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阅读生生互动,是指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互相启迪和共同提高。 一、合理引导,充分准备 1.提出有互动空间的选题。提出开放性、发散性选题,引导生生互动。譬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阅读互动中,引导学生确立“说说你喜欢的人物和理由”“如何表示承认错误的诚意”“说说你勇于承认错误的经历”等选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实践机会无处不有。所以教师要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倡导互动式学习,让“互动”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泉活水;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互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与文本互动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叶圣陶先生提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可以立足于多个阅读文本进行综合教学,提高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感知水平,使阅读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双减”政策背景下,群文阅读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要求语文教师可以进行积极的创新转变。本文先阐述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基本现状,并探索了“双减”理念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影响,最后从引入趣味阅读元素、合理选择阅读材料、优化课堂互动环境、使用小组分工合作、创新阅读作业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双减”理念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列举了阅读的三大功能:一是“收集处理信息”——实用功能;二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认识功能;三是“获得审美体验”——审美功能。如何实现语文阅读的多种功能?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笔者以为,互动式阅读教学模式,是实现语文阅读多种功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1.互动式阅读教学的三要素真正的互动式阅读教学应该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三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互动的关系。三者在互动中进行着有效的“对话”,而且课堂阅读有其特殊性:①它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是…  相似文献   

5.
秦桂花 《学周刊C版》2014,(3):196-196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这些都指出了阅读的重要性。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阅读链接”作为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置于课文之后的一个阅读补充板块,将学习引向了深度。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资料”在与教学活动和学习互动的交轨上常常存在“断裂”现象,难以实现从“教课文”到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转变。合理利用阅读链接,以课标和学情为教学立足点,将“结合资料”的教学策略合理链接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发挥“阅读链接”的有效作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习走向深度。  相似文献   

7.
“群文阅读”是近些年在语文教育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法,是师生围绕议题对多文本集体赏鉴的互动形式教学,最终目标是达成有效共识。本研究旨在为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供建议,第一部分对“群文阅读”的概念及要素进行阐释。第二部分谈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主体主要呈现的三个层次,即“体验情境,品味内容”“发散思维,生发共鸣”“审美期待,升华品味”,以及这种层次代入的意义,即有效体验阅读内容美和体会创作主体的用意。第三部分是结合“群文阅读”和“阅读主体的层次代入”的研究,提出阅读主体沿着“增加文本拓宽视野,巧设体验阅读情境”“中观阅读发散思维,集体建构凝聚共识”和“有效提升审美期待,延伸互动教学成果”这三个层次代入的有效意义,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总结一些阅读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8.
杨春江 《学苑教育》2023,(12):39-41
“交流平台”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全新的教学板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探索单元语文要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结合“交流平台”的特点,挖掘其价值,开发其途径,巧用其板块,从教材探究和群文阅读两方面视角出发,开展深度阅读、迁移写作、品读感悟等活动,助力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黄桂平 《文教资料》2006,(26):107-108
中学生语文学习出现一种现象,读书不多,动手写作能力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读写互动”方案,通过“每课一诗”、“每日一文”、“每周一选”等一系列活动,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读写互动不仅拓宽阅读视野,增加阅读容量,更为写作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阅读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互动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能够化繁为简,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发现者”,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展示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新特点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1.
所谓“导”就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以及因势利导;所谓“读”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展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自然结合,在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要求的背景下,完美地勾勒出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密不可分。“读”与“写”并存于课堂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双向互动。但现状是:学生阅读概括能力与习作构思能力缺失,“读”与“写”之间的通道不畅。这一现状,引起了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下面,两位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读写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随阅读教学有机进行“写”的好处 1.理解运用相得益彰。阅读是学生感受语文、积累语文的主要途径;写是学生表达语文、运用语文的主要方式,两者都是语文的实践活动。阅读是感知、理解、积累性的实践,写是整理、运用、创造性的实践。学生在大量阅读实践中领悟语文规律,在习作实践中促进阅读实践结果的不断深化,逐步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语文的规律。两者水乳交融,互动互促。  相似文献   

14.
段天喜 《辅导员》2014,(14):107-108
语文教研的土壤在课堂,一切活动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与研究都须“依托→立足→实践→超越”课堂。而“主题式·同题异构”就给教师搭建了一个比较学习、多元互动的平台,让每位同学科教师亲历亲为,彻底走出了在“主题式阅读·同题异构”课堂“学生要学什么,老师要教什么,语文主题阅读最终要实现什么”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文本细读是理顺文本脉络、归纳中心思想、划分主次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阅读思维被快速激活,“苦读、死读”旧模式也逐渐被“好读、乐读”的新方法所取代,学生对语文阅读也慢慢产生了更加浓厚兴趣。基于这一理论,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紧扣文本主题、提炼核心思想、小组互动点评的细读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能力,进而为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当下的儿童文学阅读中,“快餐式”阅读、“漫画式”阅读等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阅读范式。阅读过程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停留在故事情节的“浅表性”层面,阅读呈现出碎片化、跳跃性、快捷性特征,阅读过程快速、快感、快捷。这样的阅读能够让儿童获得语文信息,但绝不能让儿童获得语文知识、语文智慧和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呼唤阅读的“深度”回归。一、当下语文教育中的“浅阅读”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我在班上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既营造了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又使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亲子阅读”活动就是教师每周向全班同学提供一篇文质俱美的文章,让学生回家和父母共同阅读,反复讨论,分别在《亲子阅读记录本》上写上各自的体会。记录本带回学校,老师批阅后,学生再写出自己的体会。最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心得,达到亲子互动,平等对待,共同提升人格的目的。■一、“亲子阅读”的实践原则1.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其实质就是以文本为载体,教者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潜藏在文章后的作者仿佛是一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知心朋友,教师仿佛是一位“拨云见日”的向导,学生则是“求贤若渴”的拜访者,他们沟通、互动,构成了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注的“对话”过程。■走进:把作者的情“品”出来现代阅读理论认为:真正意义的阅读活动是由“作者、读者、作品”构成的“三边”整体活动,这三边中…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是研究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教”的真谛存在于学生自主探究,师生、生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之中。其实,学习就是对话,语文学习尤为如此。语文学习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自主式学习;语文学习又是学生与老师、学生的对话,这是互动式学习;它还是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真性课堂的构建能够使学生形成阅读探求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