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德鸿先生的《清初学人第---纳兰性德研究》是学术界第-部研究纳兰身世的专著。刘先生全面系统地考证、论述了纳兰的家世、生平和思想.绘制出-幅完整而清晰的纳兰家世图志和纳兰个人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广大读者认识纳兰,理解纳兰文艺创作特别是词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纳兰成德的研究,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着重研究纳兰成德生平的论文,尚嫌不多.纳兰成德生平思想的一些重大问题,还未能澄清,影响对于纳兰成德的深入研究.鲁迅曾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如纳兰成德的词风问题,有人认为他的爱妻卢氏逝世,是他词风转变的关键.以前有承平乌衣少年、樽前马上之概;悼亡以后,所为诗词,辄寄哀音.要证明这个论断是否正确,必须对纳兰诗词作个全面考察,哪些诗词是前期作品,哪些诗词是后期作品,然后才可看出其转变的轨迹.又如觇梭龙问题,梭龙即索伦,虽已大致论定,但纳兰是否有西域之行?有功于西方,究指何事?他的觇梭龙或奉使西域,对历史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对其本人的思想有何影响?还尚待论证.  相似文献   

3.
作者继续对纳兰性德这位著名词人进行考证推究,这对于理解纳兰生平及为人有重要补充作用,从而有助于研究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4.
纳兰成德词《于中好·咏史》用"天将间气付闺房"赞美懿德皇后卓尔不群的风度和才气,是对辽道宗懿德皇后萧观音生平极好的评价,其词痛惜萧观音才华,体恤其不幸,表达了对这位契丹女子凄惨遭遇的无限同情。  相似文献   

5.
纳兰性德是我国清初文坛上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家。对这样一位重要作家的生平,近年来研究的人士越来越多。其中,对纳兰性德奉使出塞“觇梭龙”的问题,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用不同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各执一隅,说法不一。笔者亦愿在此论证一下纳兰性德奉使出塞的方位,以望有助于对纳兰生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和康熙皇帝是同龄人。纳兰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十二月,康熙皇帝生于同年三月,康熙皇帝比纳兰稍长几个月。康熙十五年(1676)。纳兰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康熙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晋升为一等。在这十年里,纳兰一直在康熙身边当侍卫,关系十分密切。康熙每次出外巡查,纳兰几乎无役不从,下面是有关史料的  相似文献   

7.
纳兰不仅是“悼亡词人”——《纳兰成德集》书成断想张志纳兰容若工词,尤其是悼亡词,三百年来常被称为“悼亡词人”。但实际上,他有关爱情的作品不限于悼亡,学识抱负不限于词人。为对纳兰其人及作品做出全面的评价,传统的看法似应得到适当的修正和扩展。纳兰死后,韩...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对纳兰性德出任佐领、外家荣辱、岳家浮沉等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加深对纳兰性德生平、思想的了解,进而对理解他的作品有所补益,能为纳兰学研究的繁荣扩展视野。故笔者对此作些探究,旨在参加讨论,望方家不吝指教。 一、出任佐领  相似文献   

9.
纳兰性德作为清词"中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词人,生活在具有"盛世"气象的康熙王朝,却能够处繁华写寂寞,在这个王朝鼎盛之时,唱出了时代的哀吟。纳兰词多哀婉苍凉之音,这跟他在词中抒写悼念亡妻的悲恸、与朋友离别时的伤感和羁旅生涯有关。文章把纳兰词放在清初的大背景下,从纳兰性德家族史以及仕途经历、和明末主情思潮、清初时代环境三方面探讨了纳兰词哀婉苍凉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编者说明:北京文物研究所赵迅教授,将收藏的《皇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拓本寄给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秘书长。函称:“日前我专程去了趟石刻博物馆(北京五塔寺,纳兰明珠家族墓志均存于此——编者注),总算闹清了墓志铭的有关疑问,不过这块志石正像启功...  相似文献   

