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钓鲫鱼,以红蚯蚓为饵,已被广大钓友们公认,无论是“大平”系列或是本地生长的红色土蚯蚓,都是钓鲫的上乘佳饵。但佳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从初春到仲春,从仲春至暮春,天气由冷转暖,气温由低到高,鲫鱼除活动区域发生变化外,其“挑食”的口味也在随时发生变化,笔者通过长时间的使用家养的当地土蚯蚓(红  相似文献   

2.
巧用蚯蚓     
蚯蚓是钓鱼人最熟悉的钓饵,用它可以钓很多种鱼,有“万能钓饵”之称。 常用的蚯蚓有红蚯蚓和青蚯蚓两种。青蚯蚓因为腥气非常浓重,是钓无鳞鱼的佳饵。在使用蚯蚓时,除了要求其鲜活外,还要考虑蚯蚓的装钩方法,钓大小不同的鱼要有不同的装钩方法,要充分做到因鱼置饵。 钓小鱼杂鱼时,要选用火柴杆般粗细的红蚯蚓配伊势尼3号、4号钩。装钩时先将蚯蚓截成半厘米长的小段,然后套在钩尖上。这样,小鱼咬钩刚好嘴对钩尖,提竿便能中鱼。尽量不要让钩尖外露,以免鱼食饵时  相似文献   

3.
陈东明 《钓鱼》2014,(10):46-47
春钓一般以鲫鱼为主角,春钓以蚯蚓做钓饵为最佳。这一点已被钓鱼界广大钓友们所公认,无论是大平系列的红蚯蚓,或者土蚯蚓,都是春日钓鱼的万能佳饵。但是,佳饵要巧妙运用,特别是从早春到仲春至暮春,天气由寒转变为暖至热,气温由低走向高,对温变灵敏的鲫鱼,它活动、觅食、胃口、食量也随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李海生 《钓鱼》2008,(24):52-53
海蚯蚓在我国有“万能饵”的美誉,其分布范围广,可适钓鱼种多,是海钓爱好者的佳饵。 海蚯蚓体形为圆柱形,外壁薄而柔软,前端较粗而后端较细,因似蚯蚓而取名海蚯蚓。它们的长度大约在15至25厘米之间,按照种类的不同,体表或呈暗绿色,或呈黑色,并带有棕色条纹。  相似文献   

5.
吾独爱鲫 《垂钓》2020,(2):39-39
对于南方冬天传统钓大板鲫而言,蚯蚓、红虫这样的活饵是首选。虽然选择简单,但是如何用好这两大活饵却有说道。一、蚯蚓蚯蚓可谓全国各地的钓友最熟悉的钓饵之一,也是商品饵出现之前大家广泛使用的钓饵。蚯蚓的种类有很多,我们经常可以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挖掘出红色或青黑色的蚯蚓,在我们南方地区可以区分为"香蚯蚓"和"臭蚯蚓"。垂钓鲫鱼,只能使用红蚯蚓,而垂钓昂刺则可以选择有明显腥臭味的黑蚯蚓。冬天,我们可以在渔具店买到司空见惯的红蚯蚓来垂钓鲫鱼,这也是冬天大板鲫的至爱。  相似文献   

6.
张忠江 《钓鱼》2009,(12):46-47
四、用于蘸饵钓的钓饵种类和蘸饵方法 (一)用于蘸饵钓曲钓饵种矣 用于蘸饵的钓饵可用荤饵,也可用素饵。一般常用的是荤饵,以蚯蚓为最佳,也可使用固体素饵。1.荤饵:有蚯蚓、蝇蛆、红虫、虾仁、小鱼、螺蛳肉、蚌肉、蚬肉、猪肝、鸡肝等等;2.素饵:有面饵、玉米粒、鱼颗粒饲料、薯丁等等。  相似文献   

