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对测力计读数的影响测力计的读数,就是测力计受到的力。如图1所示:静止时,由二力平衡:F=G由牛顿第三定律:F=F′所以,读数F′=G。即视重等于物体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准确测出物体的重力。失重时(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故F=m(g-a),F′G,读数大于实际重力超重和失重时,都不能用测力计准确测出物体的实际重力。而且,完全失重时(以加速度g加速下降),F=m(g-g)=0,也就是:F′=0,测力计读数为0,弹簧恢复原长。例1某人站在体重计(弹簧称)上,由静止突然下蹲…  相似文献   

2.
题将一铜块和铝块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即视重相同),现将铜块和铝块都提出水面,静止后哪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  相似文献   

3.
1设计启发如图1,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物体的重量G,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F',甲图弹簧与乙图中弹簧对比,乙图中弹簧缩短了△x,引起变化的原因是由于重物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的作用,弹簧缩短的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因此,只要看弹簧变化量的大小,就能判断所受浮力的大小,那么,能不能从弹簧测力计上直接读出浮力的大小呢?2思维过程a.刻度问题。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从上到下刻度值增大,且刻度均匀,当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时,弹簧向上收缩,收缩的长度越长,表示受到的浮力越大。如果要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上直…  相似文献   

4.
题 如下面左图所示,一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20N,从0~20N间的长度为20cm,把一个底面积是S=50cm^2的圆柱体木块的上底面挂在该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得它的重力是10N,再把它的下底面漫入一个底面积为S'=100cm^2的圆柱形盛水容嚣中。该未块下表面浸入水中5cm深.求若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缱缓地向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加水,需加多少kg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  相似文献   

5.
考点聚焦重力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力,对地面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离不开重力,在中考试题中,本节内容不仅单独考查(考查范围为重力的概念、方向、计算及应用),还大量出现在综合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如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是历年中考中常考的内容,要注重理解弹力的概念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同时对弹簧测力计也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摩擦力的探究实验是中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主要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简单机械中,  相似文献   

6.
采用投影法讲好测力计松滋县市小学田道适(434205)学生在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时,常出现操作不规范,读数不准确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测力计实物太小,教师在讲解使用方法时,大部分学生看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对平板测力计进行改进,制成了测...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1.在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如图1用Ⅰ、Ⅱ两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位于O处,此时a β<90°.然后保持测力计Ⅰ读数不变,当角a由图中大小逐渐减小时,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测力计Ⅱ的读数,减小β角.B.减小测力计Ⅱ的读数,减小β角.C.减小测力计Ⅱ的读数,增大β角.D.增大测力计Ⅱ的读数,增大β角.2.精确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游标刻度总长为9mm,当其最末一个刻度线与主尺的44mm对齐时,则游标尺的第六条刻度线所对应的主尺的刻度应为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中的浮力实验设计实验1: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2页,实验要求判断浸入水中的石块或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实验2: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4页,实验要求对装水的塑料袋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并观察浸入水的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97页,安排了定量测量定滑轮不省力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此实验有原理上的错误。1定滑轮实验的研究a.实验器材:200g钩码1个,量程2.5N、自重0.4N的弹簧测力计A,量程为5N、自重0.65N的圆筒测力计B,滑轮。b.实验:按甲图测得G钩=1.95N,按乙图用A测力计测量,静止时,测力计读数在1.35~1.65N之间;用B测力计测量,测力计读数在1.2~1.5N之间。c.实验分析及结论:①扣除绳与滑轮的磨擦对实验的影响,甲图测力计准确的读数为1.5N,乙图测力计的准确读数为1.35N。②测力计读数F,G钩,G称有:F+G称=G钩。③乙图中测…  相似文献   

10.
小实验目的:动滑轮总能省一半力吗?器材:动滑轮一个,细线一段,弹簧测力计一个,重物一个.做法一:1.将滑轮装成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装置.2.读出弹簧测力计将细线竖直向上拉时的读数F1,然后使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外侧倾斜,看弹簧测力计读数F2、F3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动滑轮是否总省一半力.做法二:1.将滑轮装成如图2-A所示的动滑轮装置.2.读出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的读数F1,然后分别使弹簧测力计沿F2、F3方向匀速拉动物体,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动滑轮是否总省一半力.结论:动滑轮不是总能省一半力的.解释提示:如图2-B.滑…  相似文献   

11.
赏析两道“浮力”探究性实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一: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的大小、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提供如下器材:实验桌、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你需要的器材:(2)实验步骤:(3)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解析:(1)需要的器材为:实验桌、弹簧测力计、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2)实验步骤:①…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在做关于弹簧测力计的题目时总有一些困惑,在测量重力和摩擦力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而弹簧的伸长是由于拉力的作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就是此时的重力和摩擦力呢?其实在测量重力时,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体对弹簧测力计就有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读数和它的工作原理的探究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下面聚焦考点,逐一突破。类型题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解题策略】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使用弹簧测力计应遵循先观察、再调节、后测量的基本步骤,顺序不能颠倒。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观察它的量程与分度值,这样便于读数;再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相似文献   

14.
“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实验教材上是这样设计的: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浸入到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  相似文献   

15.
例1 如图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某合金块所受重力为2牛.把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牛.由此,该弹簧测力计连同合金块,就成为一个“液体密度秤”.用它能够测量某些未知液体的密度.使用时只要将合金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就可以从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位置读出液体的密度.现请你在弹簧测力计刻度板右侧标出该“密度秤”的“0”刻度和能够测量的最大值刻度.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中,教材对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作如下描述: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样,通过读出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就可以得到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在实验操作中,凭借手的拉力很难让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一个运动的弹簧测力计上读数误差较大。为此,笔者用重力驱动对该实  相似文献   

17.
陆咏梅 《科学课》2010,(1):61-61
“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实验教材上是这样设计的: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浸入到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  相似文献   

18.
教师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先把物体慢慢浸入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物体没有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当物体全部浸没水中后,再改变其浸入的深度,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里,人站在测力计上,观察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人所受到的重力G。测力计所显示的为人对测力计的压力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测力计对人的弹力F=F’〉G。若以升降机为参考系,则人处于平衡状态。而分析人的受力情况可知,人受到重力G与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F作用,但二力的合力并不为零,可见在相对于地面做匀加速运动的升降机里,牛顿运动定律不再成立。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1 .有下面三个力学实验 :甲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乙 .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丙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三个实验中 (   ) .A .甲和丙需要平衡摩擦力B .甲和乙需要使用天平测量质量C .乙和丙需要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D .甲、乙和丙都需要刻度尺测量长度2 .在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 ,用甲、乙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使其位于 O处 ,此时α +β<90°,如图 1所示 ,然后保持测力计甲的读数不变 ,当角α由图中大小逐渐减小时 ,为使结点位置不变 ,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 .增大测力计乙读数 ,并减小 β角B .减小测力计乙读数 ,并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