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红戈 《教书育人》2002,(24):36-3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的角色就已定位在知识的传授者上,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一种———接受式学习,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助长了教师的惰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也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今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去调整自己的角色,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教师将如何改变角色,去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呢?一、做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撑起一…  相似文献   

2.
郑燕玲 《师道》2006,(9):24-25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新的要求。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学习者、运用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可怜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为师生共同走进新课程、共同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一、把思考还给学生,师生共同走进创新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仅是归还时间的问题,核心应该是归还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专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以心智活动为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学应该以引起和促进学生心智活动为教学…  相似文献   

3.
赵立红 《班主任》2003,(8):22-22
四月,在一个周三下午的班会上,班长宣布:“21世纪,我喜欢的老师”主题班会开始。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你们可以畅所欲言地谈一谈自己喜欢的老  相似文献   

4.
《湖南教育》2002,(15):1-1
有专家曾经指出:教师即课程。言下之意是: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今秋省级实验区的启动,课改必将给广大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如何适应并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全省广大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这样一个口号: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前提。自汨罗经验问世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转变,但由于一些措施不配套,比如教材陈旧,就必然导致…  相似文献   

5.
杜玲 《山东教育》2003,(25):33-34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经调查,发现有80%的学生表示对童话感兴趣。大家都知道儿童的天性就是富于幻想、喜爱新奇,在他们的世界里,有点石成金的神笔;有回到侏罗纪的时光隧道;还有提醒他们别写错别字的铅笔……借助想像,把平凡的事物、现象,编成了一幅幅不寻常的画面,从而在儿童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带领儿童进入神奇的“幻想王国”。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树立起生本观念,将学生的潜力真正激发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地轻歌曼舞了.  相似文献   

7.
8.
2003年秋季,承载着新的教育理想的基础教育课强改革进入我们合阳县四百多所中小学,它犹如一缕春风,为教研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只恰似一股巨浪,把教研员推到了课改的最前沿。作为一名教研员,一个教研工作的领头人,怎样才能转变理念。勇立课改潮头,创造性地工作,成为萦绕于心的问题。对此重任,我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同时又有一种手足无措的茫然。通过四年的实验,我与课改已有了最亲密的接触,日日与他为伴,岁岁和其结友,同他一起进步,共同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同基础教育的发展休戚相关。面对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全新要求与挑战,继续教育必然需要采取主动回应措施,保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步发展。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压力,确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定位和发展的生长点,开发出合理得当的课程体系,以期继续教育能够良性发展和新课改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10.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室,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要,促进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1.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小说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在小说里面,莫言成功的塑造了"黑孩"这一形象,在学界引起了一阵广泛讨论。本文将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故事中的典型意象"黄麻地"、"红萝卜"以及"眼睛"作出解释分析。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能否妥善地解决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大学校园和谐建设的重大问题。在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对贫困大学生也要有新的定义,大学生的贫困不能再只是体现为物质的贫困,应该还要加上意识或者说是精神方面的“贫困“。本文就从大学生精神方面的“贫困“这种新的“贫困“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记一以精神分析为背景的团体成长小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析是一对一的解决心理问题的疗法,而应用到团体成长中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大学生的团体成长中充分贯彻发挥每一个体主体性的原则,再尽量少地给他们干预和指导。经过8次活动,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得到了体现,并且在活动中也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个案研究时,应着重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建立研究关系;二是如何增强角色意识;三是如何控制过程;四是如何更好理解被访者;五是要注意发挥社会学的想像力;六是要注意把握研究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对民族班学生在极限运算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做了一些简单的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论师生话语权的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师生交往中师生话语权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教师话语的膨胀与学生话语的失落。让师生共享话语权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对话使师生共享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7.
Students represent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a school organisation, but are rarely considered as participants in literature on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PLC). This article explored a PLC with the legitimat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Data wa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11 teachers. Community of practice theory provides 3 dimensions that were used as analytical tools: shared repertoire, mutual engagement, and joint enterprise. Shared repertoire refers to how teachers introduce and develop tools for learning; mutual engagement to how to establish relationships and atmosphere with a respect for learning; and joint enterprise to how students’ associations and experiences are used to shape content knowledge in planning for learning. We conclude that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of practice is useful to describe and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a PLC.  相似文献   

18.
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个体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成了所谓的"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找出问题的症结,选取恰当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the entire self-assessment process is dynamic and ongoing. It is challenging and time-consuming, yet most gratifying as educators develop enhanced self-understanding and self-knowledge. The self-assessment process simultaneously enables teachers to touch reality (present focus) as well as to dream (future focus). The self-assessment process allows teachers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Although the incoming president of the NAEYC appropriately urged participants in the 1994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to look out for each other,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Daniels, 1994), it behooves each one of us to make sure that we take care of ourselves as well. This advice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call for self-centeredness; we do a much better job in our own work with others when we have taken care of ourselves. Continuous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elf-assessment provides that opportunity to take care of ourselves. The kind of renewal that self-assessment provides is “preserving and enhancing the greatest asset you have—you” (Covey, 1989, p. 288).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