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勇 《青年记者》2010,(1):17-19
媒体民调和民调报道,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推进,媒体民调和民调报道近年来有逐渐升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相关知识,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质化研究方法,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透过两级分化的2016年美国大选民调报道,试图从媒体的政治倾向性、经济动因和媒介责任等方面厘清媒体民调报道偏差背后的真相,为探索信息时代民调报道、政治传播与选举政治等新政治现象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媒体民调在各大新闻网站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作为独立的媒体民调内容与网友见面;另一种是配合某一新闻热点的策划报道,以辅助形式与网友相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网络媒体民调的价值表现在:一方面它是实现平民话语权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是意见市场公平竞争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4.
李涛 《新闻实践》2009,(8):38-40
近年来,媒体通过网络实施的民意调查大幅增加,中国青年报、国际先驱导报、央视、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腾讯等.都在操作大量的快速民调.媒体民调的兴起,首先得益于中国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得益于公众对媒体民调结果的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媒体主导并策划实施的民意调查大幅增加,《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专版,央视年度活动"经济生活大调查",人民网、新华网的"两会热点调查"都已成为深入民心的调查品牌,新浪、搜狐、腾讯、凤凰等网站几乎每天都在操作大量网络调查,吸引网民眼球.公众对民意调查结果兴趣渐浓的同时,对调查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强,而协商民意调查,或许将成为媒体民调报道发展的新机缘.  相似文献   

6.
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杭州日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以"本色定位"与"有效融合"为赛点,以"纸媒+网络+移动终端"为载体,首次通过三合一融媒体平台全方位报道,取得良好成效.找准"赛点"助推报道在网络媒体走强和全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地方纸媒在全国两会报道上的劣势已显露无遗.其无法与中央和省级媒体在资源上抗衡等"先天缺陷"无可回避.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0,(1):26-26
<青年记者>:请问您对媒体的民调实践有哪些忠告和建议?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无冕之王"的媒体,在民意调查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在舆论监督和推进中国社会和政治文明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海珠桥事件"中广东媒体的报道实践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媒体同源竞争的几种态势:全方位的策划、深度整合资源、树立敬业意识.  相似文献   

9.
杨柳  俞雯祺 《新闻世界》2010,(5):102-104
民调新闻是精确新闻的一个重要类别,近年来国内许多媒体特别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开始引入民调新闻,其中又以地方性报刊的民调新闻颇具特色及影响力。本文以《长江日报》的"民调新闻"版为例,运用精确新闻学理论对其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地方报刊民调新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两会"报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媒体传播功能的发挥,它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改革深入、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年来"两会"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但又在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对"两会"报道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析2011年"两会"传播的新特点,指出"两会"报道的"全媒体"运作方式及其新闻话语的政治学修辞和"公民新闻"等特色,同时还认为"两会"报道正在逐渐推动公共新闻的实践和完善,促进媒体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还勾勒了"两会"报道尚待提升的空间,为未来的"两会"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御凤  冯莽 《传媒》2018,(1):57-59
2017年,全国媒体都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十九大的宣传报道.在这次报道中,"现象级"产品频出,融媒体发展的趋势日显.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等中央媒体十九大报道进行总结,并对各大媒体在融媒体报道方面进行的很多有益的尝试进行梳理,以证明融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和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 随着网络媒体、触屏媒体的迅猛发展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电视媒体"今天的新闻今天报"的原则显然已不适用,于是不少媒体提出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报".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借助声音、图像兼备的特点,现场直播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所谓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它既是报道方式也是播出的节目.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直播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让受众即时了解战事的最新动态.通过直播,央视依靠丰富的资源,报道了主流信息,吸引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影响了社会舆论.同样,地方电视台也应该通过新闻直播在当地树立自己的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温玲霞 《传媒》2021,(12):67-68,70
中国新闻社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以对外报道为核心业务、服务于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与之联系的外国人为定位.经过60年的发展,中新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报道的"桥头堡".近年来,中新社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报道策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国际化的报道格局,在构建国际话语体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中新社对外报道成功特色的研究,对明确国内新闻媒体对外报道的建设方向,提高中国媒体对外报道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2003年媒体在SARS事件前期报道中的集体失语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及时、透明、全方位的报道,中国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可谓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在进步之余,我们发现,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进入了比快、比多、比透明的阶段,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就可以看到有关的报道铺天盖地随之而来.这样,虽然很好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但大量重复的信息也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和受众的恐慌.  相似文献   

15.
张坤 《新闻实践》2009,(2):17-20
坚持舆论正确健康向上的总体取向,运用好对"度"的平衡把握艺术,采取必要的纠错和校正机制,媒体民调就会纳入到推动社会进步的健康轨道当中采,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李鲤  吴瑾 《中国记者》2020,(1):62-66
"四全媒体"格局下,主流媒体以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创新实践的契机,探索新时代全媒体融合转型的进路。具体表现为:新闻生产流程全方位、全流程,构建"全程媒体";新闻传播方式数据化、沉浸化,打造"全息媒体";信息传受关系多元化、协作化,形成"全员媒体";信息传播效果精准化、聚合化,实现"全效媒体"。  相似文献   

17.
4月5日-8日,全国30家晚报、都市报、门户网站总编辑齐聚四川,参加由华西都市报举办的"全国晚报都市报总编辑重返灾区看巨变"暨"巨灾与重建中的媒体社会责任高峰论坛".期间,总编辑和嘉宾们就都市类媒体"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如何选择独特的视角""重大灾难性报道中,媒体如何应用新手段,进行全方位报道"等议题,共同探讨灾难与重建过程中媒体担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对于各媒体来说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一场重大战役,而网络的加入使传统意义上的"两会"新闻大战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网络以其即时快速的报道,多媒体信息传播,电子论坛双向互动等独特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滚动播出,吸引了广大受众的参与,形成了网上"两会"报道的强势.  相似文献   

19.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