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编辑”饭已二十余载,然仍很难一言说清这碗饭的滋味到底如何。有时觉得这碗饭平平淡淡,却又似有不少回味可寻;有时觉得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却又似无甚刺激可言。要不是两年前一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众编辑一一亮相,恐怕十二亿中国人中大概还有不少人不知道竟还有靠耍嘴皮、弄笔杆子吃“编辑”饭的人吧!恰巧那时我刚迁入别人套出的旧居,新邻居偶尔得知我与“李东宝”、“余得利”、“牛大姐”等同类,便不时朝我投来异样的目光。幸好我非谢顶之外貌,也没油嘴滑舌之习惯,否则非被冠以“李东宝”或“余得利”之雅号了。  相似文献   

2.
“有时我真觉得自己是一‘黑人’,一直有一种漂泊的感觉,老想找个组织和靠山,但没人要。”  相似文献   

3.
办报的人,遇到朋友总爱谈报.朋友们自然也投其所好,对我们办的报纸评头品足,有时我也被善意的批评和讥讽弄得面红耳赤.近几年让我觉得“风光”的话题之一,便是对《三峡特刊》“周末漫笔”的称赞.  相似文献   

4.
读过孔庆东文章的人都觉得他很幽默,但他在最近出版的新著《空山疯语》的卷首,却一本正经地宣称:“我不幽默。”他说:“我自己写的文章,一向以有立场、有个性自负,所谓的‘幽默’,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段,有时是为了说得含蓄,有时是为了说得精练,有时是为了说得形象,总之,是为  相似文献   

5.
有时我们发现一条新闻线索,只要我们顺藤摸去,有时是会摸出许多“瓜”来。去年5月初,我到随州市农行去。我了解到该行在国家银根紧缩、控制信贷的情况下,巧用有限的信贷资金,对乡镇企业采取了四种投贷方法。我觉得是个有价值的新闻,但我当时并没有局限于此,我顺着这条线索又往下摸。我问他们在今年信贷抽紧的情况下,在加紧资金管理上。采取了哪些高招。他们谈到,近年来,“条子贷款”在农行系统愈来愈多。今年初他们通过全行系统“盘点式”清理,发现在个体商业科目中“条子贷款”达245万元之多,占贷款总额的56%,严重地干扰了银行的正常  相似文献   

6.
在报纸和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读到、听到这样一些行话和简称:“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发展二轻工业”,“要千方百计把二轻工业抓上去”,“二轻工业战线”如何如何等提法。有时,也还可以听到、读到“二轻”及其派生出的几个提法。所谓“二轻工业”,就是生产消费资料的轻工业中的一个部分。我觉得报纸和广播也这样  相似文献   

7.
创办“精品”专栏杨尚聘办报的人,遇到朋友总爱谈报。朋友们自然也投其所好,对我们办的报纸评头品足,有时我也被善意的批评和讥讽弄得面红耳赤。近几年让我觉得“风光”的话题之一,便是对宜昌日报三峡特刊《周末漫笔》的称赞。新闻价值与文化品位报纸是新闻纸,新闻要...  相似文献   

8.
一直觉得,记者这个职业是为梦想家而设的。在我这4年的记者生涯中,有时会触摸到另一种人生。我曾躲在余山观象台上彻夜等待着流星雨,曾在“远望3号”船上采访航天飞船的发射,曾屏住呼吸看一滴滴药水注入干瘪古尸内,这些经历让我觉得天地如此之大。近日,我又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一起,进入了辽西化石挖掘现场。不入龙潭,焉得化石从北京到辽西,坐了整整12小时  相似文献   

9.
我觉得有些新闻报道在文字方面存在着一个小缺点,就是用词造句的“老一套”。有那么一批词儿和句子,昨天也用,今天也用;这里也用,那里也用;你也用,我也用。比如在好些描写群众性庆祝大会、欢迎大会、节日狂欢之类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欢乐的海洋”、“友谊的海洋”、“红旗如海”这些形容词。用“海洋”来作比喻,本来并没有什么错;有时也许可以用得很好。但是这个那个都用“海洋”来作比喻,且不  相似文献   

10.
打开收音机或是翻开广播节目报,有时听到或看到“专栏”、“栏目”之类的词句,我觉得不合适.显然,这类词是从报刊移植过来的.尽管广播、报纸都属新闻这一行,有不少行话、术语可以通用,但“专栏”、“栏目”等词,是根据报刊有版面、页数之说,创造的专用术语.它们指的是“报刊按内容划分的版面”,或是报刊上“性质相同  相似文献   

11.
方力钧是我想念最多的一个朋友。其实我只写过一篇关于方力钧的稿子,有时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写什么,而且我又不会象那些艺评家那样评论他的画,说他“玩世”或者“泼皮”,而且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我以为是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对我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读过他的“艺术手记”,其实那“手记”在别人看来好象跟艺术没大关系,说是全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也看到过别人的文章里援引“手记”,每当这时我都想发笑——因为我觉得他的“手记”象小学生作文,稚嫩得能掐出一把水来,而引用者居然还真把它当一  相似文献   

