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须"检举"     
常听班主任自豪地介绍自己的“经验”之谈:要想知道班内哪个学生做了什么坏事,只要让同学之间相互检举……这种“方法”似乎有一定的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法是犯了个大忌。这是教师在利用学生的善良,培养一种不良的品质,揭别人短,搞得同学间不团结,往后何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再者,学生间发生的事情需要靠这种“检举”来发现,可见班主任工作的被动与失职。那是不是不用听孩子的话,光凭自己的“经验”就足够了吗?不。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朋友,真正用自己的爱心,听听孩子说什么,去感知他们的…  相似文献   

2.
惩罚     
“谁干的?站出来!”班主任铁青着脸,本来就冷冰冰的尊容更加恐怖。没人敢吭声,教室里一片寂静,连空气都似乎凝固了。他目光扫到哪儿,哪儿的“黑森林”就矮了一截。同学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眼睛盯着地板,大气都不敢出。“好,”班主任咬牙切齿地挤出最后通牒,“这个星期如果在馨敏桌子里放蟑螂的‘仁兄’不坦白———下个星期把中餐停了,请你们自己解决。”班主任刚走,教室里就炸开了锅。“都是你们男生,做这种缺德事,还要把我们女生拖下水!”玉文火冒三丈,双手挥来舞去地抗议道。“去去去,你哪只眼瞅见了?”兆然一顿抢白,…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使用班干部方面就有一个成功的经验“没娘的孩子早当家”———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作为一名班主任,挑选“得力干将”做班干部,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但是怎样才能炼就“火眼金睛”去发现“班干部”?班干部最终怎么产生?是由班主任“口谕”,还是“皇帝轮流做”?班主任如何“使用”班干部?这些问题都需要班主任去面对。  相似文献   

4.
生日变奏曲     
一次批阅学生的周记本,一连好几本,都是写参加同学生日宴会的事。忽然,我想起近一阶段,班里学生十分流行生日宴会,同学之间还相互攀比谁家的菜好,谁请客的档次高。而且,去参加生日宴会,还要带生日礼物,有时几十元钱的礼物还拿不出手呢!我想:现在的孩子已经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应该为自己操办生日。可是,如果长期下去,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这样想了许多之后,我决定设法去刹一刹这股“生日风”。星期二的晨会课,我问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你们操办生日吗?”“当然了!”“年年帮我过!”我说:“年年操办生日的,请举…  相似文献   

5.
唠叨妈妈     
“放学啦,饭马上就好,你怎么又在吃这些东西。我说过多少次了,油炸食品吃多了不好。你看,谁知道这些东西干净不干净。而且,辣的东西吃多了会长青春痘,到时候长了满脸看你怎么办!”“什么你不怕,这孩子就是嘴硬!你前几天喊胃疼不也是这玩意吃多了吗?以后绝对不准吃!去!给我把冰箱里的韭菜拿来,今天做你最爱吃的韭菜鸡蛋汤。”“这哪是什么韭菜,明明是葱。你这孩子怎么不长眼,还是个初三的学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去了呢?算了,算了,我自己去拿,做作业去吧!”“开饭了!别忙,先去洗手。”“什么不用了,手上那么多…  相似文献   

6.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7.
我校某班学生之间闹矛盾,分成两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班主任决定搞一次野炊活动,出发之前,班主任专门做了动员。他说:“明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加强全班同学的团结。”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活动时竟有7名同学缺席,其中两名正是对立两派的“领袖人物”。事后,向两位“领袖”问及缺席原因,他们直言不讳地说:“这次活动完全是针对我们的,去了会觉得很别扭的。”“怎么知道是针对你们的?”“班主任讲得很清楚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次活动失败的根源之一在于班主任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教育意图。所谓教育意图…  相似文献   

8.
朋友来访,愁容满面,询问原由,原来是因为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班主任对孩子动辄冷嘲热讽,只要孩子作业出点错,教师就说了:你爹不是大教授吗?大教授的智商咋没有遗传给你呀!昨天孩子上学去晚了,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损害了班集体荣誉,怎么办?同学大喊:罚她站着听课!……孩子回到家放声大哭,死活要转班或转学。我想去找学校领导反映、可是她既没打孩子,也没骂孩子,你反映什么呢?”听了朋友的叙述,我的心里沉甸甸的。的确,这位班主任并没有体罚或者侮辱学生,但是,她的讽刺挖苦和有意孤立学生的做法对其心灵的伤害,在…  相似文献   

9.
薯条测谎法     
五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次日找他们五个谈话。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吸……”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去叫家长来!!”学生A回去后和另外四个说:“老师问你们吸烟了吗?你们都别承认,都说不吸,这事我自己担了。”……老师:“你吸烟吗?”学生B:“不吸。”“那吃根薯条吧。”说着老师递过薯条。学生B很自然地伸出两个指头……老师:“不吸?回去把家长叫来!”……老师:“吸烟吗?”学生C:“不吸。”“那吃根薯条吧。”学生C小心地接过薯条,心中暗暗地…  相似文献   

10.
旅游法则     
饭桌上,妈妈香喷喷地吐出一句:“8月份我们去三峡旅游。”“真的?!”我欣喜万分。“嗯,我已经向几家旅行社打听过了。”妈妈胸有成竹地回答。“什么?又是旅行社?真没劲!”我沮丧地嘟哝。“傻孩子,跟旅游团去方便,住宿、买票都不用我们费心。”方便?不费心?这或许是妈妈的旅游法则吧。我对此却不以为然。跟随旅游团出游,势必要接受他们的安排,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闲适的背后是心灵的牵强,与我们以旅游来放飞心灵的初衷是相悖的。我们安于他人为我们安置好的一切,实际上是陷自我于疏懒之中,无购票…  相似文献   

