产厂家的银黄颗粒剂进行分类鉴别。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对银黄颗粒剂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在7400~4000cm-1光谱区间内建立近红外判别分析模型,并用三重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验证。所建判别分析模型对校正集样品的分类鉴别准确率为100%,对验证集样品的预测鉴别准确率为100%。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用于不同生产厂家银黄颗粒剂的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19.
蚕豆是世界上第六大食用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蚕豆常见的颜色有白色和绿色,两者在口感上稍有区别,在经济价值上也不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同一产地同一年份的两种颜色的蚕豆进行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颜色的蚕豆在子叶的吸收峰上有区别。根据红外光谱的谱峰形状和位置,可以判断两种蚕豆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简捷地区分两种蚕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