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极端行为主要包括自杀和暴力杀人两类恶性行为,行为人在认知、动机、情感和性格等心理方面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尽管自杀与杀人的极端行为的外在表现差异显著,但二者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成因。大学生极端行为的预防途径主要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与体系;加强学生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健全心理辅导机构;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不道德行为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不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余毒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其直接原因在于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偏差,改革现行德育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极端行为作为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目前呈现一种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透视大学生的极端行为,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帮助他们向积极方面转化,减少或制止极端行为的发生,使他们能够完善个性,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文章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极端行为发生的外部原因进行探索和分析,期望一方面能对有极端倾向行为的大学生提供有益帮助,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大学生出现了自杀、弑父、弑母等不孝极端行为.本文从中国孝文化视角分析了大学生产生不孝极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抑制大学生不孝极端行为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大学生出现了自杀、弑父、弑母等不孝极端行为。本文从中国孝文化视角分析了大学生产生不孝极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抑制大学生不孝极端行为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极端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及时发现心理危机给予紧急干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成立极端行为干预机构,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与互助机制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个体极端行为预警干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个体极端行为目前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人格塑造能力欠缺、学习压力、交往压力、两性感情纠葛等四个方面,应对其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心理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减少或抑制个体极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或减少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为极端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大学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大学生应从加强意志锻炼,克服自卑心理,增进自我意识水平,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注意性格自我完善,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学会自我调整、及时有效地化解冲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参加文体活动、增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对极端行为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0.
程婧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0):101-105
我国大学生极端行为的产生根源于其认知障碍、不健全的情绪情感和软弱的意志。这类大学生多为偏执人格,具有倾向于攻击性的人格心理防御机制。对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预防可通过开展"知—情—行"教育和生命教育,增强其抗挫折能力以实现心理健康;同时避免"群体极化",完善"大五"模型,构建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间的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弊行为主要源于不良的社会风气、学校考试制度管理薄弱、教师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学生自身的一些问题也是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应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诚信制度的完善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近年来日益上升的大学生罪错行为,从自我意识、需要追求、兴趣追求、不良环境、情感意志等方面系统地剖析了其心理成因,并在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大学生作弊形式日趋多样、日趋严重。如何有效遏制大学生作弊这种诚信缺失风气的蔓延,已是当今高校乃至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自我意识、认识和判断能力等心理因素在外在力量的影响下,会产生各种与其成长成才要求、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行为,于是形成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大学生活的三个时期相对应,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被分为适应性问题行为、学习性问题行为和就业性问题行为。大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受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更有大学生个体的原因。以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坚持教育性教学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消除大学生问题行为的负面影响,促成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离校前由于诸多原因出现的学习、网络言行、社会公德、感情道德等多方面的失范行为,已经成为大部分高校头疼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表现、成因,从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和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描述及其成因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危害问题的严重性,并对预防及缓解网络依赖行为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网络。  相似文献   

17.
网络失信行为对青年大学生身心、言行、学业、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应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文章从政府、网络业界、高校、个人等四方面分析了网络失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从根源上抵制这种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文化的变迁.信息急剧的膨胀、传统观念的变革、价值体系坐标的选择.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层面、冲击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引起人们内心的矛盾冲突与心理压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社会知识群体,他们往往最敏锐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和冲击。他们  相似文献   

19.
伴随信息时代而来的是全面网络化社会的形成,以及信息洪流充斥的虚拟世界的蔓延,这种时代背景与生存空间带给了大学生无穷的选择机会,但网络行为失范现象也屡有发生。为了解失范类型与行为成因,我们选取了22所高校1708名大学生、126名教育工作者和46名大学生家长作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包括"违规行为、侵权行为、暴力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四种类型;对"虚拟网络"的误解、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过度崇拜等为行为产生之内因,社会集体意识的衰落和规范的缺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等为行为之外因。基于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须采取引导大学生遵规意识的自我强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改善大学生的网络生态环境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屡禁不止和愈演愈烈,既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听课学习质量,也极大干扰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本科生为样本的实地调查显示,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及为改善教师教学与优化学校管理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分别型构出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主要校内成因及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