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电视新闻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新闻有无审美价值可言?可能有两种答案。有的人,其中大多是承袭了电影的美学观,认为电视新闻应该象拍摄电影那样讲究艺术美,也就是说,电视新闻只有具备了电影的艺术美才算具有审美价  相似文献   

2.
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看性和标识性,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出镜记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借助画面形象和声音语言传播信息的,人们常用声画并茂来形容电视的传播特征。但在大量的电视新闻中,声画并茂的报道并不多见,很多新闻是声茂画不茂,或者是画茂声不茂,观众不满意,社会效果也不理想。虽经这几年新闻改革的促进,电视新闻水平仍提高不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电视新闻“声画统一”的基本特点缺乏认识,多年来沿用传统的新闻观念来指导电视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致使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受到了束缚和限制。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报道是通过图像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观众也是通过画面和声音来接受信息的,图像和声音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而电视新闻报道中加强同期声的运用,无疑是必要的。同期声,是指电视画面上出现的现场声音和人物的同步语言。 同期声的恰当运用可增强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电视新闻报道中恰当运用的同期声,把观众带人了所报道的现场,使观众不仅看到了现场实景,而且听到了真真切切的现场声和人物对话,在感受到报道现场气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闻的真实。例如,去年 11月 24日的烟台海…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是通过具体的活动的视觉形象——画面,以及文字解说、现场声音等声画结合来再现新闻事件的。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素,是电视新闻有别于报纸、广播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字记者“笔下生花”,用笔写出脍炙人口的报道,摄像机好比电视记者的笔,用它来拍摄生动感人的新闻画面,向人们传递信息。摄影界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说法:摄影是用光作画的。  相似文献   

6.
张晶 《新闻前哨》2012,(8):89-90
而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视则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让观众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选择、锁定频道,收看你所制作、报道的新闻,接受你所要传达的信息?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掌握一定的美学规律,尽可能地把电视新闻做得更加赏心悦目、形神兼美。电视新闻的本质属性是它的视听兼容性,但它决不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简单相加,而是视听符号同时起作用的表意系统。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电视新闻不仅要做到内容真实可靠,而且还应该充分调动声音、画面等各种传播符号,生动活泼、形象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刘少奇同志曾说:"新闻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不能只强调政治立场,还应强调思想性、艺术性和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表现出电视新闻的美呢?、一、客观真实美那么什么是美呢?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指出,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新闻战线》上有关电视深度报道的几篇文章,收益匪浅。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由衷地感谢贵刊对电视新闻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说是个大题目,在一篇文章中要阐述清楚这个问题,也不是太容易的,这里,我只谈两点。 (一)图像不等于浮浅海外有些新闻学者认为:电视新闻浮光掠影,是小报作风。我们有的同志也认为:“深度报道乃是一种能够发挥报纸之长,而克电视之短的新闻信息组合,是‘只有报纸才能充分利用的报道方式’”(见《新闻战线》1988年第8期)。在这里,电视新闻被排斥在“充分利用深度报道”的新闻媒介之外。为什么报纸、广播没有受到如此“冷遇”呢?我认为,这与各  相似文献   

8.
列宁曾对早期的电影新闻片给予这样的评论,说电影新闻片是“政治性强烈的形象化的政论”。列宁的这一论点精辟地提出了电影新闻片所具有的“政论”的新闻属性和“形象”的艺术属性。今天我们运用这一论点来看待和研究电影新闻片的后继者——电视新闻的特性,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同样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一、电视新闻两种属性的客观存在 与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影新闻相比,电视新闻是后起之秀。它以鲜活的画面、真实的同期声和实况音响及其画龙点睛的旁白、解说等综合性表现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大众传媒中社会影响力最广、受众最多的佼佼者。 电视新闻之所以后来居上,除了依靠现代电子和通信技术的支持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运用其综合性表现元素,通过展示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来感染受众。电视新闻是靠摄取活生生的、实在的、可视可感的形象,报道新闻事件、传播消息内容的。换句话说,电视新闻与电影、戏剧等艺术创作有着共同之处,即是靠“形象”说话的,也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电视新闻的产生、形成及向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具备了一些艺术作品创作的特征,其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形象思维。 不论是专题类、评论类的新闻还是简短的消息类的新  相似文献   