11.
不知不觉间,窗外下起了雪。这雪,真白!屋里,只有妈妈和我,声音轻轻的,夹着“沙沙”的雪声。一份寒意,一股暖流。“珊,现在天气冷,你爸在沙场一分钱也挣不到,亲戚和邻居们的钱都借得太多了,这次实在借不到了,你看怎么办?”“怎么办?我怎么知道?”“这样吧,这次你去借钱,等借来后,我还!”“是呀!现在我已长大了,该自己挣钱了,是吗?”“别这样说,这次实在没办法,唉!欠的钱都还不起,人家都怕借给咱呀!”“那你让我怎么办?我上哪儿借?人家不借给你还会借给我吗?”“你去问问老师或同学,看能不能……唉……”“你…  相似文献   

12.
看手相     
刚分了班,我接任四年级二班班主任。“哎呀,你怎么摊上陈航了?他呀,从不学习,打架、骂人、破坏公物、做危险游戏……‘盐碱地’一块,够你受的!”听听原任班主任对陈航同学的介绍,唉,不是一般的人物呀!既然与“盐碱地”有缘,那就设法种上些庄稼吧!我暗暗给自己鼓劲  相似文献   

13.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上了三年级,班里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于是,孩子放弃当了两年的班长,竞选班里的“小会计”。此举令他的班主任和同学都很吃惊。儿子在竟选演说中说道:“会计”这”官”虽不起眼,但也得有人把钱和班里卖废纸的钱保管好,为班级、同学服务。他的演说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全班同学“哗”的全部起立表示对他的支持。当孩子把整个过程向我陈述时,我虽然觉着儿子有点“胸无大志”,但无论如何这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做妈妈的应该支持。于是我说:“行,不管干大事小事,只要尽力就成!”接着就领孩子买了做“会计”专用的带锁储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因孩子气而闹矛盾的事,每个班主任每学期都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往往,这些同学间的纠纷就像那些婆婆妈妈一类的家务事一样,很难说清责任在谁。即使老师不辞辛苦去一一调查了解情况,把责任划分清楚了,也不能把有责任的一方怎么样,因为毕竟是发生在孩子之间的一般人际纠纷啊!何况你排除了一个纠纷,还会有类似的纠纷继续发生,你能奈其何?但是对此类纠纷听之任之也不行。正像《“ 100个怎么办”征稿》里提到的那位小学五年级班主任老师所说,这些纠纷会造成部分同学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为…  相似文献   

16.
梦镜     
吃过晚饭,我正在自己的房间看书。“珍妮!过来一下!”妈妈突然在客厅里喊道。“哦!就来!”我放下书本,来到客厅里。“明天市科技协会邀请城区内所有的医生,同子女一起到东风剧场参加一个大型活动。我们全家一起去吧。”“肯定又是和医疗知识有关的科普活动。上次不是去过嘛,唉!没劲!”“你还没去,怎么知道没劲?明天咱们全家一起去!”妈妈不容辩驳地说道。我正想说“算了吧”,突然看到妈妈脸已经拉了下来,于是,赶紧找借口:“哦,那个……我还有一大堆作业要做!”“作业?今天做不行吗?干吗非要明天做?”“嗯……好吧!和…  相似文献   

17.
一场有惊无险的舞弊风波终于过去了。班主任刘老师满面春风迈进了办公室,正好“冷面杀手”李老师也在。刘老师带着微笑对李老师说:“瞧这班孩子,真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这不,惹您生气了。我替他们向您道个歉。这种做法是不对,但是,好就好在这些孩子还能把握分寸……”“冷面杀手”李老师觉得脸上一阵凉一阵热。瞧瞧,瞧瞧,这是什么话,天底下还有这样的老师,学生做了错事,老师来道歉,表面上听,是在向自己道歉,实际上,光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在自己面前摆谱啊!都是班主任,凭什么她年年都当“优秀班主任”,而且据说…  相似文献   

18.
甜品小段     
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同时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她喊了十次都没人来领……“黄肚皮!黄肚皮!……”。“怎么搞的,人跑哪去了!……”最后,作业都发了,可还是剩下那一本,“还没拿到的人举手!”这时有个个子小小的女生举了手,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黄月坡,老师……”爸爸帮我做的老师:“这作业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学生:“不,爸爸帮我做的。”老师:“回去对你爸爸说,星期天他也要补课…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中考政治“双开”逐渐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推行了。“双开”是指实行开卷考试,有开放题。所谓开放题,简言之就是答案不唯一,允许有几种正确答案的题目。初中学生怎样才能使自己适应“双开”要求,获得较好的成绩呢?有不少同学想,政治开卷考试好极了!能够把课本带入考场,到时候翻开书照着抄不就得了?开放题可以有几种答案,到时候多抄几句,多抄几个地方,不就得了?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上政治课时不认真听课和思考,有的还利用政治课做其他的功课;课后不认真做作业,也不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结果,他们大多在考试中出现比…  相似文献   

20.
朝三洲 《师道》2003,(1):13-13
常常听到家长在这样教育孩子,“别人骂你,你就骂他!”“同学打你,你就打他!”“小朋友抢你东西,你就去报告老师,让老师好好罚他!”诸如此类“以牙还牙”的不让自己孩子吃亏的语言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司空见惯了。但专家认为,这种为了点滴小事而敌视同伴、把别人当作防范对象的教育方式,恰恰会导致孩子品德的“发育不良”,会使孩子身心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同情心和善良心。日前,有专家呼吁,家庭教育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难以融入社会的“大灰狼”了!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即命运”。在过去缺乏竞争机制的计划经济社会中,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