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招魂》的作,汉王逸定为宋玉所作,宋元以前并无异议,明时始有人提出怀疑,以为为屈原所作,遂引起古今学界持久的争论,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也取得了一些共识,我们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招魂的地点,对象,作作了进一步的考证,认为招魂的地点在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寿春,招魂的对象是楚考烈王,其作应遵从王逸的说法,“《招魂》,宋玉之所作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谁是《招魂》的作者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招魂》乃屈原所作。  相似文献   

3.
新诗传宇宙,竞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 华表托精灵,何当化鹤重来,一生一死,深闺有妇赋招魂。  相似文献   

4.
关于《楚辞.招魂》的作者和主题,自明代以来一直聚讼纷纭。文章对众多说法进行论述后认为,还是最早的说法即东汉王逸的宋玉拟屈原自招其魂之说最可信。  相似文献   

5.
关于宋玉《招魂》中“庐江”一词的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未有确解。我们根据历史地理学中“地名原始”、“地名迁徙”、“地名沿革”的考据原则,考证了古庐子国在先秦时期的变迁及其与庐江水的关系,追溯了汉代庐江水的“地名原始”,认为《招魂》所记的“庐江”当为河流名。位置在长江以北。在战国时以舒城为中心的区域内,即今江淮平原西部安徽省六安市、庐江市与桐城市中间一带,很可能就是如今流入巢湖的杭埠河。  相似文献   

6.
《文山学院学报》2014,(4):28-31
招魂与超度都是景东彝族民众为了使灵魂能够正常生活起居而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活动,招魂与超度,体现了景东彝族民众的群体思想观念:万物有灵、灵魂不死与灵魂永恒。  相似文献   

7.
8.
关于《招魂》的作者及其所招对象,虽历经学术界千数百年间的探讨与论争,但至今尚无定论.彭德《宋玉生平考》一文,经过多方面的考证,提出“宋玉是宋国的末代之王”等诸多个全新的观点,为本文立论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9.
招魂记     
我一向是不迷信的,那些阴阳眼、鬼压床什么的更是被我视之为浮云,即使身边发生了什么奇怪而又说不通的事,我也会自己理解为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二十一世纪,科学!我们要相信科学!!!)。  相似文献   

10.
11.
宋玉“口多微词”,长于谲谏,所传作品多有微词讽谏之意,《招魂》一篇更是将这种讽谏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全诗通过人、神、巫的对话巧妙地埋下伏笔,又借巫阳之口肆意夸张天地四方间的险境绝地,最后落脚到楚王宫廷奢豪糜烂的生活享受,暗讽楚襄王失德离魂,哀叹国运式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招魂》的作者及其所招对象,虽历经学术界千数百年间的探讨与论争,但至今尚无定论.彭德《宋玉生平考》一文,经过多方面的考证,提出“宋玉是宋国的末代之王”等诸多个全新的观点,为本文立论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3.
运用史料考据法,比较《史记》和《汉书》中关于皮影戏起源于西汉的两条主要证据,得出少翁受汉武帝所托为王夫人招魂的记载可信;运用历史环境分析法对西汉丧葬习俗、社会文化需要、神话戏剧产生、工艺美术和方士群体进行还原再现,得出皮影戏形成于西汉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对于楚辞中的《招魂》一文,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争论的问题一是作者是谁;二是到底招谁的魂。本文认为,《招魂》为屈原所作,其所招之魂为屈原之生魂。因此,《招魂》所表现的是屈原魂归楚国的愿望,并以此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思  相似文献   

15.
在4月上旬教科书审定结果出炉前,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近日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从二者文本结构、同源的灵魂信仰观念、招魂仪程以及雅俗等方面来比较并探究其异同。  相似文献   

17.
由《招魂》魂主问题引起对楚辞体例的重新审视,认为在考虑楚辞的体例时,应当将形式与内容分开;另外,关注了刘勰所辨究竟是《招隐》还是《大招》以及《招魂》中的"些"字。  相似文献   

18.
《招魂》研究在明清时期的热点问题是对《招魂》作者的考辨,部分学者在论述此问题时还附带着谈了被招者和《招魂》的写作时间。  相似文献   

19.
幽都考     
从训诂上分析,幽都与宗庙祭祀有关,这种看法得到文献和北方地区考古发现的支持。尽管幽都在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没有争议,但要指认其具体的位置还有困难,因为地名会因时代而异,也会因人口迁徙而移。自《楚辞.招魂》以来,幽都成了鬼魂的归聚之地,这种意象来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其原型是北方的幽都。  相似文献   

20.
方东树有《解招魂》一卷,收于其晚年完成的诗学理论著作《昭昧詹言》中。方氏认为前人对《招魂》作者以及所招对象的争论,均未能深究其本事,探寻其旨意。方东树认为,《招魂》是用意隐曲、"全用比兴体"的假托之作,即屈原因楚国之将亡,而托"招魂"之名比其"冀陈忠谏"而望楚国复存之意,实际上是受其自身诗学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