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8月24日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从此,冥王星这个游走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将只能与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称为“矮行星”.根据当天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冥王星因为其轨道与海王星相交,因此不符合这一定义.大会通过的决议说“:(太阳系)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决议称,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  相似文献   

2.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8月24日宣布,冥王星将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从而太阳系行星的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的发现日期都早于1900年。事实上,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冥王星椭圆形的轨道同海王星轨道交迭,显然不符合这一定义。冥王星和一些类似的星体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类似于…  相似文献   

3.
我们爱科学     
【最新科学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投票,对太阳以外的其他太阳系天体做了定义——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小型太阳系天体。自此,太阳系出现了“三个世界”的格局。第一世界,行星。新的行星定义为,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目前处于第一世界的成员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第二世界,矮行星。定义为,与行星同样具有足够的质量使其自身成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依照新定义,冥王星自动失去…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将行星定义改为: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的形状达到近似球形,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这样,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就被“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从此,冥王星这个游走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将只能与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称为“矮行星”。[哲学思考]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长久以来,各类天体一直按照各自的轨迹游走在浩渺的宇宙之中,但人类对它们的认知却并不像在…  相似文献   

5.
【背景材料】2006年8月24日晚上9时20分,布拉格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 U)大会投票5号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也因此减为8颗。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通过的行星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能够维持固体表面性状恒定的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冥王星的轨道却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因此,(太阳系)行星就只剩下了八颗。根据新定义,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了“矮行星”。…  相似文献   

6.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此次大会通过的决议说,“太阳系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所谓“矮行星”,是指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  相似文献   

7.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从此,冥王星这个游走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将只能与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称为“矮行星”。  相似文献   

8.
一、引子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2006年8月24日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从此,冥王星这个游走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将只能与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称为“矮行星”。  相似文献   

9.
英国天文学家约翰·默里博士可能发现了太阳系第十大行星.这颗奇异的行星极为遥远,与目前已知太阳系最远的行星冥王星相比,它的公转轨道大约比冥王星远1000倍.这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达太阳距离的3万倍.默里博士的这个发现源自彗星理论,每一颗彗星都是受外力驱动才进入太阳系,以致被我们观察到.默里博士研究了13颗彗星的运行轨道后,他认为存在着一个巨大物体的作用,将那些彗星送入了现在的运行轨道.这颗行星可能是在别处诞生的一颗新星,在银河系漫游时被太阳系的行星系统捕捉到了.这颗肉眼观测不到的行星体积是已…  相似文献   

10.
太阳系新家谱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定义,一个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在内的太阳系新"家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根据新定义,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其成员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11.
太阳系     
《家教世界》2015,(5):36
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行星,还包括行星的卫星,数百万由石块构成的小行星和流星体,以及由尘埃和气体冻结成的彗星。除此以外,你看到的其他东西都是太阳系以外的遥远天体。每一颗恒星就像是一个太阳,可以拥有自己的行星和卫星。太阳家庭太阳系有九颗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很小的冥王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所有的行星都至少有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24日,出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2500多位天文学家,投票通过新定义:将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已76年之久的冥王星驱逐出了太阳系的行星家族。从此,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太阳系九大行星之说不复存在。未曾相识已离去如果说,人们将在很长时间内,忘不了2006年世界杯上齐达内黯然离去的背影,那么,当冥王星从此归入矮行星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关心:冥王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天体?冥王星是原“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它的直径只有约2300千米,且亮度很弱,所以用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它,也就一粒米般的大小。令…  相似文献   

13.
【重难点列举】1.太阳系的组成2.晨昏线判断;地方时计算;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方向判断3.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4.黄赤交角的影响【重难点分析】一、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在太阳系中,太阳位于中心位置,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在公转时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冥王星已被降级为“矮行星”。二、晨昏线的判断及应用1.晨昏线的判断一是根据晨昏线的定义来判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  相似文献   

14.
“新地平线”号飞船的启程,标志着人类即将揭开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后一颗行星———冥王星上隐藏最深的秘密。那么,这些未解之谜到底都有那些呢?第三类行星20世纪初,科学家们自认为对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结构规律特点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认识:所有主要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近似地处在太阳的赤道平面上;所有主要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方向都相同;各主要行星(除少数例外)在它们环绕太阳运行的同时,还都绕自己的轴作同样的逆时计自转;太阳本身也在作逆时针方向自转;各行星彼此之间的间隔随着它们离太阳的距离而依次增大,而且它们的运行轨道都接近…  相似文献   

15.
浩瀚的宇宙中有许多难解之谜,太阳系里有没有第十大行星就是其中一个。自1930年汤博发现冥王星以来,这个问题牵动着不少人的心。 是否存在第十大行星,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定律提出来的。用万有引力推算,太阳系最小的疆域有4500个天文单位,最大则可达60000个。而目前太阳系边界的守卫者——冥王星的轨道半径还不超过40个天文单位。如此浩大的太阳系,只有九颗大行星挤在大太阳附近的狭小区域里,而让广大的空间空着,实在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太阳系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逐出了行星队伍,许多课本必须修改内容了。冥王星一定感到十分郁闷,为什么不让自己加入行星的队伍了呢?不能再叫行星了,叫小行星也不行吗?不行!——天文学家斩钉截铁地说。为了让人们完全清楚什么是行星,天文学家给行星画了一个像:它们都围绕太阳运转;它们呈圆球状,而不是其他什么几何形状;它们的引力能把自身携带的物质凝聚到一起,而不是一团散沙;它们有足够大的质量,如最小的行星——水星,它的质量都达到了3.30200×1023千克,质量达3吨的大象和它比起来,就像小石头在和泰山相比;它们还有一种特殊能力,就是能够通过吸引等方法,清除掉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微小天体,从而畅行无阻。通过给行星画像,天文学家们发现,冥王星的许多行为特征与真正的行星不大相同,因此决定把冥王星开除出行星队伍,并确认目前太阳系合乎标准的行星只有8颗。  相似文献   

17.
曾经的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按距太阳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18.
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天文体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注意到天空中许多星星的位置是恒定不变的,但有些星星却在众多的星体之间不断地移动.于是,人们就把这些移动的星体叫做“行星”.行星(planet)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大家所熟知的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9颗.“九大行星”也是家喻户晓的说法.但是,这一称谓在2006年8月24日发生了变化:冥王星被“开除”出九大行星的序列,太阳系中运行的行星变成了8颗.下面我们回顾一下这8颗行星和冥王星的发现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引子 1981年元月,《参考消息》以《美国天文学家的新发现》为题发表外电报道。报道引用美国合众国际社的消息说,美国海军天文台一天文学家说,冥王星轨道的不规则意味着,太阳系里有第十颗行星。“弗兰德恩博士在美国天文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说,这颗未知的行星约为冥王星体积的四倍,离太阳的距离约为冥王星的一倍半远。”美国天文学会教育官员希普曼博士说,弗兰德恩的发现是建立在对太阳系的外行星轨道的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0.
冥王星走过7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尘埃落定,从一颗行星降级为矮行星。天文学家决定冥王星不是行星可怜而微小的冥王星。自从它在1930年被发现后,它就享有被称为太阳系第九颗行星的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