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世居青海的蒙古族风俗、语言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青海蒙古族是在原有萨满教信仰的基础上,逐渐吸收了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宗教精神,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凸现因多种族群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形成的不同于草原文化的青藏高原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
祭火文化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从产生、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论述,特别分析了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的历史缘由、祭火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元上都扈从诗是研究上都及元代蒙古民族宗教文化的珍贵史料。游牧经济、万物有灵为核心信仰的萨满教信仰,决定了元代多元宗教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加上元代统治者为拉拢各地宗教势力而采取的多元宗教文化并重的宗教政策,使得儒、释、道三教在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与蒙古民族宗教文化相融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多元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家庭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一方面受民族整体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丰富了传统文化.此研究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对蒙古族家庭美德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对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及其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讨论了背景变量的文化,中介变量的文化和行为变量的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关系,认为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内容无一不是与其自然、社会背景发生联系,无一不受到家庭文化、宗教习俗、价值观等中介变量文化的影响,无一不通过语言、交际、活动等行为文化来得到表达和传承.蒙古族家庭美德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影响并孕育了家庭美德,而家庭美德反过来反哺和丰富着民族文化,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舞蹈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蒙古族文化也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独特的个性特点。本文从草原文化与蒙古族舞蹈、宗教与蒙古舞蹈、蒙古族舞蹈的地区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时间较早,发展较快,影响较深,并逐渐成为了蒙古族普遍信仰的宗教。对蒙古藏传佛教的研究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发展,无论从人员的数量,还是从研究的深度、广度上看都得到了全面的复兴,而且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7.
萨满神话与其他神话不同,是有关萨满的神话。在神话中萨满不仅是宗教人物,而且也是神话中的人物。对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而言,他们的文化积淀于此。萨满神话是自觉的加工,在传承与变异中反映了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学生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认知具有随意性、片面性、单纯性,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认知程度较低,不能正确处理蒙古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关系。影响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学生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认知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和文化的更替、渗透、同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境外蒙古族的礼俗、祭祀、交往礼节、宗教习俗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境外蒙古族的文化。境外蒙古族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构成,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在其构成和发展中,该文化体现出比较鲜明的民族特征,这里择要进行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蒙古人名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折射。它蕴涵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同时,它也是中国人名文化的组成部分。笔者简要论述了蒙古人取名的主要习俗、蒙古人名的主要特点、类型以及结构等,揭示了蒙古人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萨满教从远古社会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命运几经沉浮而能够延续至今,与它的巫医身份直接相关。在16世纪中叶藏医学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前,是民间经验医疗与萨满巫医的医疗实践共生、共存的阶段。可以说蒙古族古代医学是由以萨满医术为代表的原生性宗教医疗与民间医疗共同组成。萨满医术对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影响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传统疗术上。萨满巫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和经验,丰富、发展了民间医疗的内容,为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卫拉特蒙古的天神信仰、鬼神观念、火神和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观念加以分析认识,从而探讨卫拉特蒙古民间宗教观念在藏传佛教影响下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蒙古族文化礼仪内容,首先要 打造出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促使幼儿在日常待人接 物中得到熏陶。要推动蒙汉双语教学,既保证幼儿传承蒙古文 化,也能让他们学习中国通用文化;要立足于蒙古文化,推进蒙 古地区幼儿园特色课程,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要重视 发挥家庭教育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推动实施家园共育 理念。  相似文献   

14.
赤峰市蒙古族民族乐团以蒙古民族乐器为主,拥有国家专利权的民族乐器胡笳、筚篥等,是以演奏蒙古族风格器乐作品为主的蒙古民族乐团。赤峰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通过蒙古民族乐团所表演的蒙古族风情音乐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效应,更是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了了解蒙古族文化的渠道。本文基于赤峰市蒙古民族乐团发展现状、赤峰市旅游文化现状为基础,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主要阐述赤峰市蒙古民族乐团对赤峰市本土旅游文化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满族作为我国北方一个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与我国境内蒙、藏、回等民族及其信仰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均发生政治联系,满蒙联盟是清朝统治集团在处理民族关系中奉行不替的宗旨和基本国策,本文试图揭示清朝统治集团利用蒙古宗教势力,既联合而又最大限度地削弱蒙古封建贵族政治实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古代蒙古人原始宗教联系密切,历史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即基于“万物有灵”观念的多神崇拜.这原始纯朴的信仰使其观念无羁、思想无垠,对其延续至今的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蒙古祝词脱胎于蒙古族萨满教的祭词与神歌,是萨满教祭词神歌民俗化的产物。以文化语言学为视角,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考察蒙古族祝词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蒙古族萨满教祭词神歌的继承与发展,以探求蒙古祝词对萨满教祭词继承发展过程中折射出的社会生活变迁。  相似文献   

18.
蒙古统治随着征服领域的扩大,开始接触到拥有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在西域,为了利用宗教维护其统治,逐渐形成了各种宗教兼容并蓄,给予宗教僧人优惠与尊重、豁免宗教场所之赋税等宗教政策。但是,由于蒙古的法律(包括其习惯法),在许多方面与其他被统治民族,特别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伊斯兰教法有许多不相融之处,产生了包括宗教矛盾在内的许多矛盾,使西域地区反抗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绵延不断。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调查,试图了解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在21世纪初汉语已经成为自己的第一语言,整个地区即将不存在实质上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的情况下,对蒙古族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倾向.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学校应加强加授蒙语文教育,以及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中期,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逐渐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对蒙古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蒙古民族的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乌兰夫在主持内蒙古地区工作时提出的关于喇嘛教与社会、民族发展相适应的宗教改革思想,使蒙古族人民获得一次社会解放、生产力解放和思想解放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