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亟须解说的问题,因为这既牵涉到对后现代思想的激进性的考量,也牵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的适应性及创造性的把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体范畴出发,考察这一范畴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意味.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主体范畴的褒与贬,无论其公正还是偏颇,其意义在于呈现出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某些被忽略,甚至被遗忘的成分得以苏醒,这有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发展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地位和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通过对法的起源、法的本质、法的作用的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真正的科学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法学又是不断发展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必将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后现代法学的几个争议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凤利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11):14-18
后现代法学是继自然法学、分析实证法学、社会学法学三大流派之后的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学思潮。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在西方社会占得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还不足以终结以现代法学为标志的时代。后现代法学揭示出现代法学的弊端,启发我们客观审视现代法治的传统观念和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从而确立法治与德治同时并举的治国方略。虽然后现代法学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但我们应客观地分析其利弊,以期将后现代法学的智识资源转化为法治建设的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4.
坚持给予邱兴华司法鉴定的权利体现了对于正义和法治的坚持精神和对于法治完善的信念和努力。后现代只能作为现代制度结构的补充和修正,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的道路才是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当代法律发展的正确道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普及和深化法治的信仰,使法治的理想和法治的现实更好地沟通。 相似文献
5.
凯尔森纯粹法学的基本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1):138-142
纯粹法学的含义、法律规范、法律秩序、基本规范以及国家等概念构成凯尔森纯粹法学理论的基石。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凯尔森纯粹法理论特点,更好地吸收其精华,促进我们社会的法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法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有机结合的过程,现阶段我国提出的"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等重要思想均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亚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9(6)
本文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个案 ,论述后现代社会中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特点和贡献。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元评论的基础上吸收、整合 2 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后现代理论的产物。詹姆逊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在诸多深层问题上有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能够对后现代社会提供更广泛的观照和更深刻的理解。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马克思主义阐释的优先权 ,同时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与形式主义批评加以综合 ,建构“社会形式诗学”;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 ,在后现代语境下重建马克思主义批评 ;这是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主要特征。詹姆逊为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对我国建设马克思主义批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内容的界定与法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吕银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5):82-84
法学教育内容不仅影响甚至决定着法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及实现程度。因此,清晰地界定法学教育内容,并围绕这一内容改革现行法学教育十分必要。法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律技能的培育和法律人格的塑造。为此,必须从法学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7)
法学方法论还是法律方法论,是一个有争议的法理学问题。对于持法学方法论立场的学者而言,其所欲强调的,是方法论对于法律是什么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在这方面,德国著名法学家拉伦茨在其名著《法学方法论》中的有关论述,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0.
石茂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3):80-83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因为:它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它第一次阐明了法律起源、本质、作用等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它作为产生标志也符合理论发展规律和历史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郑云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4):1-4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知识经济全球化等新情况,马克思主义面临重大挑战。只有根据世界新形势,立足社会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王鸿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45-451,55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因为哲学属于人文科学,是现代科学的一部分。科学是一种理性的、全方位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其中包含哲学,但不局限于哲学。人类除了科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世界观。当代文明的世界观是一个丰富的、多层次的体系。从文化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而不是科学。科学研究者会有其信仰,但不必言用其信仰指导科学研究。在人类的文明体系中,科学和意识形态的文化性质不同,因而可说它们是人类不同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集中论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及其基本主张,后现代主义四个代表人物--利奥塔、福柯、德鲁兹和德里达的主要观点,后现代主义与新社会运动的关系,以及西方国家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如詹姆逊、哈维、伊格尔顿等人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法学的地位、研究对象等问题在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把它视为行政法学,有的把它归属于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有的把它视为交叉性边缘学科等等,对教育法学如何定性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归属问题,它框定了认识教育法学的本质属性、地位和体质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视角范围。本分析了教育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认为教育法学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5.
王连花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24-29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密切联系中国的革命实践,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及时登载和反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三个突出特点,即实践性、大众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关于历史认识主观性观点之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12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成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要大得多,其内涵和表现也要复杂得多.后现代主义史学从历史叙述文本的主观性和新解释学理论入手来批判19世纪以来形成的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信念,对西方的历史认识论产生了很大冲击,促进了当代西方史学的反思和变革.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新的历史认识基础上重新思考,对这一问题作出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引进中国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认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可以促使人们用更加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我国学术界在涉及其概念、理论特征以及如何评价等问题上,则是争论不断,至今未能达成一致看法,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卢妙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
<文化批判>存在于1928年1月至5月,是创造社后期的一份重要综合性理论刊物.其显著特色之一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大量而集中的引介,这在当时具有不可抹煞的积极意义;但在引介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说法,该文对此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133-13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高校凭借雄厚的师职资源业已成为有效实现这一任务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推进高校马克主义大众化的最主要载体。分析并深入理解大学生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明确在大学生理论学习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途径,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中国具体实践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从内涵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党的中心任务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需要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