12.
平常心、责任心、事业心这“三心”,是我从做人、做事到干事业这个顺序排列的。我觉得,人活在世上,第一位的是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干事,干出大的事业来。 记者这种职业,有时被人称为“无冕之王”。在我看来,这种“无冕之王”是没有的,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记者的工作有很大的自主性倒是真的,可以想做自己认为可做的事,当然这必须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行。所以,我认为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学好做人。  相似文献   

13.
都说“十年磨一剑”,可码了近10年字,却总觉得自己这柄“健”还是显得驽钝,还时常要为拟一个题目,找一个角度而冥思苦想、寝食难安。有时免不了怀疑:难道自己不是钢材是木材,真就磨不成一柄利剑?直到今天捧得“十佳”,让我有了些许欣慰:十年光阴,终究没有虚度!  相似文献   

14.
我60年代初对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产生了兴趣,当时买了三本这方面的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线装本,一本是《毛主席诗词手书选集》,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试解》。三十多年来,我虽然调动不少单位,也丢失了不少书,但毛主席诗词这三本书,一直保存至今。有空余之时就翻翻看看,有时也仿照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练上几笔。最初练的是“毛泽东”这几个字,我觉得这几个字连接得很好,写得也很好,很有意思。后来我就学仿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这是我近几年经常练,练得最多的几个字。有时毛主席诗词手书也临习写一写。特别是毛主席诗词…  相似文献   

15.
柳萌 《中国编辑》2005,(1):57-58
真不知如何给自己的职业定位。因为出版了10多本散文随笔集,有时参加相关会议。主持人介绍的时候,总要在我名字前边冠以“作家”称号,好像是对我的厚爱和抬举。其实打心眼儿里我更愿意被称呼为“编辑”,因为编辑这个职业,可以说消耗了我大半生精力,而且一生中的苦乐忧欢滋味儿,都是做文学编辑时尝到的,自然会有种真诚的缱绻情感;然而又觉得自己算不上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一年前,我当上了报道员,有了一间单人办公室。战友们羡慕,我也暗自得意。于是废寝忘食勤奋地写稿,希冀早日实现“零”的突破。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不管我如何心急火燎,报纸上却依然平静如初。有时遇上领导问:“小周,最近有没有见报呀?”我便臊得满面通红,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还不时有风言风语传来:“他根本就不是搞报道的料。”更令我无地自容。几个月过后,部队要进行驾驶员培训,父母来电话问我:“要不,找找关系去学开车算了?多少是门技术。”我迟疑了。我想了好几个晚上,觉得无论如何,自己都应坚持下去,为自尊,为证…  相似文献   

17.
艺术欣赏有这样一种境界;“囫囵不解之中实可解,可解之中又说不出理路”.(脂砚斋批《红楼梦》)我的感觉是这样:有时读到一本好书,看到一幅好画,或其它种类的艺术作品往往只觉得它们好,但怎么个好法,一时又说不明白.今年元旦过后,我在《河南日报》上读到现场新闻《记者“考市长”》时,又一次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  相似文献   

18.
瞬间的难度     
做一个摄影记者难不难? 初学摄影时,我打心眼里觉得:一点都不难。拿起相机“咔嚓”一下,比一字一字地写、一笔一笔地画来的快多了。当时处在文革初期的混乱年代,所能看到的“新闻照片”几乎都是充斥报刊版面的“剧照”,摆布导演几乎成了唯一的拍摄方式。当我掌握了一定的光影技巧后,对这种“新闻照片”真是不屑一顾,摄影记者可能不容易当上,但他们的活儿一定是容易干的。 如今,我在中国日报干了14年摄影记者,恰好以前在学校、插队、做工、当兵的业余摄影时间也是14年。手中的相机,从跟别人借用,到用8元钱买的“华山”牌简易相机;从百余元的“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到上万元的进口相机,虽然拍摄的对象由轻松变得沉重,从到此一游成为毕生追求,但拍出的照片,总觉得还对不住昂贵的器材。拍照片是容易的,拍出好照片,有时真让我难得无能为力。 于专业摄影时间一长,40多岁就觉得心已经老了,拍片子  相似文献   

19.
黄婕  郭峰 《网络传播》2005,(4):66-67
26岁的年轻白领兰兰认为自己患有“换台强迫症”,她在QQ上对我抱怨说:“每天所有正在播放的频道内容都让我觉得无趣,然而我莫可奈何,只能一个劲按遥控器,将那四五十个频道按过一遍再一遍,倘还没找到自己喜爱的,便去找些家务活干。此外,我喜欢睡懒觉,所以经常借过早上的一些精彩节目,然而逝者如斯乎,我唤不回来,还好不只是哲磨我一个人,爸每晚都要看新闻,不巧得很,他有时得上夜班,”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4,(18)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
  传媒老王每天在网上为我们推荐当天党报、都市报的重要新闻,有时还介绍国外报纸的内容。我问过老王,每天要看多少家报纸,他说单位订了3份纸媒,另外每天在网上翻看大约100家报纸的PDF版。今天倡导媒体融合,我觉得老王就是一个撮合媒体融合的热心人,是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摆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