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振村老师在《为什么是雷夫》一文中讲到这样一件事:"在某地,雷夫当着一千多位教师的面拒绝了一位小朋友的要求。那是在互动环节,一位小朋友要求雷夫跟着自己学说中国话。结果雷夫严肃地拒绝了他。他说,我来中国是跟老师们交流的,不是来娱乐大家的。这就是雷夫,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面对的是孩子,哪怕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此之前,我曾怀疑过雷夫的中国之行,因为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6日在北大百年讲堂聆听"美国杰出教师雷夫中国报告会",没有丝毫的激情澎湃,心底升腾的是温暖,温暖汇成暖流,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只因是感动于雷夫全身心透射出的一份份小小的爱。雷夫胸怀小爱,他很会爱自己。雷夫的学校不好,生源不好,学生水平很差,工资待遇一般,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家长的压力……而他做到二十八年如一日,一直在56号教室里任教五年级。二十八年的坚守,他传递给我们的是活力四射的激情和幽默风趣。在一天半的报告中,雷夫通过一个个故事说明他以下的观点:"无论什么时  相似文献   

3.
王春光 《湖南教育》2013,(11):63-63
凡是看过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听过雷夫演讲的人,都会被雷夫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深深震撼。在感动之余,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雷夫的教室和我们的教室竞有如此的不同?教室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个普通而灵动鲜活的教育故事,一行行质朴无华而感人的文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对教育的用心经营。雷夫·艾斯奎斯用自己的教育故事诚恳地告诉我们:作为老师——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面对着身边的一群或天真或活泼或调皮的孩子,必须"下定决心永远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中",拿出百倍的精力和完全的爱心,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一、像雷夫老师那样,拥有科学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5.
于一次偶然,我知道了雷夫·艾斯奎斯,拜读了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了解了他在56号教室做的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雷夫,对教师这个职业,对自己今后的教育事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一、做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霍巴特丛林小学的一名普  相似文献   

6.
在雷夫旋风扫过之后,我们又通过他在中国的演讲录《第五十六号教室的故事》,领略了这位神奇老师的风采。雷夫的神奇,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点。雷夫的神奇在于与自己的学生之间充满信任。这我们能做到吗?十余年来为了迎检,我教学生说谎话来应付上级检查人员的盘问,我带着学生准备填充那些尘土蒙面的档案盒,补作业,让他们代替自己写文字材料,抄...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家雷夫的《第56号教室奇迹》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轰轰烈烈的案例,没有让人费解的说教,没有平淡无味的空谈。它是那么真实地贴近我们的生活。雷夫讲的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描述的正是我们身边的学生,讨论的就是我们的课堂。掩卷沉思。我觉得雷夫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研究者和践行人。他像是一位尽职的向导.引领你拨开重重迷雾,去找寻一片光明;更像一位年长的老友,微笑着与你促膝而谈。  相似文献   

8.
王艳芳 《师道》2013,(1):47-48
参加环翠区教育局举办的教师通识培训,一走进阶梯教室,看到大屏幕上放着雷夫老师的事迹介绍。不由欣喜不已,现在中国的教育界到处刮起了“雷”旋风,很多老师都成了雷夫老师的粉丝。原来这是深圳福田区的嵇成中主任要为我们讲座的开篇内容,嵇主任曾经担任了雷夫老师在深圳讲学的主持人。和雷夫老师零距离接触过。这使我想起了我和雷夫老师的缘分。  相似文献   

9.
教师树立了"工作就是幸福"的信念,就会走向优秀。那么,一名校长应该有怎样的思想,才能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引领教师寻找到职业幸福呢?美国教师雷夫在演讲中对自己所在学校两任校长的不同评价,引发了我的思考。对其中一任校长,雷夫直言不讳地称之为"傻瓜"、"疯子"。雷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是因为"她太自私,只做对自己有用的,  相似文献   

10.
雷夫之真     
三月上旬,见到真的雷夫,印象最深的便是雷夫的真。雷夫与很多"老外"一样,单纯、透明、率性、平实,不复杂、不包裹、不伪饰、不虚华。真实的,也就不可能绝对完美。雷夫承认自己有所不能、常感沮丧,虽然很努力,但依然有"教不好的孩子"。他最不喜欢、觉得最不舒服的就是别人把他"神化"。"神化",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好意的美化,但事实上却是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教师雷夫出名了,他的"第56号教室"也出名了。常州市曾邀请他来讲学,引起不小的轰动。雷夫的演讲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心潮澎湃,《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一度脱销。演讲听了,书读了,雷夫回美国了,我们的教育又会有多少改变呢?"那是美国,咱这里是中国,不能像他那样搞"是否又会成为我们不行动、不改变的托词呢?在我看来,雷夫教育观的核心是一句话:在我的  相似文献   

