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的解题教学中,“一题多变”可以在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在日常学习中所积累的数学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并协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基于此,本篇文章从“一题多变”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入手,阐述了“一题多变”的含义、作用及基本运用原则,提出了“一题多变”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题多变”是一种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解题教学模式,也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意的关键举措.文章针对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一题多变”的实践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教师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一题多变”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数学解题教学的有效性,使解题教学可以多维度开展,而且可以活跃学生解题思维,改变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习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过程分析能力的直接教学形式.通过“课堂提问巧设计”“问题阶梯巧设置”“题干条件巧变式”及“图形图象巧利用”4个路径,旨在让学生在解题中经历各种分析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并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过程分析能力,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刘丽华 《教师》2012,(30):88-88
数学解题训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解题训练中典型题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发散性、创造性,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知识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阐述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虞金龙 《中学教研》2010,(11):21-2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变换问题的形式,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图、多图一解……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解题教学占有很大的分量.如何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解题教学的核心任务.在一般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就题解题,只要能给出正确答案,既意味着关于这道题的教学宣告结束,进而丧失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好契机,不能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境界.变式教学时中国数学教学的优势,在解题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从基本问题出发,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拓展延伸"、"结论运用"等多种途径进行适当变式,不仅能够深化对基本问题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合格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如何选好复习题却又是重中之重。笔者提出数学复习题可重点选择“连问题、变式题、多法题、同法题”这四类题型。通过训练此类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项解题思维.使学生的解题思维更加灵活,解题思想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思维“体操”展示的过程,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如何简洁明了地向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呢? 一、一题多解,拓宽教学思路 一题多解,有利于沟通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知识,从不同侧面给学生展现同一个知识点;多解归一,有利于提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向学生揭示数学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挖掘中考试题的教学价值.本文针对一道代数几何综合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通过一题多解,探寻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通过变式探究,充分挖掘问题的本质,优化解题路径;通过师生总结,凝练解决问题的系统结构,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向出发,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且当题目的条件发生变化时,仍然能够举一反三,迅速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做进一步的挖掘、引申和探索,设计各种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对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拓宽思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①条件不变,深化结论;②强化条件,构造新题;③题设与结论互相交换;④改变图形,构成变型题…  相似文献   

11.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本文鉴于小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可塑性相对较高,基于对学生“四基”“四能”的培养,旨在说明教师教学通过筛选教学内容或根据不同的课型,引导学生着眼于细微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的“变”(一维变式),使学生对看似不同的解决问题情境进行“二维”的交叉拆解和对比分析(用二维眼光看变式),让学生亲历“一题多变”的过程,对数学解决问题中的可变性进行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变”,构造多维度的“题链”,在“变”中建构数学模型,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投入度,拓展学生的思维度,培养学生整合、辨析和创新的意识及能力,提升学生可持续学习数学的学习力和研究力.  相似文献   

12.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创新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培养人的聪明才智和发展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变解题方法改变解题方法,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良好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促使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  相似文献   

13.
盛萌 《考试周刊》2012,(76):59-60
波利亚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这里的“题”其实是“问题”.即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自始至终是在逐步地解决问题.而“变式教学”就是将问题逐步递进、逐步深入.最终解决问题.它既能培养学生的纵横联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马顿从教育的角度提出变式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变式就不需要辨别.而学习又是源于辨别的.“变式教学”是数学中的引申.推广在教学中的诉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和公式等.  相似文献   

14.
“几何画板”在数学解题变式中的应用和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对数学题目进行研究。这就用到解题变式的三种形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几何画板”具有追踪轨迹、实时计算等功能,因此,为了降低认知负荷,它可以用以实施解题变式。同时,在数学解题变式中应用“几何画板”,能够增加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学习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重要性,为学生讲解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解题效果,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结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措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类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数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小学毕业试题中占着相当高的比例.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出利用“一题多变”解题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分数问题能力的一套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一是信息与问题互相转换,使学生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二是信息不变而问题改变,使学生找准单位“1”的量;三是转变单位“1”的量的地位,让学生体会单位“1”的量作为已知与未知的不同解题方法;四是改变题中分数的作用,使学生分清分数作为分率与具体数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数学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两种解题训练模式的构建可以突破原有解题教学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习题的解题方法,这对其解题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构建“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课堂,教师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再从实际教学的开展出发探寻有效教学设计的方法,对初中数学“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的开展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的解题思路是从理解问题开始,经过分析探索思路,不断转化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高中数学的难度大,题量多,给学生造成了很多困惑.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一、高中数学解题思路过程中的四个阶段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繁杂,在经历了初中的数学学习以后,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  相似文献   

19.
“一题多用”包括“一题多叙”“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叙”“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法,有目的、有重点地设计基本训练,有助于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加强索质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科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知识来解答数学问题.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解题是学习中的难点,学生往往因为无法读懂题目而无法解答出题目,那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和方向则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因此,通过学生“说题”的形式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是一个有效学习数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说题”,使得教师与学生展开连续的对话,启发学生,从而使得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理解题意.在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背景下,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结合具体例子阐述学生“说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