11.
徐乾学所撰《纳兰君神道碑》在叙述纳兰卒后,康熙于行在遣宫使告祭之后,说:“君有文武才,每从猎,射鸟兽,必中,卒有成功于西方,亦不为无所表现。”他在前一年所写的《纳兰君墓志铭》中,没有提到这件事,韩菼所写的《纳兰君神道碑》中也没有提这件事。因而以前的纳兰研究者,没有人注意到纳兰的西行,甚而有人曾说纳兰一生没有去过西北。马乃骝、寇宗基二位同志在《纳兰成德觇梭龙新探》中,根据这句话提出梭龙在西北之说,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但梭龙究在何处,所谓 “成功于西方”这句话究应怎样解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索,以供纳兰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纳兰性德是清初文坛上闪耀着异彩的明星,所作诗词感情饱满,自然流畅,朴实无华而又意趣无穷,读后令人难以忘怀。可是对这位满族奇才俊彦、满汉文化融合的杰出代表的生平业绩,尚多歧解异说,有的甚至“东西对立”,“觇梭龙”就是突出的一例。 纳兰性德的老师徐乾学在《纳兰君墓志铭》中说:“容若尝奉使觇梭龙诸羌,其殁后旬日,适诸羌输款。”性德的好友韩菼在《纳兰君神道碑铭》中说的更详细:“康熙二十一年秋,奉使觇唆龙羌。道险远,君间行,疾抵其界,劳苦万状,卒得其要领还报。后唆龙输款而君已殁。”可见“觇梭龙诸羌”或“觇唆龙羌”对我们了解和评价纳兰性德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纳兰词与唐诗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的表现形式是:纳兰词借鉴和化用了大量的唐诗语句,在它所借鉴的前代诗歌中比例是最高的。纳兰词对唐诗的借鉴有三种方式:直接引用、改动个别词句、演绎诗歌原意。从作家个人来说,纳兰词借鉴诗句最多的唐诗作家有三位:杜甫、李商隐和温庭筠。对这些作家作品的借鉴吸收,纳兰词分别多了几分苍凉悲壮的美感、绮艳华美的品格、深隐婉曲的风致。这些异样风格的存在,大大增添了纳兰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纳兰词多为有关男女爱情之作,这些词既抒发了相爱的喜悦,也吐露了失恋的痛苦:既倾诉了深切的思念,又表现了伤心的回忆。根据有关资料考其本事,则与纳兰有关的女子实有数人之多。其词作中甲词关于甲女子,乙词关于乙女子。不知底细者经常把不同女子视为同一女子,则贻误大矣。 纳兰性德二十岁(康熙十三年)成婚,娶妻卢氏。婚后才三年(康熙十六年),卢氏以病死。继娶官氏为妻。关于卢氏和官氏,记载确实,并无异词。一直疑而不决的是纳兰的情人中是否有一入宫女子和他的姬妾中是否有沈宛其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纳兰性德这个名字照亮了无数孤寂的心灵,可少有人了解纳兰内心的孤独。世人羡慕词人的才华,而才华背后的落寞却无人知晓。换句话说,是孤独成就了纳兰,也是孤独将纳兰带到了生命的绝境。人生太短暂,纳兰孤独地徘徊在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的旋涡中,加上事业上的各种压力,最终让生命在第三十一年戛然而止,留给世人无限惋惜与怀念。  相似文献   

16.
马乃骝、寇宗基二位先生在纳兰成德研究的领域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首先提出了纳兰成德觇梭龙的西北说,引起人们注意徐健庵纳兰碑文中“卒有成功于西方”的话,而对觇梭龙问题作深入的探讨。在人们都注意于纳兰词的研究时,他们又对纳兰诗作了全部的注释,对于纳兰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这两件事都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的。惜乎二位先生未能作更深入的研究,这两个问题都还留有大量的工作。美玉多瑕,大概是开头工作必不可或免的吧?觇梭龙问题现已有讨论,还要继续讨论下去。这里只就纳兰诗的注释中的谬误之处,举出几个例子,作一点讨论,以供注释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今词初集》是清初一部极具特色的词选,其中收录了编者纳兰性德17首词作,是单个作家选词比重最大的。所选录的词作体现了纳兰"独抒性灵"的词学观念。另外,选词中还有典故的大量运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创作手法实际上也是与纳兰词学观相统一的,是纳兰调和理论观念与创作实践冲突的体现。纳兰词"自然"的美学传统渊源有自,消融了清初词派的隔阂,而纳兰词主"情"的特点也对清代词坛的创作起到了补弊纠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述纳兰词的成就及其独抒灵性、柔婉自然又间杂豪宕的艺术特质 ,并探索纳兰词风格转变的原因 ,试图从较深广的背景来透视纳兰词的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19.
从1919年到1949年是现代文学顶峰时期的30年。现代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它产生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转变之时,广泛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五四文化时期,纳兰词在新的观念和方法指引下,有了全新的面貌,从此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本文通过对纳兰性德的介绍,结合作品对纳兰词的艺术分析以及现代文学对纳兰词的研究三个方面解析了纳兰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25年来纳兰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25年来,纳兰词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蚋兰性德的思想研究以及纳兰词的题材类型、创作特色、"哀感顽艳"词风的成因、纳兰性德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都有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和新颖而不凡的发现,总结过去二十五年纳兰词研究的成绩有助于深化新世纪的纳兰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