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工程的实施,给全国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整个国家骨干高职的遴选与评审过程充分展现了"政策资源争夺战"竞争之激烈.从"示范"转向"骨干",国家示范高职建设政策仍存在目标偏离、重评审轻建设、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国家示范高职建设政策的初衰与定位必须进一步明晰、强化,要通过新一轮政策的启动,切实引导、激励示范高职院校发挥对其他高职院校的辐射和引领功能;示范(骨干)高职应名副其实地成为高职"领头羊".  相似文献   

2.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已近3年,示范的功能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建示范?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各院校和专家学者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应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这是高职院校之"花",与此同时,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应是各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汇集成"百花".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开放合作机制,建设共享型示范高职院校百花园,并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了示范高职院校应该担负起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使命.加强文化建设,做文化的模范,可以使示范高职院校更好地引领其他高职院校在建设中不断前行与发展.文章分析了示范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并指出示范高职院校在示范建设过程中凝练出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提出了建设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入"十二五",示范性的内涵有了新的突破。第一,高职示范性建设突出了高职教育与市场竞争机制的连结。示范性建设如何结合新的产业需求进行更新,确实对我国院校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严峻的问题。"为什么要建设示范院校,建设什么样的示范院校,以及如何建设示范院  相似文献   

5.
伴随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日渐增高,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培育成为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成为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接力棒,也是示范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深化与拓展,其实质在于培育高职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分析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内涵,明晰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即培养造就一批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教练型"教学名师,探讨了"教练型"教师涵义与社会价值,分析了"教练型"教学模式属性,提出了"教练型"教学名师培育平台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探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要成为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也要努力成为"文化的示范".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文化的特色,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主要内涵及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湖北省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建设情况.以全国水利优质示范院校——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指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伴随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日渐增高,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培育成为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成为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接力棒,也是示范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深化与拓展,其实质在于培育高职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分析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内涵,明晰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即培养造就一批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教练型"教学名师,探讨了"教练型"教师涵义与社会价值,分析了"教练型"教学模式属性,提出了"教练型"教学名师培育平台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是创建高职特色的关键和前提,也是示范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指导措施。建设示范高职院校需要灵活创新体制机制、多维重构的教学团队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加强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示范性建设后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进入"收官"阶段,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与建设成果起到了对全国千余所高职院校的"百舸争流带动千帆竞渡"的作用.在总结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对示范后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内外结合、重点发展、整体提高、建立机制、构建体系"是示范性建设下一阶段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的示范建设对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迫在眉睫。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是师德建设的前提,完善师德建设机制是构建高职院校的示范建设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示范建设档案是示范高职院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示范院校建设、验收、成果推广应用发挥基础性作用。本文对示范高职院校示范建设档案的形成、内涵、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示范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意义、问题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可以引领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引导高职院校安于其位,办出特色,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但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示范院校的"示范性"如何确定,示范性院校如何持续建设和示范性院校如何去服务引领等问题.为了使该计划更有成效,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加强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监控,加强示范院校的相关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4.
平衡积分卡既是一种绩效考核方法,也是一种战略管理方法.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模式.我国"十一五"期间启动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需要战略规划指导,以促进示范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旅游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黑龙江省第一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国家示范专业、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本文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详细论述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措施,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国近二百所高职院校的国家示范性(骨干)建设项目相继完成后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后示范"建设时期。在"后示范"建设时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应不断拓展办学思路,依托行业企业资源优势,深化校企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多渠道、多方式双师教师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理论知识水平高、实践技术能力强的混编型"双主体"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7.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经过3年实施,已取得预期成效--高职教育"百花绽放"局面基本形成.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任务是:以示范性建设为抓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形成"千花盛开"的蓬勃发展形势."千花盛开"的高职教育发展前景必须从战略层面谋划可持续发展,在策略建设上启动第二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二期重点建设工程,推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通过整合兼并淘汰一批办学效益差的高职院校,整合资源,以改革示范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发展.在技术性层面,更加注重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东西部合作建设.打造千余名优秀院校长和党委书记,提升他们的领导力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真谛: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各高等职业院校的积极参与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批立项单位已确定.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如何真正成为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文化引领.而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实质是实现"育人为本"为前提的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19.
“后示范”时期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专业群建设是"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高职专业群的内涵、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意义、高职专业群构建的途径、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重点以及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群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后示范"时期高职专业群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后示范建设"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适应行业企业国际化战略需求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而培养更多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后示范建设"中采取严把"五关"(招聘、送出、交流、培训、考核)、立足"三个实际"(中国高职教育实际、本校实际、项目实际)举措,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竞争力建设,打造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升级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