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窦娥冤》的主题历来被认为是反封建。本文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关汉卿对原型的创造两方面剖析作品主题:窦娥是按封建文化的形象设计而成的;关汉卿通过对原型的加工,着重表现善良弱小百姓与强大黑暗势力之间的冲突,揭示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窦娥冤》的悲剧主旨是人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相交织。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与《荆棘鸟》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本文试对两个爱情悲剧进行比较,从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悲剧主题、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体味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为我们弹奏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悲歌。其悲剧根源是复杂的:一方面由于焦母长期的寡居生活,养成了对儿子偏执的爱,把儿子占为己有,产生了排他性的变态心理,甚至性嫉妒;另一方面,刘兰芝、焦仲卿自身所反对的并不是封建教条,而他们的抗争体现的是身心自由与封建礼教的冲突。他们既是封建礼教的推行者,又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这一悲剧有它的社会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蔡亮 《保定学院学报》2008,21(4):100-102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古诗<孔雀东南飞>为世人展示了一场追求婚姻自由而不能得到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通过探讨<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来揭示封建伦理道德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悲剧史上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释了悲剧的理论,他对悲剧的情节似乎"情有独钟",将其列于悲剧六大元素之首。《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亦是著名的悲剧。本文将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对《孔雀东南飞》的情节加以分析,试检验情节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沉沦》主人公的悲剧不完全是社会的悲剧,还应归咎于主人公的心理不健康。导致他走向毁灭的也不完全是所谓的民族歧视和封建毒素,还有他自己的性格因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品中得到启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复仇女神》讲述了美国犹太裔巴基·坎托与脊髓灰质炎疾病和随之而来的诸多苦难相抗争的故事.以邱紫华的悲剧精神理论为指导,分析小说主人公巴基·坎托与悲剧命运、民族苦难和悲惨爱情抗争的历程,不仅能够较全面地展现主人公巴基的悲剧抗争精神,达到深刻揭示小说主旨的目的,而且能够拓宽该作品的研究视角,丰富对该作品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晴雯不畏尊贵地位,敢于抗拒主奴不平直到最后毁灭的人生遭遇的阐述,展现了睛雯大胆叛逆、威武不屈、特立独行、疾恶如仇、率性而为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末期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社会现实,愤怒谴责封建阶级的腐朽和虚伪,热情讴歌了被压迫者的挣扎、反抗与斗争。晴雯这个艺术形象蕴含着深沉凝重的美学价值,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感情上难以承受,却无法改变自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命运的悲情人物,极具震憾人心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9.
爱情悲剧和封建社会是《红楼梦》中描写的核心内容。宝黛爱情的萌芽是源于安逸和心灵的相应相通,安逸因封建社会的地位形成而得,而宝黛爱情的悲剧诞生也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必然变动而成。因此文章本着分析《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最根本原因,以分析宝黛二人性格成型特征为主,通过分析悲剧形成的家庭背景逐步带入到社会背景中,将《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成因加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虽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但其中也有许多描写地比较成功的小人物。如龄官与贾蔷、司棋与潘又安这一系列形象,虽着墨不多,却有着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而发生在他们中的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这些奴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中以小见大的观照《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分析其悲剧原因,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界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对小说的读者和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哈代的悲剧观是他的文学作品创作的根源,这种悲剧观在《卡斯特桥市长》这部小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主要对哈代和《卡斯特桥市长》进行简单的介绍,而且分析了哈代悲剧观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珍妮姑娘》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珍妮悲惨的一生。本文主要以主人公情感变化为出发点,通过文中珍妮的情感经历将爱情与亲情、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她感情悲剧的必然性,进而揭示《珍妮姑娘》的悲剧因素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边城》是一部唯美主义的经典作品,读者都希望《边城》以大团圆收笔,但读到最后却看到了一个哀伤悲痛的结局。沈从文先生以满腔热情写下这篇作品,而它后面隐伏着的是作家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人生哀乐。在作家描绘的"湘西人性美"的后面,也蕴藏着作家对于人生、生命和民族的空间及时间的深深思索,表达了作家要求重塑民族形象、重造民族道德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由女性主义视角且根据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来详细分析多丽丝·莱辛作品《吟唱的野草》中的女主角—玛丽其命运多舛。作品中的玛丽身处后殖民主义的语言环境中,游走于种族歧视、男女不平等、文化与精神上的不认同等众多困难中而不能认清其身份和地位,玛丽悲惨地死去乃时代之悲剧。  相似文献   

15.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一经问世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作品通过作者的描述,刻画和体现出了哈姆雷特主人公的悲剧形象。本文针对《哈姆雷特》中主人公悲剧性格进行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为我国戏剧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角度解释悲剧,认为构成悲剧的基础是“历史的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这构成了不少学人对马恩悲剧观的全部理解并视之为万古不变的教条.但就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悲剧观来看,这是失之片面的.在马恩的悲剧观中,旧社会的没落和毁灭也具有一定的悲剧因素,如契诃夫笔下的四幕抒情喜剧《樱桃园》.作为社会历史范畴和社会形态的象征,樱桃园有着自己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但其无可挽回的毁灭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樱桃园》凝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7.
豪威尔斯的短篇小说《埃蒂莎》是一则悲剧故事。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阐释女主人公逼迫未婚夫参战的动机并以自然主义的决定论剖析主人公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8.
祥林嫂的命运抗争大致可分成逃、撞、捐、问四部曲.《祝福》的高潮正显示了导致祥林嫂之死的关键,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最后还是选不出封建礼教的魔爪.这是祥林嫂悲剧的真正意义.祥林嫂面对接二连三的不幸及种种迫害,曾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但这种抗争因其二重性不仅无效,而且还导致了其越陷越深的可悲结局.  相似文献   

19.
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应对自然界生命物体及人类自身的一种态度,张爱玲通过《金锁记》主人公曹七巧的塑造,述说了在一个男权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中女性对权利和物质追求及与命运抗争的故事。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金锁"压抑后卑微的生命个体悲剧、"爱情"破灭后绝望的生命需求悲剧、"人格"分裂后枯萎的生命个体悲剧的解读,当生命中基本的生存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时,七巧逐步走向"疯子"的道路,哀其不幸,怒其不省,但却又是人性悲剧命运的永恒主题,而更具有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企慕情境"这一诗学主张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它不仅仅表现男女之间爱慕之情,也常常用来表现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用这一诗学观点来反观屈原,我们就会发现,在《离骚》中表现出的企慕情境就是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