9.
一、声音形象在影片中的确立我们从银幕上听到的是声音本身,而不是声音的形象。从银幕上传出来的声音,就是录音机所录下的同一个声音。声音没有形象。—巴拉兹—这里摘引的有关影片中声音的理论,是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所论述的。在此引用,并不是想论证这一理论的正确与否,而是想说明:随着电影语言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声音的表现特征应从一个新的电影美学的角度提出,应该说,声音是有形象的。在影片中,这种形象则具有渗透于人们意识的心理表现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关电视传播中究竟是以画面为主、还是以声音为主的争论,一直在电视理论圈中持续。其中,一些电视工作者明显承接了以往电影理论中的某些理念,认为“画面和环境音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另一派理论工作者则坚持“电视不是电影的妹妹,而是广播的弟弟,电视主要不是艺术欣赏工具,而是社会信息传播工具,因此语言比画面更重要”。这种争议,容易让人想起“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古老的议题。而欲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也只有跳出“鸡、蛋之争”从更现实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一课题。(一)把画面、声音两个系统割裂开的  相似文献   

11.
张荫泉 《新闻窗》2014,(1):58-58
广播是让人们通过耳朵听有声语言来了解新闻事件的,被称为单通道新闻媒介,所以,通常把由广播获取信息叫做“听广播”;电视是让人们通过眼睛和耳朵两个感官双向了解新闻事件的,被称为双通道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媒介与广播等新闻媒介相比,其特点是声像并茂,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画面。但是,它的优势在于主要依靠视觉形象,也就是画面来传递信息,表现主题。画面是电视新闻反映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12.
刘永霞 《新闻界》2000,(6):45-45
电视新闻是由解说词、画面、同期声和字幕等多种元素组成,与其它新闻媒体相比,电视新闻的最大区别是直观的形象效果,是主要依靠画面语言来叙事和表情达意的。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强化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画面说话,以形象谋篇布局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节目要表现事实,就必须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让观众眼见为实,这是电视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画面语言可以说是电视的生命力所在。电视新闻节目要表达什么 ?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用画面语言表现,通过…  相似文献   

13.
华华 《视听》2012,(7):28-30
电视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部分,反映到受众面前就是声音、图像或字幕,形成声画字的立体表现形态[1]。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声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语言。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字幕逐渐成为传递新闻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画面、声音和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一、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电视画面语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它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是构成电视节目的一大要素。在电视新闻这个现代化传播媒介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新技术时代的产物,电视进一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种族和地域的限制,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的文字媒介和声音媒介。在传播方式上,电视新闻具有多符码的传播特性,它综合运用多种画面语言、声音语言,视听兼备、声形并茂,实现了信息的全息传播。本文通过十‘来镇基访美”报道的分析,从画面语言、声音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略谈对电视新闻多符码传播特性之管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显示它特有的传播优势,并深受观众的喜爱。 声音是屏幕形象的重要表现因素,它是电视新闻节目交代事件、情节、表达情感等不可缺少的“语言”。声音只有和电视新闻画面有机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具有现场性、时效性、参与性、过程性等特色和优势,但在实践中存在着3个误区,从而在传播效果方面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现场”的随意选择使有效信息衰减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现场”不仅是指记者出镜的场景、环境,它更应该是一个信息源,是让受众捕捉信息、感受氛围的具象、特定的空间。这个现场应该与报道内容有着必然联系,依附于报道事件而存在,因而成为现场报道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然而,有的电视记者在做现场报道时,仍未对现场这一重要元素给予足够重视。对“现场”选择随意:或大而化之,缺乏场景的典型性;或长…  相似文献   

17.
现场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越来越多的记者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采用现场出镜的手法,通过记者在现场的出镜解说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一起进入新闻现场,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载体”是“声音”。声音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具。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应注意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展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加强和完善自己的形象,同时,使主持人的形象在听众心中鲜明起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一、声音,体现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声音,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同时“声音”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节目主持人应该很好地把握和认识自己的声音,使之真正变成“自己”的。如何去认识好自己的声音呢?一是变熟悉为陌生。就是把我们认为熟悉的“自己的声音”当成一个“对象”,当成一个“陌生”…  相似文献   

19.
鲁洋 《记者摇篮》2012,(5):75-76
新闻界有人认为:电视新闻的声音语言,特别是声音中的文字语言具有逻辑性,因为声音文字语言能独立、完整、有序地传播新闻信息。而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特别是摄像机摄取的环境、人物等元素,照片、幻灯、图表等视觉元素不具有逻辑性,因为它不能独立、完整、有序地传递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20.
对电视新闻来说,画面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画面的任务在于以具象符号的色彩、形象、动态、空间等因素与抽象的语言联袂向受众传播完整的信息。然而这种“声画双主体”的关系不是在每一条电视新闻中都得到完美的体现,常见地市县(区)级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出现“声画游离”现象。所谓“声画游离”是相对于“声画对位”而存在的。“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围绕同一新闻内容,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我国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声画组合关系,有别于声音与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新闻形象的“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