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感是对音乐内涵的理解里以及音乐鉴赏能力,钢琴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乐感,在掌握乐感的基础上练习演奏技巧,才是学习钢琴演奏的目的。高校钢琴教学,一方面是培养音乐人才,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都要重视对乐感的培养。目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只重视技巧掌握,忽视了乐感培养。本文将对乐感培养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钢琴教学实践中,技能的训练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而音乐听觉感知的重要作用恰恰容易被忽略,以至于在钢琴演奏及教学中,许多人所演奏的乐曲缺乏个性和情感体验.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影响着钢琴演奏和学习效果,所以,培养学生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对于提高钢琴演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钢琴演奏中乐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深受人们的喜爱,钢琴学习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掀起的钢琴学习热潮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演奏者机械式的弹奏,缺乏情感的投入;一味地追求演奏等级,不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等。这些现象违背了学习音乐的根本初衷,丧失了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情感参与。而情感体现在钢琴演奏中就是乐感的培养。本文通过对钢琴演奏中乐感培养的途径、方法的研究,借鉴声乐演唱的方法,以“歌唱性”训练为主要手段,对钢琴演奏欲望、听觉培养、内心歌唱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体现出钢琴演奏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乐感和鉴赏能力是衡量初中生音乐素养的两项重要指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把握音乐的能力。在音乐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风格不同的音乐作品聆听,让学生开阔音乐视野,从多角度提升乐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理解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音乐的表现能力,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乐感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钢琴演奏教学中注意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三个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问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初中音乐是大多数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启蒙教育,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学好音乐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乐感掌握,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乐感的培养对于整个初中音乐教学而言非常重要,也说是音乐教学中的“拼音”“音标”教学。在音乐教学当中,乐感教学主要包含音乐节奏感、旋律感以及感知能力等多方面。对此,为了更好地提升...  相似文献   

7.
钢琴作为音乐演奏的中所有乐器的最高点,受万人爱戴。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存在着许许多多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钢琴演奏中是怎么培养乐感的一些系统方法,并主要对演奏欲望、音乐听觉训练以及心灵歌唱等训练手段进行了深入解析,仔细的阐述了钢琴演奏中对于乐感培养的必须性。  相似文献   

8.
李燕 《天津教育》2022,(3):135-137
<正>小学阶段的音乐与美术学科都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美感,不同的是美术属于视觉范畴,而音乐学习属于听觉范畴。培养学生的乐感主要是指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与理解音乐。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则主要是指让小学生具备判断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必须从小学阶段抓起。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价值(一)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自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以来,音乐教学已不再简单地停留在教会学生唱歌层面,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钢琴是艺术类的课程,需要学生了解以及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音乐的感觉,有充足的激情投身到钢琴学习当中,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感觉与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学生乐感与音乐表现力的高效培养。  相似文献   

10.
培养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对于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是摆在我们教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将关系到每个学生对所学音乐的真正认知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马丽娟 《学周刊C版》2023,(4):148-150
乐感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养成乐感的情况直接决定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等素养的发展效率,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乐感作为音乐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采用学情分析法和探索研究法,分析了利用初中音乐教学培养乐感的意义,从视唱练耳、体态律动、音乐鉴赏、歌曲合唱四个方面,阐述具体培养学生乐感的策略,旨在为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音乐教学的质量提供可靠的建议和依据,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灵敏而丰富的乐感,助力学生发展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拥有良好的音乐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钢琴演奏中,钢琴演奏者想要演奏出美妙声音,必须具有一定听觉能力,有敏锐听觉。本文就对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听觉的作用及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钢琴教学。  相似文献   

13.
李秋雨 《江西教育》2022,(15):77-78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乐感思维是感知音乐、培养音乐审美情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乐感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音乐视听关联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入理解音乐作品,获得鲜明的音乐认知,还能发展音乐鉴赏能力,实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初中音乐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乐感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音乐教程是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乐感的培养在高职音乐专业学生钢琴演奏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针对高职音乐专业的学生特点,从强调节拍的强弱关系、强调音色的重要性、明确表情记号的重要性、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培养学生乐感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首先论述乐感与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然后分别阐述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初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当前的学习、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同时融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音乐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音乐素养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反应及学生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它既包含基本的音乐听觉、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同时还包括读谱、听音、节奏、乐感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音乐素养是学生身上彰显的灵动学习表现,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审美体验,并推动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具有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通过音乐美感、音乐听觉、音乐节奏感、音乐记忆的培养 ,因材施教地培养和增进学生钢琴演奏的音乐才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培养人才目标的逐渐改变,如今的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的启蒙下逐渐培养出对艺术的兴趣与艺术审美能力。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通过鉴赏课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乐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依据教学理论要求,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意义与鉴赏课教学方案并作简要分析,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和理解能力.音乐欣赏课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学生拥有一双会聆听的耳朵.曼妙的音乐旋律能渗透人的心灵,而乐感是其最具渗透力与牵引力的灵魂.对乐感的培养是初中音乐欣赏课必须重视的教学内容,老师应当从乐理的基础知识引入,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乐感,使学生形成对音乐的独立思维能力和欣赏能力.随着乐感的不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获得更多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阐述乐感培养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渗透,为音乐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