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茅盾的《动摇》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全面深刻地描写了一九二七年前后,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周围的形势,显示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复杂性,各种社会力量的激烈较量;刻画出了形形色色的革命、投机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洞察力.对历史的总体概括,为那个时代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动摇     
妈妈常说我投错了胎,这也许是真的。看,黑亮的短发,整洁的运动服,雪白的球鞋,俨然是一个虎生生的“假小子”。同伴说:“如果你能脱掉男孩子气,你会是一个更出色的女孩。”我不置可否地笑笑,心里说:“这样不是很好吗?”然而,有一天,我本来平静的心里却泛起了层层涟漪……  相似文献   

3.
论《论孔》     
孔子可谓是对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影响最大的人,大概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篇“论孔”,这本无可厚非,但读了周科同学的《论孔》,心里还是有些想法,不吐不快。周科同学认为“中国的强大与孔子的思想有绝对关系”。首先表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是  相似文献   

4.
《物色》论——《文心雕龙》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乐论》谈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论》的物使心动说,和刘勰在《文心·物色》篇中所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意思相似。刘勰提出这一观点,可能受到《乐论》的一定影响,但它涉及到创作的思维规律问题,应当引起注意。《物色》篇着重讲自然环境,四季景色、气候物象如何影响诗人的情思,以及诗人的情思和诗创作的关系。《物色》对以后“情景交融”的诗说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著名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1830),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成熟的作品。这部作品问世以来,以其深广的政治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博得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论《风波》     
《风波》写于一九二○年八月,是鲁迅农民题材小说的第一篇,也是现代小说史上农民题材小说的第一篇。 和鲁迅其他小说一样,《风波》也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谈谈对《风波》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8.
一 李汝珍生活于弊端百出、问题山积的中国封建社会末世。据考,他卒于道光八年(1828)至道光十一年(1831)期间,距鸦片战争爆发只不过十年左右了。他是位清贫失意的知识分子,孙吉昌在题《镜花缘》诗中曾为其写照:“而乃不得意,形骸将就衰;耕无负田,老大仍饥驱。”早年,他曾受业于淩廷堪之门。淩氏系乾嘉学派皖派中坚之一。乾嘉学派中的皖派是颇具社会批判性的学派,他是受到该学派一定程度的影响的。生当斯时斯世而又身为斯人,他自不能不于当时的现实多所不满,而寄望于社会的健全、合理。  相似文献   

9.
《离婚》论     
一 彷徨中求索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对妇女问题特别关心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杂文和小说中有不少是从妇女的角度来“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为千百万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内喊,伸张正义,寻找真正解放的道路,寄托殷切的希望,表现自己对于她们的深切关心和无比同情,以及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在《彷徨》里,以《祝福》开始,接着又写了《伤逝》、《离婚》等,都是从妇女的角度来反映中国的社会问题。《离婚》写于一九二五  相似文献   

10.
论《野草》     
《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诗集之一。它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内容集中、以我为主、哲学意蕴深厚,全面反映了鲁迅心目中散文诗的特点。《野草》晦涩难懂,既是现实需要,又是艺术表现上的需要。同时,《野草》也反映了越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六韬》论     
《六韬》提出的兵端启自道德,文治先于武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修德爱民为国务之首要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是较一般兵书更高明的地方。《六韬》论军事以战术研究为重点,并及谋略、组织、兵种、兵器等方面,就其内容广度而言较之现今看到的《孙子》《吴子》《三略》等书要丰富。  相似文献   

12.
论《水浒》     
<正>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至少在两个主要方面发展了中国的小说艺术。其一,它大量采用了现代读者仍喜闻乐道的白话文体。其二,它在塑造人物、铺陈故事时,能不为史实所囿。《水浒》的自话文体受益于说话艺人处甚多,但因而出现的两种倾向却削弱了小说不容置辨的成就。一种倾向是,书中毫无选择地引入说话人的套语行话,例如,在叙述和描写时插入无数的诗词骈文。另一种倾向是,在缺乏信史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的长篇小说《红牡丹》,是继《京华烟云》之后,作者的又一部颇有影响的力作。它被称为是林语堂作品中“最香艳”的小说,是现代华人“伦理家庭”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也许还是林语堂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独领风骚,别具一格的颠峰之作。但也有人说这部小说“追求‘性的解放’”,“同西洋的色情作品相差无几。”的确,这部小说写得“香艳”、抒情,颇具浪漫情调,给人以新鲜感。但它绝非浅薄的言情小说与鄙俗的“色情作品”可比,其根本区别,就在于这部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与哲理内涵,展现了高雅的审美格调。如果  相似文献   

