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库全书》创修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至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完成了全书的编纂及抄写,全书收集了自上古至清乾隆年间我国历代典籍之精华,由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纪昀(晓岚)任总纂官,调集数万人,历时15年,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是我国著名的一部大型丛书。每当谈到这部丛书时,少不了要提及它的编纂时间。编纂此丛书的时间,有多至四种说法: 一、清乾隆三十年“清乾隆三十年救辑。”(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1)》P962) 二、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73年)编《四库全书》的时候,更加确定了。”(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史略》)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也是采用这四部的分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学》) “到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时,进一步确定了‘四部’分类法,使其完备。”(白国应《图书分类  相似文献   

3.
今生有幸目睹我国最大的图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版),我的心灵被强烈震颤。应该感谢先人,感谢前辈,是他们使我惊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然而,当我查阅历史得知整个《四库全书》的存毁情况后,我又痛心疾首。这又使我想起了珍贵的古老档案──居延汉简落难异国所留下的永久遗憾。此时,唯有用无声语言才能表达我的思想感情。《四库全书》创修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全书荟萃我国历代典章精华,共收书3640余种,19000余卷,6144类,36000余册,分经、史…  相似文献   

4.
段伟  周祎 《北京档案》2022,(4):54-56
<正>乾隆三十九年(1774),样式雷奉敕仿宁波天一阁营造皇家藏书楼四库七阁,其中圆明园文源阁于乾隆四十年(1775)落成。文源阁内先后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工具图书入藏。咸丰十年(1860),文源阁及其庋藏图书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浩劫中被焚殆尽。文源阁从建成到被焚仅存世85年,其废墟遗存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5.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生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死于乾隆九年(公元1774),是清代著名诗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都收集在《饴山堂集》中。《饴山堂集》,初名《因园集》,收在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六清代》,总第1325册,集部第264集。  相似文献   

6.
出版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制作单位: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书同文电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内容简介:《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一套包罗中国历代典籍、规模最庞大的百科全书。由经、史、子、集四部组成,蕴藏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惊人智慧和悟性,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做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四库全书》先后抄了七套,分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及文澜阁本,另有翰林院底本一份。其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是由清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公元一七七二年二月)开始,至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公…  相似文献   

7.
文澜阁《四库全书》自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颁藏全书后,至今已经历了二百余年,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进入20世纪以来文澜阁《四库全书》被整理研究的概况,以供学人借鉴。  相似文献   

8.
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这个名称很多人是知道的,好些大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里还置备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影印本,可现在又出现了一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所谓(四库全书》并不全。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3)征集书籍开始,到乾隆四十七年(1783)第一部贮藏进文渊阁的(四库全书)竣工,历时十年之久,所收入的书籍不过3461种、793po卷,而并非当时书籍的全部。这Wil种都是叫人工楷抄录,用行话叫“著录”在(四库全书)里的,在每种书前还都写了篇提要。此外还有大量的书没有著录进(四库全书),其中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9.
乾隆打着“稽古右文”的旗帜,下令纂修《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典籍,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基本结束。陕西先后两次呈进书籍102种,其中被《四库全书》著录8种,存目70种。陕西巡抚采进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展示了陕西的地方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10.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生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死于乾隆九年(公元1774),是清代著名诗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都收集在《饴山堂集》中。《饴山堂集》,初名《因园集》,收在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83;集部&#183;别集类六清代》,总第1325册,集部第264集。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是清代编篡的一部巨型丛书,为保存这部丛书,乾隆下令修建内廷四阁和江浙三阁庋藏。文章介绍了《四库全书》贮书阁的建置、《四库全书》的贮藏及其防火意识。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月,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百科性质丛书《续修四库全书》(以下简称"《续修》"),在经过八年的编纂整理之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全部出齐。它是继18世纪乾隆编修《四库全书》以来又一次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的大规模清理与汇集。《续修》精装1800册,总共收书5213种,全部使用最佳的版本影印。这种存真的方法,比之《四库全书》为世人所诟病的抄写、避讳而对原书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检清宫档案,发现《四库全书考证》于乾隆四十一年酝酿,四十三年正式编纂,四十七年正月完竣,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进呈,后直至乾隆五十四年一直在馆校对,嘉庆初年始交付武英殿摆印。此外,现存文渊阁本《考证》的修改内容与庋藏时间不一致乃是因为七阁《考证》均由馆臣带回武英殿重新缮写,较最初的庋藏本,吸收了乾隆四十七年至五十四年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电子出版工程与中文信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工程背景与目标(1)《四库全书》盛世修典,清朝纂修《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文献整理活动。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开始征书,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库馆开馆,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第一份《四库全书》抄成,这次由朝廷倡导的规模空前的修书活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全书》广泛网罗和搜集了从上古流传至清初的所有著作,用“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类,共收书约3,461种,总计约79,337卷,约SO,000万字或97,7O0万字[1]。它全面总结和系统整理了三千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5.
纪昀与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档案》2008,(4):9-11
纪昀(1728—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谥文达,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纪昀出身望族,19岁考取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先后官编修、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但是,纪昀不是因官高闻名,而主要是由于他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一生致力于《四库全书总目》(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撰。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编辑纪昀清代的纪昀,是一位有名的总编辑,他主编了《四库全书总目》。乾隆为了表示自己的文治,从三十七年(1772)开始,动用了4168人,运用了巨大的物力,用了15年时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编纂成了一部规模巨大、世界有名的丛书《四库全书》,在编辑《四库全书》时,编辑人员将搜集到的书籍都编写了内容提要,后来,将这些提要辑成一本书,叫《四库全书总目》。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也是《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官。总纂官就是现在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17.
清代抄书考     
清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尽管新的印刷技术即将取代雕版印刷,图书的制作手段更加先进。然而,人工抄写,作为一种原始的图书制作方式,仍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无论官方或民间、抄书之例仍然屡见不鲜。清代官方抄书以《四库全书》为巨。《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收书3503种,共79,337卷。卷数之多,相当于《永乐大典》的三倍半。乾隆三十七年(1772)  相似文献   

18.
乾隆作为《四库全书》编修工程的总策划者和组织领导者,其一系列决策决定了"全书"的定位、规模、学术品质、走向,甚至整个工程的成败。通过考察修书上谕,分析乾隆在《四库全书》编修、庋藏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重新审视其功过是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文化工程的世界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9.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二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编纂、修订、刊刻、度藏文献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纂修于乾隆年间,被人们称为“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与乾隆三十七年始修,到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历时十几个春秋,它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一)清朝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一样,都有过自己堪称盛世的时期。1644年,清朝统治者利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举兵南下,攻占北京,建立了清朝统治政权,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相似文献   

20.
对中华文化积累和清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篇巨制《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已全面启动,进展顺利。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建设工程,荟萃了清乾隆以前以图书形式积累起来的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成果。《续修四库全书》将收录《四库全书》未收的乾隆以前有价值的著述,《四库全书》存目及《四库全书》禁毁书中确有学术价值的部分,以及乾隆以后至辛亥革命(1911年)各学科、各流派的代表性著作与名家名著等。《续修四库全书》选目在注重学术性的同时,还注意收录那些珍稀罕见的孤本、稿本。所收每部书前由有关专家撰写提要,说明该书的作者、内容、价值及版本流传等情况,力求反映现当代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