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捕捉作者思路,循路入境,归纳要旨,这种教法称之为以题统文教学法。 以题统文教学法一般分四步进行。例如第八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步骤安排: 第一步,读题提问,带问读文。引导学生从释题入手,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可以提出这些问题:1.什么叫“壮士”?“壮士”与“战士”、“勇士”、“烈士”的区别?(先查字典理解,再联系课文理解。)2.课文写了哪五位“壮士”?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  相似文献   

2.
我的作文     
老妈规定,我的作文不能少于500字。老爸与其抬杠,荆轲不就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传千古吗?这才是文。老爸告我,古文比白话文更简洁、更有味。比如"天黑了"这三个字,用一个"暮"字就清晰了,不要凑那么多字,这让我们  相似文献   

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兮成白虹。 这是战国时武士荆轲刺秦王前的悲歌。荆轲受燕太子丹所托刺杀秦王,临行前在易水河畔慷慨高歌,表达了义无反顾的悲壮情怀。  相似文献   

4.
刘勇 《现代语文》2006,(9):54-55
风萧萧兮股市寒,钞票一去兮不复还!是仿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作.仿拟格手机短信是短信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近些年来借着"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的东风,发展极其迅速,不仅"人丁"日益兴旺,而且花样也在不断翻新,充分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将要讨论的就是仿拟格在手机短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剑魂     
杨廷国 《山东教育》2009,(1):113-11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远古的颤音,远古的言语。穿过厚厚的历史岩层,回响在苍茫的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6.
【文题】读了《收藏幸福》(现代文阅读选文——编者注)一文后,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请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  相似文献   

7.
豪迈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刘邦《大风歌》)☆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司马迁《史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汉·司马迁《史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南朝·范晔《后汉书》)  相似文献   

8.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何以不成功呢?细酌之下,其原因有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时荆轲的慷慨悲歌千百年来激励了不少仁人志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义无反顾、奋勇前行。然而,认真翻阅《史记刺客列传》有关荆轲的内容以及《战国策燕策三》不难发现,荆轲刺杀秦王可以说是一个错误的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失败是必然的。下面,笔者仅就荆轲本身的缺陷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课前预热:教师讲述"血奶"的故事。一、揭题读题说说什么是"账单"。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老师出示学习建议:(1)碰到难读的词句可以画下来反复读,把课文读通顺。(2)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相似文献   

11.
读史偶记     
(一)当荆轲义无反顾地拔剑刺向秦王时,不知他是否想过身后的毁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视死如归的凛然,太子丹惊恐而狡黠的目光以及秦武阳眼中不堪一击的脆弱,时时交杂地出现在我的心头,令人悲之叹之。有人说,秦的存在,是历史的使命。荆轲,无异于逆流而上的孤舟——在飞流直下的湍水中,至死都背负着血泪与失败的宿命。感情上,他是个英雄;理智上,他只是个无知小儿。我无语,此时仿佛回到了两千年前的深秋,哀鸿遍野,残阳如血,马啼声响彻天霄。他手握宝剑,蓦然回首。将那凄楚深沉的一瞥,投向更加凄楚深沉…  相似文献   

12.
读史偶记     
(一) 当荆轲义无反顾地拔剑刺向秦王时,不知他是否想过身后的毁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荆轲视死如归的凛然,太子丹惊恐而狡黠的目光以及秦武阳眼中不堪一击的脆弱,时时交杂地出现在我的心头,令人悲之叹之。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不外乎一个"阅"和一个"读"的问题.怎样"阅",如何"读"呢?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思考的本质所在.我有幸听了薛法根老师讲授的《珍珠鸟》一课,收获不小,对课堂阅读教学也有了一些认识. 一、引读悟题,读出个性感受 开课环节,薛法根老师抓住题眼,先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珍珠鸟,从外形到特点,一点点建立起学生的直观印象,然后根据细节描写,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慢慢生成个性化的感受,形成主观印象.  相似文献   

14.
邢广 《语文天地》2012,(13):9-11
"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这是郑燮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所说的话,如板桥老先生所言,在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作文题目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美目倩兮,巧笑盼兮"。  相似文献   

15.
易水河边,千余人身着白色袍帽,高渐离击筑奏乐,荆轲一袭襦袍随其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生死聚散兮弹指问,壮志不酬兮誓不返。”继而诀别而去,身影慢慢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始终不曾回头。  相似文献   

16.
心是莲花开     
《新作文》2006,(1)
花草世界,芸芸众生,经历各千,情愫丛生, 牵牵连连,缠绕无边。人之所以为人,往往也许只因为那一缕尘缘,那一份世俗。一走过历史,在壮士荆轲的歌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无望英雄的勇气与决心令我颤栗;一代霸主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令我感动;诗之鬼才曹植吟的“本是  相似文献   

17.
正一、美读课题,想象"桂花雨"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散文,谁来美美地、动情地读一读课题?2.会读书的同学,能把一个词读成一幅画。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美妙的联想?(生答略)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题目啊,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3.设疑:在作者笔下,这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呢?【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引导学生扣住文题,通过美读和想象,把静止的文字读成流动的画面,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以及散文的表达特色,为下个环节的学习提供了氛围。二、自读正音,读通长句1.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2  相似文献   

18.
古道之上,西风卷沙,易水河边,千余人身着白色袍帽,高渐离击筑奏乐,荆轲一袭襦袍随其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生死聚散兮弹指间,壮志不酬兮誓不返。”即而诀别而去,身影慢慢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始终不曾回头。  相似文献   

19.
——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站在高三边缘,向着太阳吼吧,吼它一千遍,一二三四五六七! 高三滋味,决不只是甘草菊花太阳神外加一杯滴滴香浓的麦氏咖啡。沧桑而老实地说,“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相似文献   

20.
榜样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