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名词的私立学校复兴了。全国到底有多少所私立学校,一时还难以说清。记者曾走访了教育权威部门,那里没有管私立学校的司或处。据某刊载,私立  相似文献   

2.
田媛媛  黄涛 《红领巾》2007,(5):21-21
我有一间我自己的小房间。我在那里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还经常躺在床上幻想。  相似文献   

3.
伊犁行     
都说伊犁的风景如画,妈妈说暑假带我去。这不,终于盼到了放假,我人还没到那里,心早已驰骋在那里了。车一到果子沟,一股浓浓的果香味扑鼻而来。路两旁的山上全是野果树,有苹果、有山楂,还有野枣儿,红红黄黄的,真像王母娘娘的果园,怪不得这里叫果子沟呢。路旁不时有一些小摊,有卖  相似文献   

4.
疯子、阿拉丁、老咪早已等在那里。小曼远远地看见他们,心里不禁惊叫了一声:“哇,3个酷哥!”3个人确实把自己彻头彻尾地收拾了一遍,个个都有型有款。老咪剃了个板寸,脚上是阿迪达斯最  相似文献   

5.
扫地歌     
我说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和尚的,他早已离开尘世,然而在他生活过的那座小城里,人们至今还经常谈论着他的故事。他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扫地,一天到晚扫地,扫地,再扫地。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就开始在那里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乡,在龙岗区横岗镇的一条村庄,那里叫深坑村.那里曾经有我们张氏的四方形围屋、祠堂,还有那些我最爱玩的锄头、耙.那里,都是绿油油的蔬菜、黑色的水牛、忠诚的家犬. 小时候,并不爱回去,因为与缤纷的大城市的市区相比,郊区也太无新意了,况且我们家的户口也早已迁到市区.在乡下,我们家门前是市场,我还清晰记得睡梦中被宰猪的声音惊醒.  相似文献   

7.
夕阳     
每当黄昏时分,我做完作业便会搬来小凳子坐在院子里,开始欣赏夕阳那迷人的景色。起初还蓝蓝的天空,这时已变成了淡黄色。也只是持续了一会儿,金黄色的晚霞就气势恢宏地登场了。这些黄色家族的成员悉数到场。它们决不死板地待在那里,而是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不断变换着身体的形态。我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置身于这片金色的天地中,我早已忘记自己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8.
小温暖     
我们被堵在门口,人很多,等候区的座位早已坐满,周围还有好多站着的人,他们交头接耳,互相传递着自己的不满。女人们边说话,边拿着号码牌扇风;男人们有的抽着烟,有的看着手机,不时咒骂两声;小孩子们则东跑西蹿,大喊大叫,玩得不亦乐乎。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不同于那些躁动气息的小温暖。她应该站在那里很久了吧?我看到她顺着刘海儿滴下的汗水。没有扩音器,没有小喇叭,她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的南郊有一座美丽的卫星城。几年前,那里曾居住着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尽管她年仅16岁,可她的芳名早已飞出国门,因而享誉京城。她就是被誉为全国书法小状元和小作家的北京少女张露小荷。张露小荷,又名芳馨,小名露露。如今,张露小荷远在新加坡求学,可她战胜自我刻苦学习,勇攀艺术高峰的感人故事早已被传为佳话。春节前夕,带着家长和少年朋友们关心的话题,在她归国途中,我走访了她。采撷她生活和学习中的几朵浪花,希望能给那些渴望成才的学生们一点心灵的启迪。来到张露小荷位于八一湖的家里,还末等我落座,她那好听的声音便从自己的房…  相似文献   

10.
尽管“法律”早已进入了课堂,尽管校园里不断掀起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却认为“法”离自己很远。有人说:“一不杀人放火,二不违法犯罪,学法那是大人们的事。” 果真如此吗?让我们走进“大墙”,听听那里的同龄人怎么说。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的老家是四川偏远地区的一个小镇,它是全国鼎鼎有名的毒品大镇,吸毒贩毒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那里有相当多的人最终因为毒瘾走上不归路。我小时候寄住在外婆家。外婆家很富裕,母亲是独生女,从小受尽宠爱。而父亲是个孤儿,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闯荡,在大都市开了房地产公司,生意越  相似文献   

12.
春暖花未开     
<正>当阵痛再一次来临,望着隆起的肚子,绝望如潮水般瞬间淹没了我。鱼尾因长时间的摆动早已僵硬,片片鱼鳞生起锥心的疼痛。我是一条待产的鱼。我一直在找寻一方干净的水域,那里河水清清,那里天空碧蓝,那里春暖花儿就会开放,那里将是孩子和我生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文学社要上课了!我冲进课室,只见余老师早已笑眯眯地等候在那里。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吗?  相似文献   

14.
一路走来     
7月23日晴 岁月静好,温和从容,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固执地以为自己还小,殊不知早已过了豆蔻年华。——题记  相似文献   

15.
张晓华 《班主任》2013,(2):53-54
老教师杰克带一群孩子到一座很有名气的农场露营。刚到达农场入口,早已等在那里的农场主就疾步上前热情地拥抱了他,并问道:“杰克老师,您还是老样子,您还认识我吗?”在杰克一脸诧异中,农场主说自己是杰克30年前的学生约翰。哪个约翰?杰克不禁问。“就是那个您每天都要点到名的,坐在教室最后面的约翰。”一瞬间,杰克老师的脑海里立即想到那个整天惹是生非,让自己烦恼无尽的“坏学生”,还想起自己曾说过他这一生不会有什么作为。可是,那个当年班里最淘气的男孩,现在竞是这片有着广袤土地的农场的主人?杰克老师不知该怎样把现实和过去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些事情我并不知道。”杰克老师想。  相似文献   

16.
周末,天刚蒙蒙亮.您或许还在甜美的睡梦中,她却已步履匆匆踏着黎明,前往自己工作的地方——广州市少年宫。她每天给自己规定必须提前赶到少年宫.因为那里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她提前去安排处理.那里的课堂也需要她提前做准备,因为有很多孩子需要她的特殊关爱。  相似文献   

17.
过客     
过客,过客呵 相信我思潮留下的飞絮 早已叼着琴声翩跹于你的脑海 在那里流连且迷醉 不觉已到黄昏  相似文献   

18.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地震,父亲安顿好妻子后,便急忙奔向儿子所在的学校,可是太晚了,那里早已变成一片废墟。父亲十分伤心,在快要绝望时,突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和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搬走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常常是教师逐词逐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教师一味地求所谓难点、重点,却不知学生对这个问题懂与不懂,有时学生对这个问题早已弄懂弄通了,可教师却还在那里高谈阔论,造成无的放矢,结果是事倍功半。文言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  相似文献   

20.
初一那年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说,早已忘了题目,但是还记得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因为你.我看见了自己。”当时很多班的语文老师都在自己班上读了这篇文章,因此自己也有了些小名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