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闵宝梁撰《晟舍镇志》,其抄本收藏于浙江图书馆,199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收录了此志。迄今为止,研究凌氏的学者未曾直接引用过该志中关于凌濛初的资料。因此,对这些资料予以辑录并加以考辨,有助于学术界对凌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民国年间,上海进步书局辑印《笔记小说大观》于第5辑中收入《志异续编》一种。该书提要云: 清·青城子撰,凡四卷。既不详其姓氏,而书又颜曰 “续编”,其“初编”安在,莫能考也。 对这部文言小说的作者和版本,均语焉不说详。90年代初,笔者因主编《清代笔记小说类编》丛书,翻阅了为数甚夥的清人说部,偶然发现《志异续编》的原书为《亦复如是》,青城子是宋永岳之号,其时,学兄欲祥先生正协编《历代文言小说鉴赏辞典》,负责作者小传和  相似文献   

3.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两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由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然"两拍"的明·尚友堂原刊足本在国内长期湮没无闻,《初刻拍案惊奇》的各种清刊本又残缺不全,《二刻拍案惊奇》甚至没有清刊本,因此对"两拍"的研究相对滞后.直到20世纪,"两拍"的明刊本才由访书、访学于日本的学者发现、引回.文章考述了"两拍"的各种版本,并重点介绍了其明刊本及从邻邦日本引回后的影印本和经学者整理、校注的重要的铅印本.  相似文献   

4.
《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5卷,佚。《崇文总目》卷4《道书类一》:“《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五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未署撰者姓名。郑樵《通志》卷67《艺文略第五·道家三》:“《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五卷,孙光宪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明环翠堂刊本《天书记》缩微胶卷为《重订天书记》的初刻本。这个版本在国内极少被关注。它的部分曲文选入明戏曲选本《月露音》,清北京高腔百本张本《孙乍(诈)》是其改编本。正字戏传统剧目《马陵道》的一出《闯宫》(《装疯》)也源自初刻本。  相似文献   

6.
一 我国大规模典制体通史,创建于唐中叶杜佑之撰《通典》,而集成于宋、元间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又有南宋初郑樵撰《通志》参于其中。后人并列之为“三通”,从而演为清中叶的“九通”,以至民国初年的“十通”。实际《通志》属纪传体,只有里面的“二十略”属于典制,且不精密。故严格地说,用字面上的“通”来归类,较论三通的长短,是不妥善的。因而本文排除《通志》不论,就典制史的一个角度,榷论《文献通考》比《通典》优  相似文献   

7.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本社会制度,清历朝皇帝认为它是“国家之根本”。因此,由官方先后编纂了两部重要文献,分别命名为《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两部文献既有关系,又有不同。因此,笔者利用有关档案文献、历史文献及学者研究成果,明确了清朝八旗制度方面的重要文献《八旗通志初集》之“初集”称谓的来历和产生的具体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该称谓的产生与嘉庆年间成书的《钦定八旗通志》没有直接关系。再次,针对《钦定八旗通志》被称为是M《八旗通志初集》的续编或二编的看法,提出了两部《八旗通志》既有联系又是完全独立的两部文献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据《东坡志林·记游庐山》,苏轼初人庐山诗仅四首,与《冷斋夜话》及相关著录不符.考之,乃选编标准不同所致,笔者以为当遵作者本意.另《题西林壁》一首次句六个辑本即有六种面目.本文以各个辑本进行对校辨析,力证《东坡志林》和《冷斋夜话》所录为是.  相似文献   

9.
《晋书》撰人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撰人名单 记载《晋书》编修人员情况的史料甚多,为便比勘讨论,兹汇录其要者如次: 1.《旧唐书·房玄龄传》:“寻有诏改撰《晋书》,于是奏请许敬宗、来济、陆元仕、刘子翼、令狐德棻、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等八人分功撰录。” 2.《旧唐书·令狐德棻传》:“寻有诏改撰《晋书》,当时同修一十八人,并推德棻为首,其体制多取决焉。”又《新唐书·令狐德棻传》:“令修晋家史,房玄龄奏起之(德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宋史学界和历史文献学界对尤袤所撰《遂初堂书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杨万里所撰序文的名称和书后跋语中李焘之言在认识和表述上含混歧异。通过本文考证可知,杨万里之序名为《益斋藏书目序,》而非《遂初堂书目序》。至于陆友在该书跋尾所载李焘之言,乃是误植杨万里的序文。  相似文献   

