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动因、经验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社会变革所引起的教育在研究范式、教师教育、学校教育、大学功能诸方面的变革,使得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协作近3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成为双方协作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是平等、互惠、互信、共同实践的协作。伙伴协作促进了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双方学校功能的建设、构建了新型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品格的养成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进行有效品格教育需要构建一个包括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参与者在内的品格教育共同体。政府在品格教育中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一是要推动价值共识的形成,二是要宣扬和推广价值共识和品格教育计划,三是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品格培养。品格教育的多方参与者之间要进行协作,主要包括: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协作,学校和社区的协作,家庭与社区的协作。  相似文献   

3.
如皋市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超常思维,开拓进取,围绕农民工工作,大力开展对内合作,对外联合,本地协作,异地互动,探索了学校与学校(学校+培训机构)、学校与企业(学校+用工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学校+劳务基地)之间的“三个联合”协作培训新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  相似文献   

4.
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师、学生、资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综合技能.然而,校际协作学习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学校为主开展的跨地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很少,如何成功设计和组织这种跨地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我国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上都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方法.本文以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合作项目2006-2007年度研究课题中的成功组织的大型跨地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学校开展校际协作学习活动的主要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设计的三个主要设计工作,并结合实践案例介绍了如何进行校际协作学习的主题设计.希望本文能够为政府部门和学校今后开展类似的校际协作学习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个小社会。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具体地说,它包括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如此纷繁复杂的关系,使之达到交融、和谐的境地,我们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指向,建设学校文化。一、领导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6.
校本教研不完全等同于教师本人的教研。它应是在学校层面展开的学校行为,是为了解决教师中带共性的问题或属于学校层面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校本教研往往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协作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协作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四种。1.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这种协作可以通过交谈、合作、帮助等途径来完成。通过交谈,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信息与经验,使信息在流动之中被激活,从而实现增值;通过交谈,教师共同探讨某个专题,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合作则要求教师共同承担教改、教研任务,在此过程中既关注每个人的个性与特长,又关…  相似文献   

7.
光明教育协作链成立于2002年9月,它是加强上海市光明高中、光明初中、光明小学三所学校之间协作的操作平台。这一举措对提高协作链成员的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校发展有了平台,有了交流、共享的机制,给学校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机遇。作为教育协作链的中间单位,多年来光明初中对“协作链”办学开展专题研究,并以下列几个方面为切入口进行反思、实践、总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与区域协作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区域协作研究、东西部地区校际互动发展研究”是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通过网络建立跨区域教育协作共同体,本文通过香港与南海之间的网络协作学习,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协作学习能力,促进学校的多元发展,促进不同区域的教师进行合作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成人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各类成人学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广播电视大学与其它成人高等学校如何横向联合办学的问题,各地都在研究探讨,现就这个问题谈谈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开展有赖于良好的协作,所以对其协作学习过程需要精心设计,作者以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中的一个协作主题为例,分析了如何对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过程进行有效设计。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是儿基会远程教育项目框架内的跨周期子项目,旨在通过开展远程合作学习项目,促进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国各地区之间学校的均衡发。  相似文献   

11.
韦艳 《广西教育》2023,(14):18-21
本文基于中职学校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秀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论述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职学校与社会企业、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2.
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着信息互通的壁垒,阻碍了家校协作共育。因此,打通家校沟通壁垒,达成信息有效互通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建构的关键。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自身在家校协作中的角色定位,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完善教育生态系统,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联片教研是在城乡学校之间、强弱学校之间、特色与普通学校之间搭建起联动合作、资源共享、互助引领、协作互动、互补互利、共同提高的平台,是当前教育城乡统筹背景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制度和政策是联片教研有效运行的保障,健全的驱动机制包括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推进机制是联片教研有效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光明教育协作链成立于2002年9月,它是加强上海市光明高中、光明初中、光明小学三所学校之间协作的操作平台.这一举措对提高协作链成员的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校发展有了平台,有了交流、共享的机制,给学校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机遇.作为教育协作链的中间单位,多年来光明初中对"协作链"办学开展专题研究,并以下列几个方面为切入口进行反思,实践、总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1、学校之间的联合更紧密地与国家整体发展方针结合起来。 2、高校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最初,高校合作大都为校际教学合作、科研合作和管理合作。  相似文献   

16.
陆定一副总理指示我们:“在党委领导之下,组织教师大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党委领导下,互相协作,就能事半功倍,各自为政、互不协作,一盘散沙,将是事倍功半。”几个月来的实践,证明陆副总理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这里,我想从南京市组织教师备课工作,谈谈大协作问题。南京市在暑假前后,以教师进修、备课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共产主义大协作,起了很大作用,解决了不少问题,目前,南京市各极学校,已初步形成互相协作的风气。一方面由教研组内同科教师之间协作,(青老年教师之间,高低年级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发展到各科教研组之间的协作,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之间,语文、政治、史地之间,以及文理科之间,有时在一起备课,互通情况,互学所长,互补所短;有时分头备课,集中讨论;有时互相听课,彼此观摩。一方面,由学校内部发展到校际协作,主要是同年级集体备裸,互相听课,共同讨论、交流经验,以及在设备上互通有无。再一方面是由校内、校际协作,发展到和工农业生产部门协作,教  相似文献   

17.
借助信息化手段,依托网络环境,开展校际协作教研,在教学、教研、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学习等方面建立起研究的共同体。依托网络环境,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搭建平台,实现各学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达文  朱国斌 《中国培训》2009,(8):54-54,56
江苏省如皋市从创新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模式入手,不断加大“三个联合”技能培训力度,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超常思维,开拓进取,围绕农民工工作大力开展对内合作,对外联合,本地协作,异地互动,探索了学校与学校(学校+培训机构)、学校与企业(学校+用工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学校+劳务基地)之间的“三个联合”协作培训新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据统计,通过“三个联合”模式,全市累计培训农民135.49万人,劳务输出就业18.38万人,就地转移就业18.72万人。  相似文献   

19.
自2012年以来,蔡甸区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了蔡甸教育城域网建设,实现了全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区教育信息中心之间千兆光纤高速互联互通及无线网络全覆盖,形成了数字化高效课堂、同步课堂、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探究性学习五大特色内容,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科学规划。2011年,蔡甸区正式启动教育云网络建设。2012年11月,蔡甸区以成为武汉市教育云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辽宁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的分析发现,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首的三大类主体专业,专业分化和综合现象并存,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专业,但专业设置的计划经济色彩较重,专业结构也不能反应产业结构的特点;三类地区的专业分布与各地区经济状况相匹配,但并没有形成地区间的专业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为此,辽宁省应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等措施加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