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TEM SOS”模式下探索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秀起来”的策略与方法,数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三想”,即让学生想得到、想得妙、想得透,引发学生思维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并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初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探究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富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规律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先设计一道抢答题,让学生展开了别开生面的竞赛,比较各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时课堂气氛活跃,我抓住机会说:“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激发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3.
拜读吴晓霞老师在《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2期上发表的《“数学”与“公安”》一文后,对作者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和敢于创新的意识十分敬佩。但笔者在收获的同时,有几点疑惑想与吴老师及各位同仁共同切磋,望大家指点。1.答案真的唯一吗?2.“买两条皮带”这种思路不能“破案”吗?3.不从个位数6入手,还能“破案”吗?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一切还得从原文说起。  相似文献   

4.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序”陈健“序,第次其先后大小。”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有序性,对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一、看要有序看是想的先导。有序地看是想得明白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本十分强调看的有序性,并且指导得非常具体。例如,第一册...  相似文献   

5.
“数学就是计算,数学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这是学生们对数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加之有些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是老一套的“教条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法,要求学生死记题型、背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老师教得索然乏味。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就得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沈坤华 《江西教育》2012,(14):18-20
数学课要凸显数学学习的本质,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这些方面怎样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呢?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实行三个先后顺序转变,即变“有问先答”为“先探后答”,变“有疑先议”为“存疑后议”,变“先操作后想”为“先想后操作”.这样三个转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加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小就肯于动脑筋,善于想问题.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材的需要.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四册课本中,大部分例题下都设置了“想”,为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加强直观教学,用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段,结合“想”的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那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想”呢?现就几种主要的“想”的形式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例题旁,经常编排有“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这类问题的不同作用,发挥“想”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本文就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七册中的“想”例举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是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宏观的指导性作用,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建构的指路明灯.对三版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中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变迁进行研究,发现最新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对数学、数学素养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根本属性描述得更加清晰,在课程理念中对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理念阐释得更加精确,启示教师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性质、理念的核心要义,准确而有力量地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教学中,同样是“说”,有的学生说得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有的学生却显得语无伦次,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众所周知,“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所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也就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说”。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敢于说、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当更为深入地研究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具体涵义与现实意义,包括它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从实践的角度看,不应唯一强调所谓的“整合课程”,乃至片面地提倡“去学科化”,而是应当更加重视如何能将这一思想落实于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之中,特别是,即应明确提出“数学核心素养”这样一个概念:应当帮助学生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  相似文献   

12.
要想小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数学,必须让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学形象化,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课充满生机活力。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学海无涯“乐”作舟,“数”山有路“巧”为径。一、巧妙的课堂导入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他提供的东西,让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教材(人教版)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在课中穿插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它是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大纲“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让爱好数学的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如何正确领会编的编写意图,如何发挥“读、想、做”的教学功能?本人认为教材中的“读、想、做”至少可以发挥以下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点,不要看得太神秘。”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启发学生们在作文中的“创造意识”,就得有孩子般的眼光与思维,就得蹲下来与他们“平起平坐”,不能存有丝毫的“霸主”心态。作文教学要点击孩子们的心扉,就得善于激发起他们“创造”的热情与欲望。  相似文献   

15.
目标预设1.读图:学习观察多幅图的方法,准确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想象: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在四幅图的“空白点”展开想象,鼓励学生不仅要“想”得丰富、更要“想”得合理。3.会文:在以上的基础上,遵循“先说后写”的顺序,把文章写具体、连贯。导写过程一、图画激趣巧导入图画书一直是我们最喜欢的书籍,但是今天我们要看到的几幅图却只有?史长青图画没有“书”,今天我们就在这里进行一次写作比赛,选出最优秀的一篇文章使它们图文并茂!想不想和同学比一比?二、例文引路知写法1.一读例文,初步感知图文关系请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来学…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枯燥的数学,作为教师,除了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景、富有挑战的数学活动进行教学外,重要的是教师要顾及每一个“人”,运用发展的眼光,把数学课堂变成“磁场”,牢牢地把学生“吸住”,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不再是讨厌的地方,而是最向往的学习乐园,能尽情地享受数学课堂、享受每一天. 要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活动经验在课程目标中被作为“四基”之一做了进一步明确,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数学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切实有效地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需要教师把握好“四个阶段”,即经历、感悟、反思、激活,让学生历经这几个阶段,使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得以丰盈.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这样使新教材充满生命活力.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想做好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教学,就应该大胆在教学中实践,借此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技艺.  相似文献   

19.
我的好朋友尹璨家里有DVD机,可以看动画片、唱歌, 我很羡慕,嚷着要爸爸买。爸爸起先不肯,最后被我缠得没办法了,说:“除非你这次期末考试语文、数学两科都得90 分以上才能买!”“好,您讲话可要算数!”“一定算数!”我和爸爸拉了钩。以后,每天上学,我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我做梦都在想:“快期末考试吧!”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期末考试。那天,我仔细地做题,做完后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不久, 分数出来了,语文97分,数学得了99分。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回家,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爸爸:“这回你得给我买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鼓励学生用超前思考的途径来发展自主探索思维能力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教师讲解时“超前思考”鼓励学生在教师讲解新知识时,作探索性的超前思考。即教师正在讲解,学生超前想到教师接下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然后与教师传授的知识相对照,从而验证自己是想对了还是想错了。若是想对了,则证明自己不但想得快而且想得对。这时,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励自己继续超前思考问题。若超前想的与教师讲的不一样,这样,不但知道自己想错了,还会知道错在哪里与为什么错。显然,如此“想对、想错”都在发展学生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