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和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以它的审题难度低、立意自由深受广大教师和考生的欢迎,高考作文一经选择这种形式就赢得一片赞扬之声。那么,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二者的区别主要就在立意的范围上。如果说材料作文的立意范围是一个点或一条线的话,那么话题作文的立意范围就是一个面。材料作文的立意讲究紧扣材料的主旨,一段材料的主旨只有一个,这就决定了材料作文立意的难度。如果你对材料的主旨把握不准,那么就很难得到最佳的立意,当然也就写不出上乘的作文,这也许就是许多人认为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2.
材料作文的立意,与其他形式作文的立意一样,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所不同的是,材料作文的立意对象是所供材料,而其他形式的作文是针对全命题、半命题或话题来立意的。材料作文的立意,主要是根据材料的内涵和外延,确定写作中心,表达思想观点。“意在笔先”,就是动笔之前,根据材料指向,来确定自己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相似文献   

3.
两篇相互变格的作文,从题目字面上看,好像其一为“正方”,另一为“反方”。其实不然。两位作者都回避了对方的主旨,另辟立意空间。其做法是:在标题中有外延较宽的概念时,给表此概念的词加上引号,以特指自己所要强化的主旨:而后依“旨”行文,用相同的材料引述出各自不同的立意。  相似文献   

4.
记叙性材料记叙的不止一人一事,表达的主旨也往往不是单一的,所以掌握这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叙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先采用列式法,杜绝立意脱离材料主旨的现象;其次,从列式中得出的几个“中心”进行整体思考,确定能涵盖材料、能揭示材料本质的主旨文章的立意。  相似文献   

5.
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与此相关的审题立意更是不容小觑,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因此,考生务必要加强审题立意训练,对所给材料认真分析,准确抓住主旨,紧扣材料主旨和规定话题立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旨,也即中心思想,是作文“的灵魂”“与统帅”,是关乎作文成败的核心问题。即便写同样的材料,立意不同,也就决定了作文的高下、优劣。作文中“的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说的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它属于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确定话题,要求不像传统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传统的材料作文一般都要限定文体,而新材料作文是文体不限;传统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新材料作文可以有多个立意,且不存在最佳立意。  相似文献   

9.
一、“立”:审读材料,确立主旨,让作文立意靓起来《考试大纲》(课改区,下同)写作部分“基础等级”中,对考生作文立意方面的要求是“符合题意”,“发展等级”中的要求是“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下面以具体材料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正>材料作文写作的第一环是审题立意,立意要求准确,到位。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要点,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准确提炼出立意关键词体现这个主旨。大量考场作文显示,很多学生的作文体现的立意不在核心区,或偏离主旨,或大而空,导致作文分数偏低。究其根源,是学生审题时出现的问题。审题时,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有的能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命题人的命题倾向,找到关键词确定立意;而有的学生则不顾材料所给语句的整体性,断章取义,舍本逐末,导致立意偏题;还有些学生虽然能够抓住作文材料的关键词,但其作文主旨却偏离了材  相似文献   

11.
谢敏 《新高考》2011,(3):10-12
新材料作文又称题意作文,它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题型。2010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中,有11套是新材料作文,其他的也多是提供了材料的命题或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要求",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深刻,是评判材料作文高下的标准。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五点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加以说明。一、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也提供写作材料,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是限制、要求的宽严程度不同,而不是命题形式不同。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训练,千万不能过分强调话题作文不是材料作文,而应当把话题作文看成材料作文的一种形式,并在2001年高考作文备考中强化以下意识。一、强化审题意识。我们认为,话题作文是审题的任务少,而不是审题的难度小。因为话题作文只规定题材范围,没有根据材料写成某种文体的要求,因此不必过细地去阅读、探明材料的中心,让立意扣住材料的主旨;也没有必要像以往那样要求学生要充分地引用材料;更不必要求学生写…  相似文献   

13.
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不可能长出奇葩异草。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与其他类型的作文题相比。材料作文在审题、构思、立意等方面都有一定难度。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分析审察一则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主旨、意图和角度。所以,要在应试中赢得作文高分,不过好审题关,  相似文献   

14.
一、慎重对待话题材料话题作文让学生自定立意,并不意味着话题作文想怎么立意就怎么立意。任何材料都可能具备多义性,“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话题材料的不同角度出发可引出多个不同的话题,得出多个不同的认识,而话题作文只能在限定的话题范围内写作,简单地从话题材料出发立意往往会导致偏题。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作文,若考生仅仅根据材料中一个侧面的含义去讲大恩不言报、危难之际见真情或讲人性的善恶与美丑,而完全不谈“忘记和铭记”二者间的关系,就偏离了题意。二、仔细揣摩话题的比喻意义话题作文中的“实题”…  相似文献   

15.
刘从良 《语文知识》2014,(10):90-92
中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方面,常有不知作文材料在说什么的迷茫,写作时常有“撞大运”式的悲壮。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专业的审题方法,尤其是没有很好地区分材料作文的类型。比如,什么是故事类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简单说就是既符合材料主旨又符合命题人意图的立意。看材料的主旨,一般是看材料里故事的结局;看命题人的意图,主要是看材料里有感情倾向的词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把故事类材料作文题按难度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6.
审题·立意     
文无定法,训练有“法”。这个“法”的核心点就是审题与立意。只有审准了材料或题目的重点与难点,文章的立意才有了方向和依据。其次,“立意”是文章确立主旨,进行谋篇布局的具体思路准则。善于为文者,必须首先在审题与立意上下足功夫,才是正确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本期作文训练形式多样,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等,但宗旨是在审题与立意上,给老师们,尤其是广大的中学同学们以一些启迪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丰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文学创作的基础。阅历广泛、经验丰富,就为写作提供了条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有了作品,还要看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深度,这是写作的第一大环节。无论写一篇什么文章,动笔之前,首先应考虑的是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国古代作家称之为“立意”。古人所说的“意”,也称“旨”,“主旨”。“主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立意”也就是确立主题或中心思想。我们历代写作名家都强调“立意”的重要性,元人程端礼说:“作文,以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  相似文献   

18.
《新读写》2010,(7):20-25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相对旧材料作文(即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而言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不足。总之,它是一种集材料作文的限制性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为一体的作文命题形式,有人也称之为“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套作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高考中,材料作文成为主要的命题形式,很多学生抓不住材料的主旨,不能较准备地立意或是不能选择一个最佳的立意。梳理材料的记叙类材料的各要素,采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可以较方便地确定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