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早于孩子所接受的学校教育 ,因此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那么 ,学校怎样才能协调好同家长的关系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呢 ?  一、要尊重学生家长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 ,首先得尊重别人 ,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教师要想得到家长的尊重、支持 ,就得以诚恳的态度尊重学生家长 ,这是教师与家长能够密切配合的基础。首先 ,教师向家长通报、反映学生的问题时 ,要注意方式方法。家长是有自尊心的 ,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是偏爱…  相似文献   

2.
<正>1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学校教育也只重视高分,重点上线率,忽视了育人。1.2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的环境、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质。家长的不良因素有:(1)有些家长本身品行不端、身教言教差;(2)只养不教,重养轻教;(3)两种极端,宽严失度;(4)要求不一,互相抵消。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良好品德的行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质状况关系到学生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社会现象。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国家体育职能没能充分发挥,教育体制改革还亟待深入开展;经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方式;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个别教师责任和事业心缺失;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独生子女受到畸形“呵护”和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缺乏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主要归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发挥政府职能,改革现有高考制度;加大舆论宣传,倡导“健康第一”的社会生活方式;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主渠道作用;更新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观念,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增强青少年体育意识,疏离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等干预措施和对策,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未来竞争能力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学生年龄增长的需要,很多健康教育专家都提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再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来说,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这一方面的教育都还是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5.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与国家、民族以及人类社会的兴衰都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由家长(主要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庭体育教育对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有利于形成单位、社区、家庭体育共同发展,老中青少幼都积极参与的全民体育运动新格局。1 家庭体育教育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的起点,往往是在日常家庭生活的活动中,是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  相似文献   

6.
胡小善 《体育科技》2014,35(4):161-16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东莞市校外溺水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预防学生溺水提供参考.东莞市学生校外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成人陪同,私自结伴在校外游泳;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危险水源管理欠妥;学校管理薄弱、家长监护缺位、社会监管不力;游泳技术不佳和施救不当.根据东莞市学生溺水的特点,预防学生溺水策略如下:政府牵头构建学生溺水安全防护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水源地隐患排查整改;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民众参与溺水预防的责任与义务;加强游泳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的溺水救助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编学生体能下降原因的调查问卷,对学生、家长和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体能下降有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原因。进行了体能下降原因和体能提高对策的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为提高学生体能、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的国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利于学生们对体育产生正确的认识,不能真正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使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导致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程度和高度,找出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家长的重视程度、学生本人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等影响因素,并提出转变观念,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社会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提升家长对体育锻炼意义和价值的认识高度,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提高学生自身运动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等提高的具体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高度,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安全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因为意外事故是造成中小学生伤残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家庭的幸福,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通过了解2005年11月14日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沁源二中在马路上出早操跑步,返校途中,发生的一辆大货车撞入学生队伍中,酿成21名师生死亡、18名学生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以及学习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2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对照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光春  刘卫  刘瑛 《体育学刊》2002,9(4):86-89
从社会环境的视角论述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等主、客观因素,分析了产生这些因素的政治、经济、教育诸原因。认为优越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健康教育氛围,对于培养具有健身、健心、健美的新人,以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更需要青少年学生自身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行动,鉴于此,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严赛君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5):112-114,119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走访、座谈了一些学校教师和家长,了解到当今在校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人不少,它严重困扰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失.目前,这一现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教育部也专门下发过<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正在研究和探索之中.文章就通过体育教学调节在校学生的自闲心理问题谈些粗陋管见,诣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家访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中几乎无不涉及家访工作。实践证明 ,家访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 ,家访也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 ,体育教师进行家访 ,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通过家访 ,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尽管学生每天在校学习 ,但仅凭在校接触学生并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走进学生的家庭 ,和家长聊聊 ,可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二、通过家访 ,可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生家长的情况。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的社会地位 ,使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家长是学生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不良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年龄阶段对心理特征的影响等。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是: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家长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教育与指导,对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论家庭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意识是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在培养体育意识过程中要重视家庭的作用。家庭对学生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主要是家庭健康观念、家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和家庭体育消费情况。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营造家庭的体育氛围,积极投资体育,给子女足够的锻炼时间,利用学校中的场地器材进行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活动,向子女学习与传授体育锻炼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21,(3):88-89
<正>如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只是在其学习生活中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因此,在教育"问题学生"过程中教师更要多一些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学生A就是这样一名学生,文化课成绩差,性格有点偏执、易动怒,很多同学不愿和他交往,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  相似文献   

17.
反思传统与现代育人认为,当下家庭体育参与育人不仅是一个空间问题,更是需要在育人的空间内有家长参与。对此,分析中国家庭教育现状发现家长参与困境主要体现在3组张力:1)家长制还是个人本位制?2)教师负责还是家长负责?3)家庭收入为主还是教育陪伴为主?提倡均衡制度设计、重构制度逻辑、纠正教育理念等3方面,综合国家、学校及社会共同促进家长参与家庭育人,以期改善家庭教育主体参与,为中国家庭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跃强 《体育教学》2011,31(2):14-15
学校严格遵照中央7号文件的意见,按照课程设置开足、开齐体育课,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空白点,如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久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是全社会的大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等多方面的齐抓共管。小学生对于家长的依赖心理较强,因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家长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等分析珠三角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提高学生体质,应该加强生命健康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锻炼习惯,鼓励学生培养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安徽省城市小学生家庭为调查对象,对小学生家庭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家庭中有23.4%的家庭开展了家庭体育教育,且多数家庭是在"孩子主动要求"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孩子身体和满足孩子兴趣需求;小学生家庭体育教育项目主要是乒乓球、篮球、跆拳道、羽毛球、足球、游泳和轮滑等项目,时段尽量安排在寒暑假和双休日;没有实施家庭体育教育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3个方面为小学生家庭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