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逐渐发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简单阐述了几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并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规律,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建设类高职院校建设也不例外,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一直稳居人才市场需求的榜首,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然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并不理想。针对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探讨可供选择的适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123-123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针对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积极探索研究,首创了"龙凤计划"——就业导向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平台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为广大学生的就业增加了砝码。 相似文献
5.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事业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没”。在这新的历史时期,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经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目标,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长,如何根据实际,探索出适应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玉萍 《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1)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目标的实现,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 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结合高职教学的实践,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产学合作,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1999年扩招以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科学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合理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产学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强实训设施建设、有效地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等方式来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一个学校专业建设的完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作用的发挥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为视角,在分析我国人才市场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的维度,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改革思路及建议,为指导我院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娄季春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2):150-15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既有体制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原因,还有产业结构调整和用人偏好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就业难,分别提出了对高职院校实行模拟产业化经营改革,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就业观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树立服务的观念,理论联系实际,采取产学结合的不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变高职教育与市场、就业、岗位能力脱节的状况;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基本途径,实施"订单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推进教材编写、教法选择、教学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并考虑专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做到“宽窄结合、以宽为主”,以建设具有高职特点的优势专业。 相似文献
13.
专业建设是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对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主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加入WTO后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必须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为此,我们科教处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三名一化”工程(创名牌学校、建名牌专业、树名牌教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原则意见,牵头成立了8个专业教研组,在全省农业职业技术院校中大力实施“三名一化”工程。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转变传统的升学导向,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同时,做到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兼顾,全方位打造高职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转变学生就业意识,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促进学生就业,推动学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并考虑专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做到"宽窄结合、以宽为主",以建设具有高职特点的优势专业.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切实深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不断满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1.从高职教育的发展看改革的必要性。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对高职人才培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通过“三改一补”等途径,由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以及行业、地方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整合或升格而成。由于前身办学条件的不足,加上办学人员长期形成的办学思维定势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办学实践上,沿袭以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做法,造成目前高职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情况,因此高职教育能否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每一个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也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规划高职教学体系,既是由职业教育的目的决定的,也是为了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对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路径,包括引导学生扬长避短,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正确引导职业规划,加强学生的学业管理;鼓励学生专升本,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社会能力;重视班级职业文化建设,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又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指标。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又因为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处于不断变动中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确立正确的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等许多问题还处在探索之中。这种思考和探索是使高职教育走向理性、走向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一、以就业为导向,确立高职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属理性认识的范围,但与观念、理论不同。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固化的、片断性的认识,理论是系统化的学说,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理念虽不具有系统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