12.
徐红艳 《宁夏教育》2012,(Z1):152-153
当有人又一次提到雷夫·艾斯奎斯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想起了一本书—一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用极其平常的心,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聪明的女仆     
从前,有一个少年名叫雷夫。他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伙子。从来不愿意听别人的话,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我的孩子,自己有主见是好事,”他的父亲说,“可是,要知点也很重要。”可是,雷夫现在却不愿意听那样的话。他说:“父亲,我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在那里,我喜欢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他的父亲恳求雷夫不要去,可是他越恳求,雷夫越坚持要去。最后,他的父亲说:“你的倔强将会使你陷入困境。可是,至少听我一句忠告:你做什么都可以,但千万不要去为巨人工作。”可雷夫会听别人的忠告吗?不,他才不会呢。他偏偏就去了巨人的房子!道,别人有时候比自己…  相似文献   

14.
陈伟 《班主任》2012,(11):15-16
"班级经济体系"在雷夫的班级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其成功背后是他在设计和实施这一体系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教育实践智慧。关注这种实践智慧,是我们分析、学习雷夫成功教育经验的重要方面。一、设立内涵丰富的教育目标通过建立"班级经济体系",雷夫达成了丰富的教育目标,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总的来讲,他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第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日后生活中能用得着的常识"是雷夫建立"班级经济体系"的初衷,他通过让学生承担一些设定的工作而对社会生活有基本的了解,获得一些基本的技能,以满足学生El后进入社会的需要。“班级经系体系”要教给学生组织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能力,雷夫认为这是一项“孩子终其一生都能派得上用场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正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品德与创造力,能为学生做到些什么?通过"对话雷夫"活动,我仿佛走到了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身边,感动着、惭愧着、欣喜着。感动的是,雷夫在一间经常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近1/4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奇迹的"第56号教室";惭愧的是,自己也已从教几十年,可是教学上还是进步甚微;欣喜的是,看了这本书,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教育奇迹的缔造者雷夫,这位心灵导师,他教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雷夫中国行,再次掀起雷夫中国热.雷夫再次"遗憾地回国了",但雷夫热似乎才刚刚"启程".我们与雷夫的差异在哪里?雷夫与他的第56号教室已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美国教育的一个窗口.中美两国的国情、教育制度差异很大,但是"教育无国界",雷夫所传递出的教育精神和实践力量,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雷夫的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学习雷夫的教育理念,重在行动。雷夫让我们真正地回归到教育的理性,回归到思考和解决我国教育的实际问题。本文从主体和过程两个维度对雷夫的教育理念进行了阐释,期待雷夫的教育理念能运用到我国的教育实践上。  相似文献   

18.
2013年3月25日,我怀着无比的好奇和憧憬来到济南参加"雷夫中国行国际教育对话——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成为优秀教师"现场会,期待着与"56号教室"教育奇迹的创造者"雷夫·艾思奎斯"的初次谋面,期待着揭开标准考试(SAT)中成绩一直位居前5%~10%的位置之谜. 见到雷夫本人,聆听着雷夫的"雷人雷语",一天的报告会在静默、在沉思、在掌声中不知不觉中溜走.雷夫这个名字不经意间在我的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记,雷夫的"雷人雷语"就如一股强劲的"教育风暴"不断地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沉浸在回忆中反思、比较、质疑、重构自己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作者雷夫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一天工作12个小时.可是我会疑惑,为什么我们有些教师一天工作17个小时之多,却无法优秀? 有人说雷夫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能够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用于教育.可是我会疑惑,为什么有的教师拿出了更多的积蓄,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却得不到孩子的敬爱?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5日,我们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参加了雷夫先生的报告会。去年寒假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我们就被雷夫先生对教学的痴迷和疯狂所折服:在霍伯特小学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28年来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教室,带领孩子们看棒球比赛、到处旅游、排演莎士比亚话剧……他曾获得"全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