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名是语言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主要针对安庆市区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安庆市区地名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闫晖 《华章》2012,(17)
地名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并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历史文化,因而它既具有语言学价值,又具有文化学价值.本文作者通过着眼于河北的聚落地名,并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将对河北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章首先讨论了河北地名自身的语言特征;其次探讨了现行河北地名及其文化内涵;最后,就河北地名的变迁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语言学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语言现象。对地名的研究应该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地名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桓仁县104个村的地名进行调查、研究,对桓仁地名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与分类,并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并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历史文化,因而它既具有语言学价值,又具有文化学价值。本文将着眼于河北聚落地名探讨其文化内涵。文章首先讨论了河北地名自身的语言特征;其次探讨了现行河北地名及其文化内涵;第三,就河北地名的变迁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岭南地名中的若干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长栋 《西江大学学报》2000,21(3):62-66,71
岭南地名中某些现象的考释要借助于语言学。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考索岭南地名得知,岭南地名中存在着古越语与汉语的接触、借代和交融所构成的语言形式,这不仅反映在通名与专名的词序不同,而且构词形式也不一样,了解这些地名的化内涵,不但在语言学、语言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地方史、民族史的研究,对民族团结的实际工作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记,是生产活动和人际交流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研究对象。一个城市的地名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能够解读出当地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以及先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心愿,对于当地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同时,地名本身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是一种信息载体.以普洱市一区九县的地名(主要以各行政区划和居民点)作为研究对象,对傣族地名在普洱少数民族语地名命名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地名词汇作为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音、形、义的研究历来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对其地名进行语言学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名为例,对其语词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河南现有县市地名121个。这121个地名,大致有山水地名26个,方位地名13个,祈愿地名12个,历史地名50个,特殊地名20个。这一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主流,其他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补充,而且切实反映出河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  相似文献   

10.
地名,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和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地名本身,它不仅有着文化内涵、历史意义,同时也包含了许多语言学的知识.本文着重从语言学方面入手,并结合历史文化背景,以辽宁的部分地名为例来分析地名内部的结构以及地名的整体构成,进而分析出其构成规律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宋玉《招魂》中“庐江”一词的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未有确解。我们根据历史地理学中“地名原始”、“地名迁徙”、“地名沿革”的考据原则,考证了古庐子国在先秦时期的变迁及其与庐江水的关系,追溯了汉代庐江水的“地名原始”,认为《招魂》所记的“庐江”当为河流名。位置在长江以北。在战国时以舒城为中心的区域内,即今江淮平原西部安徽省六安市、庐江市与桐城市中间一带,很可能就是如今流入巢湖的杭埠河。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一类特殊的词汇,地名中包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科尔沁独特的地域文化集中体现在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的地名上。在科尔沁土语中,很多地名与农耕定居生活方式有关,但还有不少地名保留了传统游牧文化及旧时喇嘛教的痕迹,甚至我们通过科尔沁土语中的地名也可以了解到从前的科尔沁地区良好的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一书中提到"煮泲水为盐","泲水"不是济水而应当是地下的卤水;"渠展之盐"的"渠展"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其地域主体应该在现在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渠展之盐"在齐国工商业中地位突出,是齐国控制和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管子》一书中提到“煮泲水为盐”,“泲水”不是济水而应当是地下的卤水;“渠展之盐”的“渠展”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其地域主体应该在现在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渠展之盐”在齐国工商业中地位突出,是齐国控制和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与安徽潜山之缘最深:诗序中的汉末庐江郡治即今潜山县;明代以后又出现了以“小吏”港为代表与此诗内容相关的地名和故事传说。  相似文献   

16.
马援崇拜的地理分布:以伏波庙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汉初期,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反汉,马援奉命率军南征,平定岭南六十余城,开辟道路,兴办水利,福泽深远,受到南征沿途各地民众的崇祀,形成特有的马援崇拜民俗事象。作为马援崇拜的主要载体,伏波庙的地理分布相当广泛,其北界可达湖南沅水、澧水流域,东至广东武水流域,南至广西南部沿海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左右江流域,其中尤以湖南沅水流域和广西的桂江流域、西江流域以及沿海地区最为广泛,并呈现逐渐向边缘地区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曹妃甸考     
曹妃甸是由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滦河蚀余三角洲岛,自明清以降曹妃甸名称经历了从漕(曹)北店到曹妃殿再到曹妃甸的变迁过程,而每一次变迁都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曹妃甸岛的变迁和人们对该岛的开发状况。明代文人墨客的诗文反映了明代及以前曹妃甸岛的"古店甘泉"和漕运状况;而清代的实地测量不仅揭示了当时曹妃甸的具体面积,也表明从同治到光绪期间该岛的变迁有加剧的趋势;曹妃甸岛上灯塔的兴废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该岛的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18.
汉苍梧郡为汉武帝平南越后所设。南越苍梧秦王降汉后,汉武帝以其旧有辖地为基础设立汉郡,故其郡名为“苍梧”。而南越苍梧王之“苍梧”国号很有可能因地处南岭之北的旧泰苍梧郡而得名,南越国以“苍梧”为号设立藩国,遥领汉长沙国之地,这是当时南越与汉长沙国之间尖锐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明代泰宁卫部落经历了由盛至衰的过程,地域也因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该部落自永乐再封开始,向往中原,以战或贡的方式渐次南下,大规模南下是在宣德时期。正统年间,其中心地域基本稳定在明边境。后期,泰宁卫的四至,大体上是西起锦义,东越辽河,北抵洮河,南及明边。  相似文献   

20.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命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字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一个东西取名,同时可以让别人在某一次活动中用名字来称呼该物。取名并在人类活动中使用它,这个过程产生的不是人们对该物的认识结果,而是产生该物的命名存在状态。某物就被这样一种名字贯穿始终,并分出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