11.
《将苑》被明代王士骐和清代张澍作为兵法编入《诸葛亮集》,不少学者认为是“伪书”。《四库提要》断定它不是出于诸葛亮之手,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说:“称诸葛亮撰,伪也”。清《诸葛亮集》编者说《将苑》在《隋书·经笈志》有著录的证据,经查考,“皆不确”。(《诸葛亮集·将苑》注①)盖《将苑》五十篇,宋、元以前未见著录,直到明代王士骐编的《诸葛亮集》中方才出现。而明代文人好名好奇,多  相似文献   

12.
对于《论语·先进》异乎三子者之撰一句中撰字的训释,历来聚讼纷纭,各执一端。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异乎三子者之撰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文》(八上)第24课是《明清杂记》二则,其中之一选自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的《广阳杂记》,课文名为《南岳山形》。在叙述南岳衡山的雄浑博大、奇特秀美、妙不可言时,作者打了一个比方:“又如杜少陵诸绝作,必非清新俊逸超脱幽奇等目所可形容者也。”  相似文献   

14.
《清稗类钞》是清代逸闻轶事的资料汇编,而《清稗类钞·饮食类》则是对清代饮食资料的专门汇编。与各种类书相比,其中包含的饮食资料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集中。就其内容上看,地域全、阶层全、种类全的特征,以及在饮食思想上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传统与外来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共同诠释了《清稗类钞·饮食类》对研究清代饮食生活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滨州学院学报》2022,(1):78-82
正史《艺文志》记载一代的艺文名家名作,但沈约的《宋书》并未设《艺文志》这一志目。清代王仁俊和民国聂崇岐分别撰有《补宋书·艺文志》。由于著录文献范围、著录取舍依据、史料解读方式、书目考证深浅都有不同,两家《补宋书·艺文志》在著录体例、收书部目卷额、类目设置、著录内容上存在种种差异。但聂《志》不论是在著录依据的选取、还是类目设置的分类,对王《志》起到了很好的勘误、增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乾嘉朴学大师的著作,对后世文字训诂之学影响最大的,应该首推金坛段玉裁若膺氏撰的《说文解字注》和高邮王念孙怀祖氏撰的《广雅疏证》。这两部书都可以算得上是,自两汉而后在文字训诂之学的这个领空中黯淡了千多年而重复出现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为有清一代的学术,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这两部书值得介绍的地方很多,因限于篇幅,姑且不说,本文拟仅就《广雅疏证》王念孙的《自序》和段玉裁为王念孙《广雅疏证》写的《序》来谈一点看法。这两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其中都谈到了训诂学上极为重要的研究古字古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维克多·谢阁兰是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因其长期生活在东方的缘故,故他对中国古老的文明特别着迷。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勒内·莱斯》,及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专著《古今碑录》,《历代图画》,《华中探胜》等。他的异国情调理论与法国历史上具有东方色彩或主要描写东方的法国作家所提倡者不同,强调对不可探测的他者的想象与虚构,表现为对自身缺憾的补偿和抗议,  相似文献   

18.
《新唐书》的撰修是因为宋人不满意《旧唐书》的编撰,认为“记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但《新唐书》在撰修过程中对《旧唐书》的记载能简则简,能省则省,造成许多事件、人物传记等事实不清。从唐中兴名将李晟的出身、官职等记载为例,对照《旧唐书》等古籍的记载,可以清楚地印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9.
清前期学者顾栋高所撰《春秋大事表》是一部精心撰构的带有总结性特点的《春秋》学名著。全书不仅在编撰体例上匠心独运,巧妙地糅合了纪事本末体和史表的优点,而且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在探求《春秋》之著述宗旨和评论春秋历史时势方面,提出了诸多创见,至今仍是研究《春秋》经传和先秦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20.
《唐之享教育文丛撷英集》(以下简称《文丛》)所载的文章反映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湖南教育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文丛》具有史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