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培养“工匠型”教师成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工匠型”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中具有“匠人气质”的群体,具有专家和匠人的双重属性,是多维度综合素质的有机合成。产业学院给“工匠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需从教师、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层面协同配合,共同发力,以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方面积极发挥央企作用。一是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率先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构建新体制、形成新模式、探索新机制。二是积极发挥产业优势,为共同体内职业院校提供平台与资源。如推进企业大国工匠、技能大师、技术技能人才进校园,技术培训、技术课程进课堂,推动职业学校优秀师资力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进企业。三是积极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办好中车直属职业院校——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努力建设“校企融为一体、产教充分融合、职培相互融通、育训有机结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3.
培养“工匠型”人才是基于“技能中国”建设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新型育人目标。面向“技能中国”建设,职业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有助于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优化职业教育育人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鉴于此,从“匠心”“匠德”“匠术”“匠行”及“匠人”角度出发,探索构建职业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少年工匠+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人才成长系统;推进三全育人,打造“德技并修+资源共享+赛证协同”课程教学平台;落实立德树人,建设“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邓玉蓉 《教师》2020,(2):106-108
当前,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做法、成效与体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旨在通过“内培外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措并举,不断加强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技能精湛、德艺双馨的卓越“双师”,助力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从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各自的优势、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利用"双师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等几个方面,制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重点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流程和"553"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三个方面对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培养,由浅入深,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通过论述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型"教师专业技能的新要求,分析当前"工匠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弊端,提出"工匠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闭环链条,阐述培养过程中教师、学校、企业的角色关系,并结合实际给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准入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期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更多技能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力量,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动力。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是调动“双师型”教师工作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产教研发能力的有力手段。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因此高职院校要基于产教融合,采取科学设置激励目标、完善薪酬体系、创新激励方式等措施不断优化高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以此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匠之师是工匠精神、技艺与教师职责、能力三者高度融合下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新形象。构建“岗育复合体”、培育工匠之师是职业院校传承工匠精神、为行业培养能工巧匠的枢纽工程。“岗育复合体”是以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行业工匠之师为目标,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主体复合,跟岗、融岗、顶岗、轮岗四环衔接岗位复合以及导引、诊改、评价、激励四步贯通考评复合,促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完成新手、熟手、能手、骨干、专家进阶,培养专业教师胜任学校教师、企业技术员、行业培训师三重岗位的教师培育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9.
依据适配理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要与政策理论、产业需求及学生成长适配。职业院校要打造基于政策指引的理论学习平台、基于技能更新的校企共育平台、基于教法创新的教研发展平台,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技能大师型”教师、“大国工匠型”教师。  相似文献   

10.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主体的身体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据此审视职业院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可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效应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教师培养理念、行业企业参与、学生重视程度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当明晰具身和应用的理路,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关注和强化认知的具身特征。可借鉴“双元制”、CBE模式、TAFE模式等现代职业教育的国际经验,发挥产教融合的政策效应,建设政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合理设置职场情境、优化实施项目教学等途径倡导身心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的具身性、体验性和驱动性,切实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施、优化,并将生产与教学两过程深度相融合是校企合作高层次的育人战略,共建企业学院是完成这一高层次育人战略行之有效的模式之一。企业学院模式下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结晶体,给学校、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育人效益,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和激励机制落实的重要主客体。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既往对于产教融合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校企双主体。本研究将地方政府的产教融合发展主体引入博弈。通过构建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应用MATLAB数值仿真推演,分析产教融合中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机制,推导出地方政府“弱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高效参与”是三方博弈的最优策略。研究发现:优先激励行业企业是有限资源配置下的首选项,降低成本、适当奖惩是激励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关键点,政府“弱主导”是实现产教融合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3.
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的跨界属性能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动力,县域经济的多样性又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相一致,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有效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当前县域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还存在劳动力输送能力下降、小微企业难觅合作对象、学校单一培养模式无法适应企业多面手需求、产教融合“两张皮”的现状。基于振兴县域经济、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目标,浙江省的不少地区都在探索新型的产教融合模式,其中西湖职高的“育训融合模式”、永康职技校的“现代五金包豪斯工厂育人模式”、龙岗职业中专的“产业学院模式”以及海宁职高的“链式教育模式”都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通过对四种模式的剖析,寻找其共同特征,以期能为其他县域地区经济与职业院校的发展打开思路,从而形成产教融合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赵梦嫄 《成才之路》2023,(32):133-136
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产教融合速度、促进校企协同发展、强化协同育人效果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走科学发展道路、迈向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职业院校可从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丰富教师学历提升路径、提升教师队伍运行效率、打造高质量兼职教师队伍、健全教师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快产教融合速度,促进职业院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指能够与职业学校共同或单独完成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评审建设并经政府授权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有较大影响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规模以上企业。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历史基础、时代基础、实践基础和产业基础。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要从健全制度安排、激活内生动力、制定省级标准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加速构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有利于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形塑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优势。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存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断层现象显著、内部运行结构衔接关系弱化、育人资源分布离散等问题。立足于技能强国建设背景,从以“教学—实践”为衔接点、以“院校—企业”为连接线、以“校内—校外”为契合面三方面出发,构建了技能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该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为:以政策补链统筹建立产教融合“四链协同”多元育人调控机制;以服务延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四链协同”内部结构协调机制;以生态固链着力构建产教融合“四链协同”特色育人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丽 《职教论坛》2019,(9):152-15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组合式激励,从而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这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五年,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真正形成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产业对职业教育引领作用的要求,是行业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必须通过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企业自愿申报,公平公正择优选取,先行建设后行认定,动态实施,同时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冷链物流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职业院校在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对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匹配分析,提出坚持立德树人融合行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对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实时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等建议,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和建设冷链物流专业。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最大区别所在,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产教融合不仅有利于产教主体的共同发展,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文章从“政府、职校、企业”三方主体的视角阐述产教融合的内涵、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中“政府体制机制支撑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主动性不强”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