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方面,分析了扬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并从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分析了扬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扬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扬州市永久性基本产业。扬州市委市政府每年的“3号文件”也成为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这无疑对该市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扬州市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中政府、学校、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阐明扬州市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现状,并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进而找到制约扬州市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不同人群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社会学调查法,对扬州市区城市人群就各年龄段人群体育消费情况做了相关调查,研究发现:13-17岁的少年人群是城市体育消费人群中非常活跃的群体;18-45岁中青年组城市人群是目前体育消费的中坚力量,是目前体育消费的主力军;45-55岁壮年组及5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育消费上主要集中在零消费和低消费区域,是城市体育消费人群里不太活跃组成。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扬州市软件产业现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扬州市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了扬州市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塑造核心文化、建设特色品牌、提高营销能力、打造以服务为核心的产品、提高创新能力六方面培育扬州市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理解出发 ,分析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并结合扬州市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 ,提出扬州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扬州市为案例,从构建扬州市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发展多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循环社会的静脉产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态文化等方面总结了扬州市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颐养城市建设成为我们的更高追求。通过对颐养的内涵,扬州古代优秀文化的概况进行介绍,进一步分析研究扬州城市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结合扬州市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颐养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以扬州古代文化优秀成果为指引。研究提出扬州古代文化对现代颐养城市建设的策略,为着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提供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1999年,扬州市人民政府和扬州市教育委员会委托扬州市第一中学举办了扬州市第一批宏志班,目的是为了解决品学兼优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良好教育环境下继续读书深造问题。宏志班成了由教育局划拨经费办学,全面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市一中配备最优秀的师资教学,让弱势群体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社会福利事业。经过5年多的办学,宏志班从当初的1个班,已发展到目前的8个高中班,11个初中班,在籍学生871人。进校后,宏志班学生一直享受减免、助学和奖学各种经济待遇,成绩优秀,取得显著进步。这几年来,学校针对宏志班教育教学实际,在建立德育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扬州市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城市公园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另一方面也给市民提供了较好的游憩场所。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扬州地方文化元素成为在城市公园建设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语言。本文以扬州地方文化和扬州城市公园建设为出发点,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对扬州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方向的70个表土孢粉样品,进行孢粉现代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研究区不同植被带下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差异,如松林带以松属花粉为主,冷杉和云杉林带以冷杉属-松属-云杉属组合为主,阔叶林和灌木带以栎属-桦属-松属组合为主,高寒草甸带以莎草科-蒿属-菊科组合为特征,高寒草原带以蒿属-莎草科组合为特点。其中,AP/NAP(乔木与非乔木花粉)比值可很好地指示植被变化。利用花粉含量的PCA分析,重新建立2个花粉-气候指标(Pi,Ti),它们分别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通过0.01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能够用来定量重建该地区过去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学为研究视角,对"城市体育符号"的内涵和维度等基本内容进行探索和分析,指出,城市体育符号可以分为人、事、物三个维度,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进行具体阐释.进而对城市体育符号的打造进行研究,认为城市体育符号打造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为理念,与城市发展同向同步;应坚持与城市文化气质相吻合、与城市居民主体感受相适应、与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要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植根于城市本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旨在通过城市体育符号的打造勾勒城市性格、展现城市魅力,为创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和美好的城市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3.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影响城市精神价值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社会性社会活动,已成为城市政府构建和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平台.从规模、形态、效果、生态、传承五个视角透视在推进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体育文化双向驱动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且大型体育赛事在打造城市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城市个性靓丽标识、促进城市多元文化融合共生、促成城市文化旅游耦合契机、城市历史脉络的发散延续、城市文化生态的继承演进和形成城市文化功能区的孵化地等方面体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城市发展的风格化一直被认为是城市吸引政治及经济目光的关键所在,而体育运动与体育文化向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渗透则代表了城市发展的全新路径。以大连市为例对体育活动场所空间布局的特征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整个社会正处于体育文化观念的成型期;政府的引导与调控将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沿海区域的体育资源整合将打造城市居民自由使用的特色健身平台;体育活动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特征的网络式空间布局是打造城市生活方式、营造城市体育氛围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与山东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断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清醒地认识自身的现状和潜力, 认识影响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明确烟台市的城市竞争力在全省所处位置,找出城市发展中的相对优势和具体差距,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烟台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重庆市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其中户籍制度、地票制度、"三权"抵押融资等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利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没有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2011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的降幅为12.7%,而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实际降幅为21.8%,即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使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多下降了0.37。可见,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通过促进资源自由流动提高了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资源错配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破除对资源自由流动的限制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将迅速增加,城市工业化不断提高,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尖锐,从而使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提到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城市作为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笔者就贵州省贵阳市如何有效地解决因资金不足而制约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矛盾,探索一条生态补偿的可行之路,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城市形象应该定位为国际时尚都会、抗战记忆名城和山水森林之城,进而塑造起以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分析浙江桐乡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认为桐乡市域城镇体系具有中心城市能级低,次级城镇缺失,城镇规模偏小,城镇体系发育不全,小城镇功能趋同、职能单一,城镇化水平不高且地域分布不均等特征,并据此提出了以构建城镇组团为重点,构筑城镇新体系;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镇职能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城乡网络系统,形成以城镇组团为依托,发展轴线清晰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等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城市精神的最佳载体,亦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全方位体现.位于今西安市南北轴线上的朱雀广场和南门广场在布局上不大合理,今后在对其进行改造中应从心理学、美学、建筑学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使其充分发挥城市广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