7.
郝德泉 《垂钓》2006,6(4):42-42
现在竞技比赛钓鲫鱼,选手一般都使用商品粉饵,使用蚯蚓等虫饵者很少。究其原因很简单:商品粉饵卫生,使用方便,上饵速度快,可以适应竞技比赛的需要。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蚯蚓等虫饵在竞技比赛中派不上用场,特别是素有“万能钓饵”之称的蚯蚓,不仅广大钓友休闲钓离不了,竞技比赛中也同样有用处,运用好了甚至还会钓出比粉饵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根据笔者观察,在垂钓活动中,有些钓友使用蚯蚓饵是“粗放性”的,以致习以为常,本该能被钓获的鱼没有被钓获;本该能钓获较多的鱼而钓获较少,从而导致蚯蚓饵特有的优势,在垂钓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使蚯蚓饵成为名副  相似文献   

9.
张之晔 《钓鱼》2013,(22):24-25
蚯蚓用作钓饵历史悠久,概括起来有4个特点:腥膻味重,啥鱼都吃;大小合适,持钩性强;取之方便,装钩简单;蠕动活饵,能逗能守。缺点是不卫生,有破坏生态之嫌,所以竞技钓鱼禁止用虫饵,包括红虫、蛆、米蛀虫。不过人工养殖,成了商品饵的蚯蚓就不在此例了。商品饵出现后有了"蚯蚓鲫""红虫鲫",将加工后的蚯蚓粉、红虫粉、鱼粉、虾粉添加到以米豆麦黍薯为主要原料的鱼饵中就有了腥饵、腥膻饵和腥香饵。然而粉状饵与鲜活的蚯蚓是两回事,有味无形,没有体液,不再蠕动的蚯蚓饵与其他商品饵毫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万能钓饵的蚯蚓,是我国钓界使用范围广泛、效果显著的一种四季常用的方便钩饵。在我国南方,几乎一年四季广大钓友都喜爱使用蚯蚓作钓饵。但对蚯蚓的临场正确应用方面,尚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探讨和总结。笔者在40余年的垂钓生涯中,对用蚯蚓作钓饵,也是情有独钟,是每每出钓必备之饵。现就不同的鱼情,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域,不同的水情,以及蚯蚓的选用、装饵技巧等方面,谈一点粗浅体会,供钓友们参考。一、不同的鱼情不同的鱼情,使用的蚯蚓也不相同。如果该水域鳊、鲫、黄颡、鲦、翘嘴、沙塘鳢、鲶鱼、泥鳅等杂食性鱼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1.
看了《中国钓鱼》几篇有关鱼吃鱼肉的文章后,我觉得鲫鱼、鲤鱼、草鱼吃鱼肉并不是怪事。我经常碰到一些钓友用虾仁专钓鲫鱼或者专钓鲤鱼和草鱼。这些鱼类本来就是杂食性鱼类,用各种荤饵钓到这些鱼种不足为怪。很大一部分钓友衷情于使用万能饵——蚯蚓钓鲫鱼、鲤鱼或草鱼,但专门用蚯蚓或其他荤饵钓鳙鱼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有时用菜籽饼等粉饵打窝诱鱼,用蚯蚓做饵也偶尔能钓上鳙鱼,大家都知道,并不是鳙鱼去吃蚯蚓钓上来的,而是鳙鱼吸食粉饵误将挂蚯蚓的钩吸入口中,而误打误撞将鳙鱼钓上岸的。  相似文献   

12.
刘定龙 《钓鱼》2011,(7):16-17
过去人们钓鱼,以蚯蚓为代表的虫饵占绝大多数。现在台钓发展迅速,很多钓鱼比赛排斥使用虫饵,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倒退。虫饵是环保健康饵,虫饵有粉饵无法替代的优势,永远会有相当大的使用人群。当然,虫饵的劣势也非常明显:诱饵和钓饵不同,闹小鱼,体积大、皮实、难入口。认识到这些,休闲钓者完全不应该厚此薄彼,过于强调使用粉饵而忽视了虫饵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姜丙利  昕东图 《垂钓》2011,(2):34-35
蚯蚓对于钓鱼人来说,是实至名归的“万能钓饵”。特别是喜欢玩传统钓的朋友,对蚯蚓更是青睐有加。不少钓友觉得蚯蚓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不像商品饵那样需要有很强的技术性。事实上,用蚯蚓钓鱼也是有很多学问的……  相似文献   

