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校教师的在职学习型隐性流失已成为高校教师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在职学习型教师隐性流失的概念内涵及原因分析入手 ,探讨了遏制在职学习型教师隐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教师流动,一般可分为显性流动和隐性流动.教师从一所学校流动到另一所学校或从事其他行业,称为教师显性流动.教师虽然没有离开本职工作岗位,但"身在曹营心在汉",消极地在学校工作,工作之余或假期在校外从事有偿家教或在培训机构兼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现象,称为教师隐性流动.教师隐性流动必然导致教师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因为这些教师尽管没有离开其工作岗位,也很少主动提出辞职,但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从而形成"隐性怠工".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角度看,人才资源如果不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作用,或者虽在本职岗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都属于隐性流失.  相似文献   

3.
教学人才隐性流失的危害杜晓雯高等教育中教学人才的隐性流失,特别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队伍的隐性流失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等教学人才的隐性流失,不是指教师因各种原因调离学校或教学岗位,而是指一些在教学岗位上工作的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以外...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从启动到现在,并非所有的一线教师都能理解并接受新课改的理念.分析教师抵触新课改的原因,探讨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的有效措施,对进一步推进新课改将会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专业教师隐性流失令人担忧■刘国荣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职中部分专业教师的世界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专业教师住房难、评职难、医药费报销难、子女就业难,特别是工资及时、全额兑现难等问题导致了专业教师隐性流失。据笔者调查所知,目前,专业教师隐性流失...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隐性流失是指高校教师人事隶属关系与其精力分配发生错位,教师将主要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兼职上,弱化本职工作效率的一种行为。隐性流失较之于显性流失更具有隐秘性和不可控性,所以它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还会降低学校凝聚力。为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教师隐性流失,提高教学质量,应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教师团队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角度 ,分析了高校教师流失 ,尤其是隐性流失 (社会兼职 )的状况、原因 ,并透过这一现象 ,进一步论述了高校的发展和提高 ,其核心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因此 ,大幅度提高教师经济待遇 ,维护教师合法权利 ,建立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时间规定性,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在些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理解有偏差,存在着课堂时间隐性流失的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创设无效情境的现象及对策 (一)现象:注重了形式的多样化,却忽视了创设情境的目的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之一.“创设情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但有的老师创设情境目的不明确,与教学内容脱节,没有实效,造成了时间的隐性流失.  相似文献   

9.
陈贵超 《高教论坛》2007,(5):135-138,141
地方性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职能。但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一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存在着流动和流失的现象,特别是"隐性流失"的现象,给地方性高校师资工作造成困难,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多方面论述造成地方性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地方性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纵观吉林省高等院校的发展现状,智力流失是当前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之一,这种流失不仅仅包括显性的人才流失,以及高等院校在开展科研过程中科研水平下降的隐形流失,也包含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整体发展质量下降。当前造成高等院校出现智力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高等院校的教师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绩效评价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高等院校智力的显性与隐性流失都较为严重。为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基于当前高等院校的智力发展现状、流失原因及如何进一步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研究了隐性育人功能的内涵以及体育教学中隐性育人功能的作用,提出教师对发挥体育教学隐性育人功能的重要性.强调要提高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激发教师的情感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体育教学的隐性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个组织、企业,如果知识型员工发生规模性流失,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以C中学为研究对象,界定了教师的流失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流失形式,并针对其存在的教师流失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教师流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到隐性知识内在特征、个人共享意愿、组织文化、校园信息交互平台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许多积聚在教师个体上的、以内隐形式存在的、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大量流失或无法得到有效的共享,严重影响了教师个体及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文章在分析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结构、表现形式和共享障碍的基础上,应用知识挖掘技术的方法,提出了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从启动到现在,并非所有的一线教师都能理解并接受新课改的理念。分析教师抵触新课改的原因,探讨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的有效措施,对进一步推进新课改将会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的今天,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班级文化是一种有待进一步发掘的隐性课程资源,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其在德、智、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优化并建设班级文化,切实发挥这一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队伍中的显性流失表现在外部的教师调转改行,由原来的教师职业变为从事非教师职业;隐性流失表现在教师队伍内部,一部分人表面上职业仍是教师,但其全部精力或主要精力却是与教育、教学无直接关系的行当。隐性流失是教师队伍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才流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两者都使教师队伍象水土流失一样减少了教育事业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显性知识是指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编制的、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讲授的、需要考核并要求达到一定标准的知识.长期以来,人们的研究视角往往都关注着显性知识这一领域,而对隐蔽于其光环下的隐性知识一直未予以重视,但鉴于伴随着新课改而编制的新教材的特点,学会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8.
何谓中小学教师隐性流动?隐性流动是与教师从一所学校流动到另一所学校或行业的显性流动而言的,是指公办学校的教师在自己的业余时间或假期搞有偿家教或在外兼职,虽未离开本职岗位,但将主要精力放在校外"第二职业",在本职工作上形成"隐性怠工",从学校的角度看,是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这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决策.推进新课改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又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施这轮前所未有的新课改,教师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与“双减”政策的推行,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作为教师,应充分优化课堂资源,潜心研究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来提升教学效率.文章从优化课堂时间资源、导学资源、生成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