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瑶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性生态知识,创造了独特的山地丛林文化。通过生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对"南岭民族走廊"都庞岭枫木坪过山瑶传统刀耕火种生计方式进行深度描述,揭示瑶族人民本土性生态知识和生态智慧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露 《四川教育》2014,(6):39-39
多媒体炫目的视听体验,让许多实用性的传统教学资源显得暗淡,教师要么看不见,要么熟视无睹.课文中的插图就是这样被很多教师忽视的教学资源.插图不仅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等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幼儿园课程中存在一些价值偏向问题:偏重身体机能保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重工具性知识教育,忽视社会性知识学习;重"静态"课程,忽视课程"动态"发展。借助生态主义视角,探究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构建以儿童身心的整体发展为主、以丰富和谐为基本内容、以生成性课程为活力、以反思性课程评价为保障的幼儿园课程,以期树立幼儿园课程的生态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4.
试析傈僳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傈僳族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生态内容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其特点,进而分析它的现代价值,以期通过对傈僳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诠释,达到进一步促进这一民族及其周边地区的和谐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族际文化格局失衡的扩大,生态灾变日益严重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政府即开始采取一系列的监管与控制生态资源的利用、实行生态维护与环境保护措施。如反"公地悲剧"等生态救治办法。但这些"一刀切"的行政手段或科技保护难以改善环境的现状。从生态人类学出发,遵循各民族自身对生态资源利用与维护的理念与方式,整合不同民族的传统生态智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以讲为主,这曾引起很多人的异议.因为一提到语文课的"讲",往往就会被认为是典型的传授知识,"教师在顽强地表现自己"搞"满堂灌".有人甚至认为,语文课的性质,要么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要么是单纯地能力训练课.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7,(3):87-92
盖赖苗族在其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系列与之社会生产生活相适应的传统生态知识,如生产生活型、宗教信仰型、规约管理型等。这些传统生态知识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同时也对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精心编织的波洛涅斯之死一直被人们忽视。评论家要么忽视波洛涅斯的存在,要么把他的死说成误杀。把波洛涅斯当成克劳迪斯的替死鬼很可能抹杀其死亡所折射的政治和道德内涵。而通过文本细读不难发现,波洛涅斯实被哈姆雷特谋杀,而非误杀。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教师"园丁"角色、"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和"蜡烛"角色的寓意及行为表现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认为传统教师角色强调教师社会责任,忽视教师个体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权威性,忽视教师与学生合作关系;强调教师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强调教师知识传递性,忽视教与学过程中的知识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转变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1.用"直观手段"展现知识。传统化学课堂的"实验、模型、图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在处理微观化学教学时很不给力,要么是条件不具备,要么是情境不真实,给学生理解知识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有限的定量实验。通过传统的化学实验,学生能认识中和滴定原理,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前出现的传统文化热,有个不容忽视的坏毛病:保护传统文化,要么言必称"申遗",希望"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么从娃娃抓起,而从娃娃抓起的表现就是传统文化进教材,于是出现"中医药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乡土"、"专利知识"进入中小学生教材等。  相似文献   

12.
本土生态知识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经验智慧,具有普同性知识不可替代的特性。本土生态知识在特定环境的生态维护中具有积极的现代价值,生态维护可以从中汲取资源,以最有效地维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反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反函数"还原性"与"单调性"往往被一些学生所忽视,导致在解决有关反函数问题时要么过程繁杂,要么不得要领、无从下手.反函数"还原性"与"单调性"的结合应用,会使有关反函数问题的解决非常简捷.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培训特别强调学员的主体性,致使许多教师要么重复传统教学讲解为主的模式,要么仅通过学员活动推进教学展开,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组织教学的问题。本文围绕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培训中的组织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分析,物质文化和工具理性对大学的冲击使大学文化传承出现了生态性失衡,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文化碰撞交流和传递中被遗忘和边缘化。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大学教育存在着生态性的互动和制衡,大学生态对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吸纳和创新价值,民族非物质文化传统促进大学文化生态平衡和特色发展;通过建构人文-文化、学科-学术、静态-活态、生态-人文等和谐共生的平衡生态,实现民族文化和区域大学共生共荣的互动发展和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我国当前生态资源严重枯竭、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现状,传承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忧患意识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通过增强忧患意识,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加强生态文明修养、培育生态文明精神,实现生态文明意识的可持续发展,使忧患意识发挥出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从课改实施以来,在教育界就提倡"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阐明教材只是一种材料,而非全部。于是,出现了很多重构教材的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要么运用了历史理论,要么选用鲜活的材料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这些教学设计中,作者往往忽视对课本隐性知识的挖掘,导致学生对课本中的某些重要知识点片面理解,影响了知识的迁移、运用。这些缺点说明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不仅要重视课外材料及史学理论的运用,更要重视对课本隐性知识的挖掘,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需要通过课外的材料辅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符号化是当代都市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挪用和改造,是传统的"继承"也是传统的"发明"。通过民族文化的符号化,全球化时代的都市社会赋予自己特定的文化身份,并创造了诗意栖居的文化生态空间。壮锦是广西都市文化空间中最有代表性的生态符号之一,通过对壮锦符号的运用,本已丧失本土特色的都市社会凸显了其民族特色和生态韵味,从而弱化了现代化和全球化造成的无根感和断裂感。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基质性要素。但在传统教学中,要么忽视"人"的存在,要么将学生作为"抽象的人"。只有从"抽象学生"走向"具体个人,"教师才有可能从具体的、有着丰富个性与体验的生命体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学生状态的分析,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真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