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之所以成为世界浪漫主义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大师,在于他鲜明的艺术个性:(1)将波兰民间音乐有机地融合在浪漫主义音乐中;(2)创造性地运用和声;(3)在严谨的结构中插入即兴发挥;(4)题材、体裁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每当笔者在教《肖邦故园》一文之前通过不同方式向学生询问时,学生最多只知道肖邦是一位音乐家,除此之外别无了解,甚至有不少学生连肖邦是谁都不知道.但这对于在应试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中学生而言,似乎又不足为怪,因为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未必能完全读懂肖邦,更何况在试卷面前成长起来的学生呢?由此似乎要感谢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们,他们将《肖邦故园》引入了教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与肖邦有一个比较亲密的接触机会.但是在教学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  相似文献   

3.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约 2 0首圆舞曲 ,在继承圆舞曲传统风格的同时 ,以独特的创造力使之达到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境界。无论是“华丽性”圆舞曲还是“抒情性”圆舞曲 ,都是作者某种思想和生活经历的反映 ,虽然它们并没有像肖邦其它作品那样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性、民族性 ,但它们是肖邦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白。  相似文献   

4.
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创作的作品几乎涵盖了钢琴音乐的所有体裁。《g小调第一首叙事曲》是肖邦以钢琴音乐的体裁命名的第一部作品,该钢琴曲情节在跌宕起伏当中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  相似文献   

5.
《肖邦故园》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中的课文。基于肖邦本身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以及本文作者雅·伊瓦什凯维奇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课文注定是一篇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作品。如果说,在语文课堂上,音乐的运用就像是晚礼服上的花边和配饰,那么面对追叙音乐家生平的《肖邦故园》,仅仅将音乐作为可有可无的配角,显然是不够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阅读与音乐糅合起来,奏响一曲文字与音符的交响,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情感是人类的普遍的情感。肖邦.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位值得人钦敬的民族英雄.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故土,怀念亲人,音乐成为表达他对家乡思念的媒介.也成为他召唤人民对敌斗争的武器。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以《肖邦故园》为切入点,描写肖邦诞生地波兰热那佐瓦沃拉的自然美景.介绍肖邦故居的历史与现状.追叙肖邦不平凡的一生.着重表现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揭示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也意在通过肖邦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成长与艺术创作深刻说明祖国对一个人的价值。作家以许多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这一内涵.试以一些经典语句作一品读。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与文本的亲近。课文的理解、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进入文章角色,更要靠读。可现在的教学现状往往是教师不愿意给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取而代之的是分析和练习,这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让学生云里雾里,被动  相似文献   

8.
《g小调叙事曲》创作于一八三一年至一八三五年间,是肖邦叙事曲创作中的第一首,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第一首器乐叙事曲。作曲家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抒情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而写。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艺术特征的考查,以及对g小调叙事曲内容与思想、曲式结构和对钢琴表现艺术力的拓展方面的阐释,进而管窥出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是一部能够代表肖邦最高创作成就的经典之作,堪称是肖邦钢琴艺术的缩影。组织结构十分凝,浑然一体;节奏较为复杂,情感画面,各不相同;内容表现深刻,黑白两线,交替出现;和声语言具有丰富浪漫地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李丹 《现代语文》2013,(12):65-66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七岁时就写出《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可以说,肖邦就是一个音乐神童。但是他29岁那年德国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1830年到法国定居,创造了大量饱含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临终时肖邦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肖邦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他的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音乐。  相似文献   

11.
王健 《文教资料》2012,(31):73-74
散文《肖邦故园》是一篇表现波兰钢琴家音乐创作心路历程与独特艺术魅力指向的精品力作。文章通过故园的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将简陋清寒的“侧屋”升华凝练为波兰民族的圣地、波兰人民的精神家园;深刻揭示了故园与肖邦音乐的源流关系,肖邦音乐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愫正是来自对故园生活、故园风景乃至故国无法割舍的挚爱:细致描述了故园的优美景色和蕴感的无穷魅力,“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充满了唯关浪漫,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夜曲是一种亲切而短小的音乐体裁,因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歌唱性艺术特征,而逐渐成为具有广泛音乐影响力的浪漫主义钢琴作品.肖邦的21部《夜曲》,体现出其钢琴曲创作的最高境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  相似文献   

13.
肖邦的《波兰舞曲》凝聚着古代波兰民族最崇高的感情,这些曲作亦是作者最富优美的灵感之作品。若对肖邦的代表曲作进行准确深刻演奏,不但要结合波兰舞曲的表现特征,尤其是肖邦的民族情结来认识理解作品,还要细致分析作者的情绪心理及其曲作中所包含的独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肖邦是音乐里程碑中划时代的人物,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体裁的钢琴曲,而这首《第一叙事曲》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从该作品的五个部分:引子、呈示、展开、再现、尾声的音乐形象、情感表达及对应的演奏方法、处理方式等方面分析,主要阐述了该作品的音乐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肖邦的钢琴作品既具备飘逸优美的高贵气质,又不乏集中缜密的逻辑性。尤其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音乐作品,在逐渐展现其激越雄强的审美特性的同时,还蕴含着深沉的思想内涵与情感体验,也由此使他成为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实践中将个性与地域文化特性兼熔一炉的杰出代表。本文分别从肖邦的《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体裁特性、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凸现的新的艺术气质和作品的精神内涵三个层面,揭示作品与作曲家人生阅历、精神状态及逐渐变化的审美情趣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肖邦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钢琴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全部作品几乎都为钢琴音乐作品。《前奏曲》Op.28是由24首相互独立小曲组成,具有套曲性。从1836年开始创作至1839年全曲完成,历经三年多。1839年9月,在莱比锡首演,获得德国音乐家舒曼的高度评价。文章将从该曲的结构布局、音乐内涵、音乐语汇等方面来分析该曲。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叙述《肖邦钢琴音乐》这一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环节,即聆听现场音乐演奏、观看影像、参与实践等,深入分析了每一个实践环节所取得的教学效果,阐述了其中的内涵和作用,以达到让学生充分欣赏和切实体会肖邦钢琴音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是浪漫派的带便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成就对西欧音乐特别是钢琴创作有着深远的发展。圆舞曲是肖邦音乐创作的紧要体裁之一,无论是"华丽性"圆舞曲还是"抒情性"圆舞曲,都深刻的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经验或思想。虽然它们没有像肖邦其他钢琴作品一样带着浓烈的民族色彩,但是它们都是肖邦感情的真实流露于表白。而《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op.34正是一首具有华丽性的圆舞曲。下面将通过对这首圆舞曲的结构分析及音乐要素的分析来更好的帮助我们把握和演奏这首圆舞曲。  相似文献   

19.
宝芳 《文教资料》2007,(23):132-133
肖邦是一位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C小调(革命)练习曲》是以华沙起义为背景而创作的,体现了他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对《C小调(革命)练习曲》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读者对该曲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也是一位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集《十二楼》被推崇为“清代小说之冠”。本文从作品的求变创新、大团圆结局、通俗感人等方面,探讨了李渔小说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