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塑造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的和谐。文章分析了在文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在写作训练中优化心理品质等。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教学的特点,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习动机,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气氛和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以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校梅 《考试周刊》2010,(35):223-224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现在很多教师注重知识的的灌输,很少去关注学生心理,其实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数学老师不应该放弃,要积极主动去迎合教学改革,要根据数学教学特点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既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有利于数学教学双边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完善人格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综合水平的基础学科,在进行文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研究的一个方面。加强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如进行语言文字的审美教育、进行文学作品描述内容的意境美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审美教育。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完善学生的审美兴趣的培养,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梅 《黑河教育》2004,(3):36-37
在利用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过程中,常会存在不尽适合与不尽适度的问题,也就所说的历史教学操作中的非适度问题。比较常见的况是利用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忽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与当今时代标准的差异;用历史事件教育学生爱国、自强时,片面强调事件的极作用或消极影响;对宏观历史发展阶段综合评价,不够全面、不够严谨等。这些非适度问题的存在很程度上影响了知识、智力、情感等综合培养目标的实,甚至与培养全面创造型人才要求背道而驰。很多历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非度问题及其不利影响,并致…  相似文献   

8.
教学与发展的问题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课堂教学是课堂中的核心活动,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建构性,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实现知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一般地,能够促进知识增值的课堂即为发展性课堂:一是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生智力形成、发展的协调统一。知识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智力价值,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而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要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知识教学要促进德性的养成,使学生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升华为德性。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文学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在当前教育现状下,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应付,导致学生缺乏对文学的真正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整合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也是健全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为此,化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化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制理念,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在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初中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太高,而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学的内在心理状态,这就是情感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起并满足于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从而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去,以便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区别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就是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和辨别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重视心理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整个教育体系和人的素质发展中,心理教育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它为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美感素质的培养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尹树刚 《考试周刊》2013,(38):87-88
<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它既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又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金钥匙,正确的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成功的教育,应该培养出“高分高能”、有创造能力的学生,为此,在教学中应始终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在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方面做文章。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人云...  相似文献   

16.
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这要求科任教师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工作,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潜在的心理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社会意识、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科,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理教育是针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而言的一种广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从心理角度出发,通过良好的教育和措施,培养学生具有正常的心态、优秀的个性品质,具有出色的智力、创造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成为具有正常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开展心理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自觉防止偏异心理形成和提高主动排除心理障碍的能力,促进学  相似文献   

18.
我们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途径。设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一、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诱导学生针对教材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必要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动脑筋,勤思索,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何谓情绪教育所谓情绪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这一外在刺激,激发学生良好情绪的产生,或引导学生转移不良情绪为良好情绪,使学生处于愉快、喜悦、兴奋的情绪中,从而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更好进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目的的广义界说,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几乎在所有的国家,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在哲学家和道德家们那里,都有可以找到这个教育理想。培养学习者的良好的心理情绪是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教育不仅要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习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是问题性教学的心理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是问题性教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性教学应立足于灵活的知识基础与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问题与课程知识上 ,要正确处理问题与课程知识的辩证关系 ;在师生关系和作用上 ,要切实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促进作用。循着这一问题性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提供了五种教学模式。一、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情境本身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不是教学目的 ,它的设置取决于教师用一定系统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使学生处于智力探索的情境中 ,激发他们进行一定的智力操作 ,从而使其独立掌握新的知识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