14.
蘸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0):16-16
蘸饵,上饵技术之一。传统钓鱼都是手上饵,以包和套的方式藏钩于饵。可是饵大了、硬了以及味不对路就没辙了。于是有人在鱼嗜香,不吃蚯蚓、虾等腥饵时备一小罐,内盛炒熟后碾碎的芝麻或糕饼碎屑。遇鱼不吃腥饵时将装了蚯蚓的钩在芝麻粉中蘸几下,这样蚯蚓表面粘满了芝麻,抛钩后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15.
台湾钓法的核心技术是以饵代坠。即用饵的重量来使浮漂下沉一定目数。这就要求钓饵应具有一定重量。从实际垂钓中知道,面饵等素饵较容易做到使浮漂下沉一定目数,而蚯蚓、红虫等荤饵却因本身重量较轻,较难使浮漂下沉,所以,蚯蚓、红虫等较轻类钓饵就不大运用于台钓中。但在有些地方,有些季节里,蚯蚓、红虫的垂钓效果明显优于面饵。能否克服蚯蚓、红虫等较轻的饵自身重量不足的问题,使它们也能在台  相似文献   

16.
郭凤 《钓鱼》2003,(22)
一进入11月份,天气逐渐转凉,水温也随着气温的降低而下降。因此有人便认为颗粒饵和饵团是夏日垂钓的最佳选择,而一旦天气变冷,颗粒饵和团饵就不是鱼儿的最佳饵食了,其实不然。盖里是英国威尔特郡钓鱼队伍中经常在赛场上夺冠的老钓手了,他经常能够使用少量的大蛆虫、蚯蚓等诱饵,使得大量的鱼儿上钩。但是自从2001年5月起,他的这个用饵观念在偶然间改变了,也开始尝试着使用颗粒饵和饵团。盖里垂钓的时候,经常携带的不再是蚯蚓、蛆虫,而是并不是十分昂贵的饵料。有人曾经怀疑饵料对于鱼种和水资源是个很大的危害。其实只要买到货真价实的饵料就…  相似文献   

17.
蚯蚓土     
邢忠放 《钓鱼》2009,(15):49-49
有许多钓鲫鱼的爱好者都喜欢自己喂蚯蚓,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喂蚯蚓的土。这种换下来的土有着一种很浓的蚯蚓腥味,再加上我们平时喂蚯蚓施放的一些牛粪、米汤、剩饭以及各种各样腐烂的蔬菜叶都成了腐殖质,以上这些成份都是吸引鲫鱼的好诱饵。只要我们在使用时加上一些活蚯蚓粉碎,再加上一些面粉来增加此饵粘性,直接捏成团就可垂钓,其钓鲫鱼最佳,是最环保的一种饵,钓友们不妨试一试,相信会给您带来惊喜。  相似文献   

18.
饭饵钓     
张仲斌 《垂钓》2008,8(2):20-20
冬钓的饵料,一般使用红蚯蚓、红虫、带有浓腥味的面饵或商品饵等。而不主张使用素饵,例如:米饭、普通的面饵。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使用素饵进行垂钓,有部分钓友就说:“我一年四季只用饭饵来钓鱼!”笔者有时候也使用饭粒做钓饵进行冬钓,也取得了很好的钓绩。所以冬季垂纶,也可采取“神经过敏式,一触即发”的饭饵钓。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铨 《垂钓》2011,(8):42-43
虽然现下比较流行的商品饵在垂钓中有诸多优势,但大多数野钓爱好者对面饵和蚯蚓还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实践证明,面饵和蚯蚓在野钓中有着极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红虫和蚯蚓都是低温季节钓鱼的万灵佳饵。不过,因为季节、鱼情等影响,两种饵料的钓效却不一样。那么,什么时候用蚯蚓、什么时候用红虫呢?或者,能不能将两种钓饵配合在一起使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