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兰  毕强 《现代情报》2007,27(6):19-20
信息具有商品的属性,信息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信息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信息商品的有用性。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商品的文化价值属性,又从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同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价值和作为信息商品效用性的使用价值一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凝集着科研人员和科技情报工作者劳动的科技情报产品走入科技情报市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瞩目。科技情报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科技情报商品既然已经成为社会所承认的一类特殊商品,那么,科技情报商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两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当我们分析一般社会物质产品和科技情报产品时,就会发现,这两类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科技情报产品的生产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科技情报商品及影响其使用价值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治平 《情报杂志》1992,11(1):43-46
科技情报商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既属于精神产品范畴,又不等同于一般的精神产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性质。指出针对性、内含信息量、可靠度、时效性等是影响科技情报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竞争     
一、科技成果是特殊的商品科技成果能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它又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产物,凝结着社会一般劳动,具有价值。因此,科技商品和一般商品一样都是价值和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技术市场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科学技术以商品的形式源源不断地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流向不同的生产单位,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发挥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农业科技情报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满足社会需要,尚有不少理论和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农业科技情报商品化的概念、作用、特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探讨如下。一、农业科技情报商品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就“技术买了能不能再卖”的问题,去函去电到国家科委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询问。为此,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理事长刘东升对“技术能不能买了再卖”解答如下: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社会上的物质商品买来之后如何处置它,一般来说是商品所有者(买方)自己的权利,除非另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农业科技情报和其他情报工作一样其基本属性是知识,它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也具有商品的属性,阐述了改变传统的情报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着重分析了目前各情报部门试行的几种有偿服务项目的方式、内容和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改革对促进我国情报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品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二重性,是商品。但学术期刊又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通常是间接的、潜在的、持久的、滞后的,它的价值也往往是抽象的、潜在的、难以量化的,它难以在市场中得到等价交换,存在着“价值错位和双重补贴”现象,因而它的商品属性是不完整的,恰切地说,学术期刊只具有准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9.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编者按:3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教授曾以“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为题,发表过一篇在科学界有影响的文章.该文章强调了科学研究的自由探索性和非功利性.现编译如下,以供读者参阅.智力与精神生活在表面上是一种无用型活动,人们之所以大量从事这种活动,是因为他们能获得更大的满足。对这些无用满足的追求却往往能意外地得到梦想不到的有用效果。人们不断地重复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物质主义时代。在这个物质主义时代,人们更关注物质利益的广泛分配和世俗机会,因此使不断增多的学子离开他们父辈所…  相似文献   

10.
技术商品是一种凝结着大量复杂劳动,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无形商品。只有当它得到推广应用,为生产部门所采用时,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未经转化的技术商品只能充当“样品,展品,礼品”。(一)技术商品推广的特征技术商品与实物商品的最大差别是人们不能直觉到它的庐山真面目,而是要通过推广宣传才能使人了解、熟悉其一系列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技术商品推广的特征是:1.行为主动性。从日常生活中知道,实物商品传统的流通办法是建立在买方主动上的,即实物商品采用商场柜台式的“坐等顾客上门”的推销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物质功能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为此,不仅要赋予它实用属性,同时也要赋予它美观的属性,强调建筑美是客观存在的,建筑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包含的社会伦理和生活内容的价值。通过对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认识和分析,从统一与变化、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六个方面阐述了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孙健 《科技风》2012,(10):195
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物质功能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为此,不仅要赋予它实用的属性,同时也要赋予它美观的属性.建筑的美观主要是通过内部空间及外部造型的艺术处理来体现,同时也涉及到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而其中建筑物的外观形象经常、广泛地被人们所接触,对人的精神感受上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与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建筑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与能源、材料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的今天,我们已迈进一个催人奋起的情报化时代。“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了。随着科技成果被当着特殊商品进入流通市场并越来越大地发挥效力,传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科技情报工作作为科研与生产的中间环节,作为领导决策与科学管理的先导,一方面它缩短了科研与生产之间的距离,虽然它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创造物质财富,但它赋予了物质的新价值。石头在山上终究是石头,没有多大价值,而石头一旦运到城里便身价百倍。另一方面现在的科学管理、领导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技情报的保证。科技情报工作具有  相似文献   

15.
技术市场是随着科技体制改革而产生的新市场。如何预测技术市场中技术生产力,是技术商品交易所涉及到的一个很重要,但又不易解决的问题。技术市场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市场,它以专利、决窍、图纸、资料、信息等“软件”形式出现,它的市场技术商品使用价值需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物化劳动来实现,其中,技术  相似文献   

16.
吴家柱 《情报杂志》1994,13(1):8-10
试图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着重探讨“信息商品”的特殊性。认为“信息商品”虽具有传统物质商品的基本属性,但它又具备许多与其明显不同的性质和功能,是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准商品”。  相似文献   

17.
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需要。它既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又是一种高级需要即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因而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和高级需要的统一体。生态需要具有渗透性特征和层次性特征。生态需要具有物质需要属性和精神需要属性,具有渗透性特征。生态需要具有物质需要属性和精神需要属性,因此,生态需要与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相互重合的部分。生态需要的层次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生态需要具有生存需要的最基本需要属性,同时又具有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高层次的需要属性。因此,生态需要的生存需要属性、享受需要属性和发展需要属性分别与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有一部分重合。  相似文献   

18.
俞培果  沈云 《情报杂志》1996,15(2):24-26
对情报商品的知识性,无损性,失效性,共享性,稀缺性,资源性等作了进一步的讨论,认为将情报商品的共享性称为“分享性”更为合理,提出情报商品具有唯一性,其产品生产具有重复性;情报商品使用价值转移具有守衡性,情报商品具有与其知识内容的分离性;情报产品商品化具有有限性。  相似文献   

19.
程庆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155-156
现今文化和企业以及经济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文化的力量越发突出。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想方设法地为人们提供情感的、实用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人们更加地重视开发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尽可能把文化价值、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提高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心理的和生理的需求,更好地发掘企业自身文化及其价值,并创造性地把它融进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包装上的色彩是形成包装整体视觉及感觉印象的首要元素,恰当的色彩能准确地表现商品的特殊属性.色彩的通感在包装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商品包装中利用色彩的通感,使得包装能更具体、更生动、更准确的传递商品的属性、类别、特点,进而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及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