14.
论《谢利》     
《谢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的重要作品之一。继《简爱》之后,它以深刻的社会主题和磊落不俗、独立不移的崭新女性形象震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给作者带来了很高的声誉,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但是《谢利》一直没有为我国读者和评论界所重视。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了这本小说,但至今还没有看到一篇系统的评价《谢利》的文章。作为《简爱》的孪生姐妹,《谢利》大有介绍研究的必要。《谢利》描写的故事发在1811——1812年间。这是“英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北方各地的历史上)暗淡无光的时期。”(引自《谢利》,上海译文出引社。下同)英国政府面临着复杂的内外矛盾。拿破仑战争正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卡夫卡的《变形记》,就其独特性和深刻性而言,着重表现的是人类个体的绝对孤独感。不仅其情节发展服从这一主题的表现,且其中人际关系的安排与描写更是致力于显示主人公格里高尔深刻的孤独体验。格里高尔突然身体变形;那隐藏在可怕形体下的人性意识饱尝了家中亲人在内各色人物对它(他)的猜疑、岐视、误解、虐待。卡夫卡笔下格里高尔人性孤独与人性不幸的由来,是因为陷在双重非人性的夹击之下。人类个体作为血肉之躯,永远回避不了大自然可能给予的伤害。当人遭受大自然非人性的打击时,人类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不仅不能帮助落入自然魔掌的个体成员,反而会落井下石、从背后来残害他。——这就是卡夫卡透过《变形记》的创作所发现、所想象的人生图画——一个生活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分子对人生命运的揭示.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是现代小说中的杰作之一,本文从《迟桂花》创作心态、人物形象、艺术匠心三个方面入手评论,认为郁达夫的《迟桂花》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人生、理想境界渴求的强烈愿望;作者笔下的翁莲是理想化的人物,是“美”的化身,外形美和心灵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迟桂花》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体现了郁达夫小说的“自叙传”特色,是“四美”兼备(“自然的美、人体的美,人格的美、情感的美”)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17.
论《孙子》     
本文以辩证的目光探析兵学圣典《孙子》的合理内核,论述了孙子军事思想的主从关系,并在此前提下对其哲学思想、经济思想以及系统思想、运筹思想等进行了探讨,以期比较全面、深入地发掘其丰富内涵,使之为用当今。  相似文献   

18.
<正> 从《金瓶梅》问世(1610年或1611年)到《儒林外史》成书(约1750年)之间的百余年里,中国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小说.但是,不管这些小说自身优点如何,却没有一部在文体改革及技巧出新方面,或在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所起巨大影响方面堪与《儒林外史》匹敌.《好逑传》、《内蒲团》、《西游补》、《醒世姻缘)、均系虚构,其作者囿于成规,都落入了说书人浮丽文体的窠臼.《儒淋外史》却很少拘泥于那些俗套,歌赋与诗词体的描写明显地消失了,在一部十分重要的国语小说中,开创了他用通俗的散文的先例,从而使描写性段落与叙述性内容熔为一体.作者在写作时不用现成的诗歌语汇,而是依赖自己对人物和环境的切身观察.书中还很少出现方言俚语,而文言只见于儒生的言谈.由于《儒林外史》所表现的这些优点,我们赞同钱玄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论《伤逝》     
一《伤逝》作于一九二五年十月,人们都知道是鲁迅“彷徨”时期的小说.然而这小说所反映的却是五四高潮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显然,鲁迅经过了几年的深入现实的斗争,特别是经过一九二四、二五年的女师大事件和五卅运动的斗争,对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要是青年)所存在的问题,感受极深。他是深入地研究了他们过去的胜利和失败,优点和弱点,经验和教训以后,立意写这样一篇小说的。  相似文献   

20.
论《陈风》     
从文本入手,结合陈地的文化风貌,力图发现<陈风>地方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并阐述其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