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红蓝草多糖的含量,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和优化红蓝草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溶液的p H值、提取温度作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各因素对提取红蓝草水溶性多糖的影响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溶剂p H值提取时间。确定较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40(m:v),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为2h,提取溶剂p H值4.5,在该工艺条件下,红蓝草多糖的得率为8.018%,说明红蓝草除了主成分紫蓝素类、黄酮类外,其多糖的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水浴法是一种多糖常用提取方法,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以黑木耳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选取提取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液料比为50.20:1、提取时间为7.02小时、温度为70.1℃时,黑木耳多糖提取效果最佳,多糖得率达18.95%。  相似文献   

3.
以武川鲜马铃薯为原料,采用水提取法和溶剂提取方法,得到了武川马铃薯淀粉的产率,并对武川马铃薯淀粉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皮马铃薯淀粉得率为5.25%;白皮马铃薯淀粉得率为5.75%。马铃薯淀粉的实验室提取的最优条件为马铃薯去皮,用水浸泡3h,反复过滤3次,烘干温度40℃,烘干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柴胡利胆颗粒的水提工艺,以干膏得量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重点考察药材浸泡时间(h)、提取溶剂用量(倍)、提取时间(h)和提取次数(次)4个关键因素对该制剂在传统工艺条件下对水提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的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的水浸泡0.8h、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按处方10倍放大实验,在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下,水提干膏平均得量为332.8566g(RSD=2.66%),平均总黄酮含量为1.25mg/g,(RSD=1.21%)。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河南野生红菇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选用4因素3水平进行实验,利用Design Except 8.05b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作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探讨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红菇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2℃,提取时间为157min,液料比为54ml/g,提取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经济实用,适合红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落叶松锯末浸提剩余物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在采用氯化锌法制活性炭,通过正交设计法对活性炭性能影响比较大的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活化时间、活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20%、活化时间90min、活化温度600℃,利用此条件制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959.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2.6ml/0.1g;得率为54.6%。  相似文献   

7.
采用物理包覆的方法,分别用甲基硅油、液态石蜡对聚磷酸铵(APP101)进行疏水性包覆处理,讨论了改性剂的种类和含量对APP101水溶性以及对水性防火涂料耐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基硅油、液态石蜡的包覆作用降低了APP101的水溶性;当甲基硅油含量2%、液态石蜡含量4%时,改性后的防火涂料在水中浸泡48 h无起泡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散偏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中药颗粒剂的提取工艺、颗粒成型工艺两方面的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倍数及颗粒成型辅料等进行考察,以干膏得率、阿魏酸含量、颗粒收率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加水10倍,煎煮2h;最佳颗粒成型工艺为干膏粉:蔗糖粉为1:1,以7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该工艺简便稳定,可为大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温度梯度驯化得到了一株适用于工业中高温生产酒精的工程菌——Z.mobilis基因工程菌。对该工程菌株进行温度、发酵起始pH、接种量、发酵周期以及添加营养盐的优化试验最终得到该工程菌株的最佳发酵工艺,即发酵温35℃,发酵起始pH 6.0,接种量为10.0%,发酵周期48h,添加营养盐10 mg/L是最佳发酵工艺。最佳发酵工艺下,酒精得率为94.0%,酒分9.5%(v/v)。  相似文献   

10.
香菇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影响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水比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提取得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水比、提取时间。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00℃、料水比为12∶0、提取时间为6h。多糖的最高得率为5.961%。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对武川莜麦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了提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α-淀粉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分别为0.5%和50min,蛋白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分别为0.4%和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武川莜麦麸皮SDF的得率为6.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利用鸡蛋壳钙凝固制作豆腐脑,探索其凝固豆腐脑的技术参数和影响因素。方法:以感官评分、凝胶强度为评价指标,考察鸡蛋壳钙添加量、豆浆浓度、p H值、凝固温度、凝固时间和搅拌方式对豆腐脑品质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自来水浸泡、1:6磨浆(豆水比)、鸡蛋壳添加量0.26g/100m L、凝固温度90℃,蹲脑时间15min以上,点浆方式边搅拌边添加时,豆腐脑的品质相对较好。结论:鸡蛋壳钙可用于凝固豆浆制作豆腐脑,由于其凝固速度快,影响产品品质,工艺参数的筛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魏友明 《青海科技》2005,12(2):64-64
豆腐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是最广、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相似文献   

14.
大蒜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大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大蒜多糖的最佳提取(水浸提)工艺如下: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0min、水料比6:1。此时大蒜多糖得率可达15.72%。  相似文献   

15.
发酵玉米芯酶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丝酵母(Candida sp.)菌株经驯化后显著地提高了对水解液中发酵抑制物质的耐受力,从而增加了木糖利用率和木糖醇得率。玉米芯经酶水解得到水解液,在30℃下采用假丝酵母菌株直接发酵生产木糖醇。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接种量5%(体积比),种子龄20 h,氮源组成:2.5 g/L的酵母浸膏,2.5 g/L的胰蛋白胨,250 mL三角瓶装液100 mL,初始pH值6。在此条件下,木糖醇得率达65%。该方法大大降低了预处理的成本,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草果干粉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液,确定微波-超声相结合提取草果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对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微波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通过星点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再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弱.结果:草果黄酮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40min,微波时间60 s,黄酮得率为4.1474%,黄酮含量为41.47 mg/g,与响应面分析模型的得率4.2518%接近;草果黄酮含量达到135.60 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1.07%,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率(IC50)值为23.85 g/mL.结论:证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草果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为草果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L9(34)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了超声波法提取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050W、料液比1:20、温度70℃、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北五味子木脂素的得率为6.25%。  相似文献   

18.
以“金观音”茶叶为研究对象,对浸泡过程中茶水浸出成分——茶多糖、茶氨酸、茶多酚、茶黄索和茶红素的浸出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观音”茶叶的最佳浸泡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为1:25、浸泡时间4h,在此条件下,金观音茶叶中各成分的得率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毛蒟的水溶性浸出物、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A中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ⅨH中水分测定法(甲苯法)和附录ⅨK中的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毛蒟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5.65%~23.90%,平均值20.75%;水分含量为9.46%~11.83%,平均值为10.87%;总灰分含量为7.03%~11.48%,平均值为9.21%;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53%~1.81%,平均值为1.28%。结论:所得结果可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西安市东风路灞河桥工程采用后压浆技术的桩基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对比后压浆及非后压浆对桩基承载力影响效果,同时剖析后压浆技术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进而达到优化桩基后压浆工艺在该工程中的实施效果,并为工程桩的后压浆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