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开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楠 《文教资料》2011,(29):78-79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文在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重要的制度保障和精神资源,和谐校园建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实现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互动,要紧紧抓住把握发展支撑点、突出特色着力点、强化创新关键点、紧扣育人落脚点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1999年以来 ,广东工业大学加强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建设好“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以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为生命线 ,以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旗帜 ,营造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良好环境 ,初步构建了切实可行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组织体系 ,落实责任学校成立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 ,下设三个工作组 :社会科学及人文讲座组、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组)、社会实践活动及教育组。各组在学校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行使职能 ,社会科学及人文讲座组由教务处负责 ,有计划地开设选修课和讲座…  相似文献   

4.
从内涵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一项全局性、全方位并需要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建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健全的组织保证,科学的工作思路;要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学生积极上进的健康的精神风貌,形成与课堂内外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合力,形成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树立"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理念,处理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马云霞 《时代教育》2014,(11):32-33
互联网为青年大学生拓展了广阔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局限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但其平台建设仍然滞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需尽快转变网络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通过开辟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网站、开发相关教育软件、开展广泛的网络学习活动、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建立专门网站管理机构等,加快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7.
2002年10月 -11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 ,在认真研究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组织了14个专家组 ,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53所基地学校进行了中期检查。专家组采取听取学校领导汇报、查阅资料、参观有关设施、与师生座谈、听课、与学校领导交换意见等方式 ,从学校的指导思想与组织领导、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初步成效等三个方面 ,对基地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基地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2002年11月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南开大学召开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领导及专家组组长会议 ,对基地…  相似文献   

8.
赵德芳 《教书育人》2013,(24):28-3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成才先成人"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及教育界的普遍认同。自1995年开始,我国在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始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截止2006年,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总数达到了93个[1],包括157所高校。这些基地的建设给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树立了一些典范,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特别在促进学校教育思想和人才培  相似文献   

9.
系统的课程教学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要深刻把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不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巩固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健全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育人环境--大学校园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 ,原国家教委倡导并组织开展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从此拉开了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序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 ,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内容、标准、功能及其建设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1932年 ,美国学者沃勒提出了“校园文化”这一概念 ,他认为学校文化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年青人体现出来的 ;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 ,教师代表成人文化。两者常常发生冲突。到了 2 0世纪 5 0年代研究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了《广西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新举措:一是转变观念,明确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二是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两课"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T建设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倡导大学生多读好书等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补足学生素质短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适用于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定义基础上,结合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分析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课现状的现状,总结出很多工科院校存在的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措施等不足,最后根据上述不足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改革和加强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两课”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T建设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倡导大学生多读好书等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烟文化"作为青岛农业大学一门文化素质课在高素质应用创新型特色人才培养中取得良好效果。对此,要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门课程进行总结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以期为其他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全面分析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和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不足之处,借鉴国外文化素质课程设置经验,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增加文化素质类课程,多种课程类型并举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自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以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我们对我国较早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6所大学的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涵、课程开发、课程方案的认识,结果发现:许多学生并不十分清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和理念,没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他们迫切希望了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的相关信息并获得有计划的选课指导.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近三年。从1995年至今,我校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实践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不断提高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整体优化教学计划、探索适合理工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鳖体优化教学计划,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事础性地位教学计划是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1993年以来,我校按照新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进行了两次调整:第一次是在东北大…  相似文献   

20.
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教育探索》2009,(3):109-110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政治上趋向现实化、自我意识上趋向个性化、精英意识上转向平民化、网络沟通日渐生活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重塑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需要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需要进行学校主课堂、辅课堂和社会课堂相结合的综合教育,需要宿舍文化、网络建设、党团组织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需要注意高校教师人格力量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